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如圖所示為海波的熔化圖象,從圖象中獲得的信息說法正確的是(  )
A.海波的沸點是48℃B.海波在CD段是氣態(tài)
C.海波在BC段吸收了熱量D.第6min時海波已全部熔化

分析 海波固態(tài)時,吸收熱量溫度升高.達到熔點,繼續(xù)吸收熱量,海波熔化,溫度保持不變,這個不變的溫度是熔點.當海波全部熔化,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不斷升高

解答 解:A、海波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這個不變的溫度是海波的熔點,熔點是48℃,而不是沸點為48℃,故A錯誤.
B、海波在AB段是固態(tài);在B點開始熔化,到C點全部熔化完畢,則BC處固液共存態(tài);在CD段已經(jīng)全部熔化完畢,是液態(tài),不是氣態(tài).故B錯誤;
C、海波在BC段處于熔化過程,此過程中繼續(xù)吸收熱量,但溫度不變,故C正確;
D、海波6min時剛開始熔化,到12min已全部熔化完畢,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能從晶體熔化圖象和凝固圖象上,讀出各段和各點的狀態(tài)、熔化時間、凝固時間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不同季節(jié)的氣溫變化時,水會發(fā)生各種物態(tài)變化: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現(xiàn)象;冬天,戴眼鏡的人從外面進到暖和的屋子里,鏡片上會出現(xiàn)水珠,這是液化現(xiàn)象;寒冷的冬天,北方地區(qū)房間窗戶的玻璃的內(nèi)表面往往結著一層冰花,這是一種凝華現(xiàn)象.(填物態(tài)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如圖所示,在甲、乙、丙三個電路圖中,用電壓表測電路總電壓的是圖甲,測L1兩端電壓的是圖丙,測L2兩端電壓的是圖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人類對能源的需求越來越大,世界能源危機日益突出.如何充分利用和開發(fā)新能源,實現(xiàn)低碳減排,已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問題.6月5日是世界環(huán)境日,我國一直主張“低碳減排,綠色生活”.目前,我國在開發(fā)、利用太陽能方面發(fā)展最快、最具潛力.
(1)你認為利用太陽能有哪些好處?無污染、環(huán)保、可再生.
(2)太陽能路燈已成為許多城鎮(zhèn)、鄉(xiāng)村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如圖1所示).太陽能路燈的太陽能電池板一般是由晶體態(tài)硅制成的,其主要材料是C
A.磁性材料        B.納米材料         C.半導體          D.超導體
(3)為了進一步利用太陽能,人們正在研發(fā)太陽能電動車.圖2是太陽能電動三輪車,車子頂部的太陽能電池板將光能轉化為電能儲存在太陽能電池中,電池再給三輪車的電動機供電.制造太陽能電動三輪車車架有各種不同的新材料,部分材料的技術指標如表所示:
材料技術指標錳鋼鋁合金鈦合金碳纖維
性能(強度)較弱較強
密度/(kg•m-37.9×1033.0×1034.5×1031.6×103
若讓你設計制造強度高并且輕便的三輪車,你選擇表中的碳纖維材料,若車架的體積約為5×10-3m3,車架的質量是8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如圖所示,在探究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時,讓小車從斜面不同高度滑下,撞擊水平面上的木塊,是探究物體的動能與速度的關系.小車從斜面上更高位置滑下時,到達水平面的速度更大,木塊被撞擊后移動的距離更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1)如圖甲所示,試畫出入射光線AO的反射光線,并標出反射角的度數(shù).
(2)如圖乙、丙所示,兩條光線射向透鏡,請在圖中畫出相應的折射光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燈L1、L2并聯(lián),用電流表A測干路的電流,用電流表A1、A2分別測電燈L1、L2所在支路的電流,正確的電路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如圖是甲、乙兩種固體的熔化實驗圖象,固體甲第6分鐘的狀態(tài)是固液共存(選填“固態(tài)”或“液態(tài)”或“固液共存”).由圖象可知,甲是晶體(選填“甲”或“乙”),它有固定的熔點(選填“有”或“沒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在裝著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的瓶子上面(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氣密度),倒扣一個空瓶子,使兩個瓶口相對,兩瓶口之間用一塊玻璃板隔開(圖甲),抽掉玻璃板后,如圖乙,最終發(fā)現(xiàn)兩瓶內(nèi)氣體顏色基本相同.這是一種擴散現(xiàn)象,它說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