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如圖所示的是照相機成像原理圖,其中A是照相機鏡頭,它的作用相當于凸透鏡;物體通過照相機鏡頭可以在底片上形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

分析 凸透鏡成像的三種情況和應用:
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于照相機和攝像機.
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用于幻燈機和投影儀.
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應用于放大鏡和遠視眼鏡.

解答 解: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其原理是物體在凸透鏡的2倍焦距以外,像成在另一側(cè)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即來自物體的光經(jīng)過照相機鏡頭后會聚在底片上,形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
故答案為:凸透鏡; 倒立;縮;實.

點評 凸透鏡成像的三種情況和應用是凸透鏡成像習題的基礎,一定要掌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朝夕相處的學習生活使同學們非常熟悉彼此,可以“聞其聲,知其人”,識別的主要依據(jù)是聲音的(  )
A.音調(diào)B.響度C.音色D.聲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要給體溫計消毒,應采用下面的哪種方法( 。
A.用自來水沖洗B.在酒精燈火焰上燒
C.用蘸了酒精的棉球擦洗D.在沸水中煮,高溫消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兩燈串聯(lián)的是哪幾個(  )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9.小偉猜想動能的大小可能與物體質(zhì)量和運動速度有關,于是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讓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向下運動,與放在水平面上的紙盒相碰,紙盒在水平面上移動一段距離后靜止.

(1)圖甲是控制兩球的質(zhì)量相等,探究的是動能與速度的關系,得出的結(jié)論是:質(zhì)量相等時,物體的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2)圖乙中讓不同質(zhì)量的兩個小球從同一高度滾下的目的是兩球到達水平面時,具有相同的速度.選用圖乙探究的是動能與質(zhì)量的關系,得出的結(jié)論是速度相同時,物體的質(zhì)量越大,動能越大.
(3)實驗中是通過比較紙盒被推移動的距離來比較小球動能大小的;若水平面光滑,不能(選填能和不能)得出實驗結(jié)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19.如圖所示,OO'為凸透鏡的主光軸,S'為點光源S經(jīng)凸透鏡所成的像,SA為光源S發(fā)出的一條光線.請在圖中適當?shù)奈恢卯嫵鐾雇哥R,并完成光線SA通過凸透鏡的光路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如圖1所示,俊俊同學能聽到同桌同學輕扣桌面的聲音,說明固體可以傳聲;如圖2是探究聲音產(chǎn)生及其特性的小實驗:
(1)用手撥動塑料尺,塑料尺會發(fā)出聲音,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而產(chǎn)生.
(2)若增大撥動塑料尺振動的力度,則聲音的響度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3.小靜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使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圖中鉤碼重2N,豎直向上拉彈簧測力計使鉤碼勻速從圖甲上升到圖乙的位置,上升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指針一直指在圖丙所示的刻度.
(1)請將實驗表格填寫完整:
鉤碼重G(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N)鉤碼上升高度h(m)彈簧測力計移動距離s(m)有用功
W(J)
總功
W(J)
機械效率
η
20.80.10.30.20.2483.3%
(2)小靜繼續(xù)利用如圖丁研究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方法,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
鉤碼重G(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N)鉤碼上升高度h(m)彈簧測力計移動距離s(m)有用功
W(J)
總功
W(J)
機械效率
η
41.50.10.30.40.5488.9%
62.20.10.30.60.6690.9%
由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出結(jié)論:使用同樣的滑輪組,提起的鉤碼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高.
(3)若小靜改用二個動滑輪二個定滑輪來提升原來的重物,如圖丁,則彈簧秤的示數(shù)將變小(填變大、變小、不變);但由于動滑輪自重增大,對動滑輪所做的額外功增大(選填“增大”或“減小”),此時滑輪組機械效率將變。ㄌ钭兇蟆⒆冃、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工業(yè)上常用“分餾法”把石油中的汽油、煤油、柴油等礦物質(zhì)提煉出來,具體方法是給石油加熱讓其溫度逐漸升高,在不同溫度下得到各種油的蒸氣,再讓其分別冷卻,得到各種油的液體.發(fā)生物態(tài)變化的先后過程是( 。
A.汽化、液化B.熔化、汽化C.汽化、凝固D.升華、液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