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在探究“近視眼的矯正”課外實驗中:
(1)調(diào)整燭焰(模擬遠處所視物)、水凸透鏡(模擬人眼晶狀體,并與注射器相連,其凸起程度可通過注射器注入或吸收水量來調(diào)節(jié))、光屏(模擬人眼視網(wǎng)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所示,此時在光屏上得到了燭焰清晰的像,該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2)向水凸透鏡內(nèi)注入(填“注入”或“吸取”)適量的水來模擬近視眼,發(fā)現(xiàn)光屏上原來清晰的像變模糊了.①若將光屏向靠近(靠近/遠離)透鏡的方向移動適當(dāng)距離,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②若光屏不移動,在燭焰和水凸透鏡間加一個焦距合適的凹(選填“凸”或“凹”)透鏡,光屏上也能得到清晰的像.

分析 (1)根據(jù)像距與物距的大小關(guān)系判斷成像的特點;
(2)近視眼是因為晶狀體變厚,折光能力太強引起的;
近視眼的像成在視網(wǎng)膜之前,需佩戴具有發(fā)散作用的凹透鏡進行矯正.

解答 解:(1)由圖知,像距小于物距,所以此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2)根據(jù)近視眼的成因,向水凸透鏡內(nèi)注入水,凸透鏡變厚,此時凸透鏡對光的折射作用變強,像將成在光屏之前,即近視眼將遠處的物體成像在視網(wǎng)膜之前;即此時的像距變小,所以若想看清楚物體,即將光屏向靠近透鏡的方向移動適當(dāng)距離;或者讓光線推遲會聚,即要在燭焰和水凸透鏡間加一個焦距合適的凹透鏡,光屏上也能得到清晰的像.
故答案為:(1)縮。粚;(2)注入;①靠近;②凹.

點評 本題是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主要考查了成像規(guī)律的應(yīng)用及近視眼的成因及矯正.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9.小明在研究輪船漂浮原理時,做了甲乙兩圖所示的實驗:甲圖,取一片金屬箔做成中空的小船,它可以漂浮在水面;乙圖,如果將此金屬箔揉成一團.它會沉入水底.他想,如果將燒杯換成量筒.就可以測量 兩種情況下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這樣就能測出金屬箔的密度.
(1)下面是他設(shè)計的實驗步驟.請給他補充完整.
①向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記下水的體積為V1
②把金屬箔卷成空心形狀,讓其漂浮在量筒的水面上,記下水面達到的刻度為V2
③將金屬箔揉成一團,沉入水底,記下水面達到的刻度為V3
(2)寫出金屬箔的密度表達式(用已知里和測量量表示)ρ=$\frac{{V}_{2}-{V}_{1}}{{V}_{3}-{V}_{1}}$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物態(tài)變化中,屬于升華現(xiàn)象的是(  )
A.花盆中的潮濕泥土變干
B.放在衣櫥里的樟腦丸越來越小
C.夏天,盛冷飲的杯子外壁出現(xiàn)小水珠
D.秋天,屋頂?shù)耐呱辖Y(jié)了一層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速度是反映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汽車速度表上速度的單位是千米/小時(km/h).5m/s=18km/h=3×104cm/min.一輛汽車的速度為60km/h,它所表示的物理意義是每小時行駛60千米.小明步行上學(xué)時速度約為4.2km/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凸透鏡對光線所起的作用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通過凸透鏡后的光線一定會聚于一點
B.光通過凸透鏡后光線一定平行于主光軸
C.凸透鏡對任何光束起會聚作用
D.平行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會聚于一點稱為凸透鏡的焦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甲乙兩個電阻之比為1:2,若將它們并聯(lián)在同一電路中,則它們兩端的電壓之比為1:1,電功率之比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夏天扇扇子,身子感覺到?jīng)隹焓且驗椋ā 。?table class="qanwser">A.扇來的風(fēng)溫度較低B.扇扇子時,能使用周圍空氣的溫度降低C.扇來的風(fēng)吹掉了身上的熱D.扇來的風(fēng)使汗液蒸發(fā)加快,蒸發(fā)要吸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1)在a圖中圓圈中填上電表符號.
(2)設(shè)R約為3Ω,用筆線代替導(dǎo)線把圖(b)的元件連接成電路(注意導(dǎo)線不交叉,元件位置不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底面積為100cm2的物體A質(zhì)量為30千克,放在水平地面上,用水平拉力F拉著物體A在水平地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已知運動中物體所受阻力為物重的0.1倍.(g取10N/kg)求:
(1)拉力F的大小;
(2)物體對地面的壓力和壓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