11.“鉆木“能”取火”,說明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nèi)能;“烤火”能“取暖”,說明熱傳遞可以改變物體的內(nèi)能,物體溫度降低內(nèi)能減少.

分析 (1)改變物體內(nèi)能有兩種方式:做功和熱傳遞,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熱和壓縮氣體做功,做功實質(zhì)是能量的轉(zhuǎn)化;熱傳遞實質(zhì)是內(nèi)能從一個物體轉(zhuǎn)移到另一個物體,或者是從一個物體的高溫部分傳到低溫部分;
(2)內(nèi)能的大小與物體溫度的關系:物體的溫度升高,內(nèi)能增大.

解答 解:
“鉆木”屬于克服摩擦做功,“取火”說明物體內(nèi)能增加,溫度升高,所以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內(nèi)能;
“烤火”能“取暖”,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物體的內(nèi)能,使物體的內(nèi)能增加;
物體的內(nèi)能與溫度有關,物體的溫度升高,它的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劇烈,內(nèi)能增大,溫度降低,其分子運動劇烈程度減慢,物體的內(nèi)能減少.
故答案為:做功;熱傳遞;減少.

點評 此題查學生對基本概念和基本規(guī)律的識記能力,做對題的前提是熟記這些知識點,并靈活進行運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7.下表是小華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實驗中得到的實驗數(shù)據(jù).
測量對象質(zhì)量m/kg重力G/N比值g/N•kg-1
物體10.10.989.8
物體20.21.969.8
物體30.32.949.8
(1)實驗中,需要的測量工具是天平和彈簧測力計.
(2)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的初步結(jié)論是:重力和質(zhì)量成正比(或重力和質(zhì)量的比值是個定值或重力和質(zhì)量的比值是9.8N/kg).
(3)在通常情況下,我們將g值取為9.8N/kg.但經(jīng)過精確測量,發(fā)現(xiàn)在某些不同的地理位置,g值存在著微小差異.下表列出了一些城市和地區(qū)的g值大。
地點赤道廣州武漢上海北京紐約莫斯科北極
g值大小9.7809.7889.7949.7949.8019.8039.8169.832
地理緯度23°06′30°33′31°12′39°56′40°40′55°45′90°
根據(jù)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①g值相同的城市是:武漢和上海.
②我國與許多國家之間的貿(mào)易往來頻繁,在這些往來的貨物運輸中,發(fā)貨單上所標示  的“貨物重量”,實質(zhì)上應該是貨物的質(zhì)量.
③若干年后,小華在我國建成的太空站工作時,你認為他用同樣的器材不能(選填“能”或“不能”)完成該探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溫度最接近26℃的是( 。
A.人體的正常體溫B.鹽城冬季的平均氣溫
C.讓人感覺溫暖、舒適的房間溫度D.冰水混合物的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19.根據(jù)題目的要求作圖:
(1)請在圖甲中根據(jù)這兩條光線的方向確定室內(nèi)電燈的位置S(保留作圖痕跡);
(2)請在圖乙種=中作出物體AB通過小孔在屏上所成的像A′B′(保留作圖痕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給我一個支點和一根足夠長的棍,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如圖所示,生產(chǎn)和生活中的杠桿與阿基米德設想的杠桿屬于同一類型的是( 。
A.
鑷子
B.
鋼絲鉗
C.
托盤天平
D.
賽艇的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16.按要求完成作圖:

(1)在圖甲中畫圖拉力F的力臂L(O為支點).
(2)請在圖乙中的兩個虛線框內(nèi),選填“電源”和“開關”的符號,并滿足當開關都閉合時兩燈組成并聯(lián)電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關于下列估計,比較合理的是( 。
A.一元硬幣的直徑約為2mmB.一支粉筆的長度約為40cm
C.普通房間的門高約4mD.健康成年人的體溫約為3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20.如圖所示,運動員在空中張開傘后以6米/秒的速度勻速直線下降,此時運動員和傘受到總的空氣阻力為980牛,求運動員和傘的總質(zhì)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小明想比較幾種材料(衣服、錫箔紙、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檢測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還有:音叉、機械鬧鐘、鞋盒.
(1)在本實驗中適合作生源的是機械鬧鐘;你認為另一種器材不適合作聲源的原因是音叉聲音不穩(wěn)定,而且還需要敲擊.
(2)小明將聲源放入鞋盒內(nèi),在其四周塞滿待測材料,他設想了兩種實驗方案,你認為最佳的是方案B.
A.讓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離處,比較所聽見聲音的響度
B.讓人一邊聽聲音,一邊向后退,直至聽不見聲音為止,比較此處距鞋盒的距離
 材料衣服 錫箔紙 泡沫 
 距離 較長 長 短
材料 衣服 錫箔紙 泡沫 
 響度 較長 較響 弱
(3)通過實驗得到的現(xiàn)象如表所示,則待測材料隔聲性能最好是泡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