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某同學在連接串聯(lián)電路時候,出現(xiàn)了多處錯誤,請你只改兩條導線,使其連接正確.要求:在錯誤的兩條導線上打“x”,補上相應(yīng)的兩條正確的導線,同時保證兩盞燈是串聯(lián)的,并在虛線框中畫出對應(yīng)電路圖.

解:由電路圖知,電流沒有經(jīng)過兩燈泡、也沒有經(jīng)過開關(guān),造成電源短路;應(yīng)把燈L1右接線柱與燈L2右接線柱相連,燈L2左接線柱與開關(guān)右側(cè)相連,如下圖所示:

分析:串聯(lián)電路是指各電路依次串聯(lián)的電流,據(jù)此修改電路圖;然后根據(jù)電流流向法畫出對應(yīng)的電路圖.
點評:本題考查了串聯(lián)連接的判斷、連接電路圖以及畫出電路圖,一般可以根據(jù)電流流向法進行判斷和畫出電路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某同學在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時,將一塊玻璃板豎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取兩段相同的蠟燭A和B,將A和B一前一后豎直立在直尺上.實驗過程中,眼睛始終在蠟燭A的一側(cè)觀察.
(1)點燃蠟燭A,調(diào)節(jié)蠟燭B的位置,當
蠟燭B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
蠟燭B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
時,B的位置即為A的像所在的位置.
(2)加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較像與物
到玻璃板距離
到玻璃板距離
的關(guān)系;兩段蠟燭相同是為了比較像與物
大小
大小
的關(guān)系.
(3)用平面鏡代替玻璃板,上述實驗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進行,因為
不能確定蠟燭A的像的位置
不能確定蠟燭A的像的位置

(4)移去蠟燭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上
不能
不能
接收到蠟燭A燭焰的像(選填“能”或“不能”),這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
像(選填“虛”或“實”).
(5)點燃A蠟燭,小心地移動B蠟燭,直到與A蠟燭的像完全重合為止,這時發(fā)現(xiàn)像與物的
大小相等
大小相等
;進一步觀察A、B兩支蠟燭在刻度尺上的位置發(fā)現(xiàn),像和物到玻璃板的
距離相等
距離相等
,像和物的連線與玻璃板
垂直
垂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某同學在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時,將一塊玻璃板豎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取兩段相同的蠟燭A和B,將A和B一前一后豎直立在直尺上.
(1)為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
較暗
較暗
(填“較亮”或“較暗”)環(huán)境進行,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兩塊玻璃板,應(yīng)選擇
2
2
mm厚的玻璃板做實驗.
(2)實驗時點燃蠟燭A,蠟燭B
不要
不要
(選填“要”或“不要”)點燃,當尋找像的位置時,眼睛應(yīng)該在
A
A
蠟燭這一側(cè)觀察(選填“A”或“B”).
(3)小心移動蠟燭B,直到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這說明像與物的大小
相等
相等
;進一步觀察A、B兩支蠟燭在刻度尺上的位置發(fā)現(xiàn),像和物的連線與玻璃板
垂直
垂直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離
相等
相等

(4)當玻璃板后面的蠟燭B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時,移去蠟燭B,并在蠟燭B所在位置放一光屏,發(fā)現(xiàn)光屏上
不能
不能
(選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所成的是
像.
(5)如果用平面鏡代替玻璃板,上述實驗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2-2013學年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四中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實驗題

如圖所示,某同學在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時,將一塊玻璃板豎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取兩段相同的蠟燭A和B,將A和B一前一后豎直立在直尺上.
(1)為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    (填“較亮”或“較暗”)環(huán)境進行,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兩塊玻璃板,應(yīng)選擇 2 mm厚的玻璃板做實驗.
(2)實驗時點燃蠟燭A,蠟燭B    (選填“要”或“不要”)點燃,當尋找像的位置時,眼睛應(yīng)該在   蠟燭這一側(cè)觀察(選填“A”或“B”).
(3)小心移動蠟燭B,直到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這說明像與物的大小    ;進一步觀察A、B兩支蠟燭在刻度尺上的位置發(fā)現(xiàn),像和物的連線與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離     
(4)當玻璃板后面的蠟燭B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時,移去蠟燭B,并在蠟燭B所在位置放一光屏,發(fā)現(xiàn)光屏上   (選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所成的是   像.
(5)如果用平面鏡代替玻璃板,上述實驗   (填“能”或“不能”)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屆江蘇省泰州市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如圖所示,某同學在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時,將一塊玻璃板豎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取兩段相同的蠟燭A和B,將A和B一前一后豎直立在直尺上.

(1)為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    (填“較亮”或“較暗”)環(huán)境進行,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兩塊玻璃板,應(yīng)選擇 2 mm厚的玻璃板做實驗.

(2)實驗時點燃蠟燭A,蠟燭B    (選填“要”或“不要”)點燃,當尋找像的位置時,眼睛應(yīng)該在   蠟燭這一側(cè)觀察(選填“A”或“B”).

(3)小心移動蠟燭B,直到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這說明像與物的大小    ;進一步觀察A、B兩支蠟燭在刻度尺上的位置發(fā)現(xiàn),像和物的連線與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離     

(4)當玻璃板后面的蠟燭B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時,移去蠟燭B,并在蠟燭B所在位置放一光屏,發(fā)現(xiàn)光屏上   (選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所成的是   像.

(5)如果用平面鏡代替玻璃板,上述實驗   (填“能”或“不能”)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