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9.一個宇航員用托盤天平和測力計研究物體在地球上和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和物體質量的關系,他得到如表一和表二所示的數據:
表一 在地球上表二 在月球上
實驗序號質量(千克)重力(牛)重力/質量(牛/千克)實驗序號質量(千克)重力(牛)重力/質量(牛/千克)
10.21.969.840.20.321.6
20.32.949.850.30.481.6
30.43.929.860.40.641.6
(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3(或4、5、6)中重力與質量的倍數關系,可以歸納出的初步結論是:同一星球上,物體質量越大,物體受到的重力越大.
①請分析該結論:錯誤(選填“正確”、“錯誤”);
②如果是正確,請說明理由:如果錯誤,請寫出正確的結論:物體在同一星球上受到的重力大小與它的質量成正比;
(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4或2、5或3、6的數據后,可以歸納出的初步結論是:質量相同的物體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比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大.
(3)進一步綜合分析比較表一、表二中的數據,歸納得出結論:
①分析比較表一或表二中的數據可得:在同一星球上,重力與質量的比值是定值;
②分析比較表一和表二最后一列重力與質量的比值關系:在不同星球上,重力與質量的比值不同;.

分析 (1)分析表中實驗數據質量增大幾倍,重力也增大幾倍從而得出:物體在同一星球上受到的重力大小與它的質量成正比;
(2)分析表一和表二中的數據當質量相同時質量相同的物體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比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大.
(3)分析表一表二的數據得出:在同一星球上,重力與質量的比值是定值,不同星球上,重力與質量的比值不同.

解答 解:(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3(或4、5、6)中重力與質量的倍數關系,可以歸納出的初步結論是:物體在同一星球上受到的重力大小與它的質量成正比.故結論錯誤;
(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4或2、5或3、6中重力與質量的倍數關系,可以歸納出的初步結論是:質量相同的物體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比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大.
(3)①進一步綜合分析比較表一或表二最后一列重力與質量的比值關系:在同一星球上,重力與質量的比值是定值;
②分析比較表一和表二最后一列重力與質量的比值關系:在不同星球上,重力與質量的比值不同;
故答案為:(1)①錯誤;②物體在同一星球上受到的重力大小與它的質量成正比;(2)1、4或2、5或3、6;
(3)①在同一星球上,重力與質量的比值是定值;②在分析比較表一和表二最后一列重力與質量的比值關系:在不同星球上,重力與質量的比值不同.

點評 本題是一道實驗數據分析題,難度不大,認真分析表中實驗數據即可正確解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觀察圖所示的情景,你認為坐在汽車后排的同學們“動了”嗎?請簡要回答你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和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0.為了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小芳準備了圖(甲)所示的實驗器材:
(1)實驗時,小芳應選G作為平面鏡,(填字母)這樣的目的是: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2)為了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小芳應選BC兩支蠟燭(填字母).
(3)實驗時鏡面與桌子必須垂直.
(4)實驗中小芳發(fā)現蠟燭通過鏡面成兩個像,原因是玻璃板有兩個面,這兩個面都起反射作用,都能成像,所以蠟燭通過平面鏡成兩個像.
(5)移開鏡后蠟燭,用白紙做屏幕放在該位置,直接觀察白紙,發(fā)現白紙上沒有看到燭焰的像的現象,可知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
(6)實驗結束后,小芳無意間從墻上的平面鏡中看到電子鐘的像如圖(乙)所示,這時的時間是10: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7.太陽能是一種清潔能源.某太陽能熱水器每天能使200kg的水溫度升高50℃,請問
(1)這些水吸收的熱量為多少J?
(2)若用效率為50%的煤氣爐燒水燒熱 (1)問中的這些水需要多少m3煤氣?(煤氣的熱值為3.9×107J/m3,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如圖所示電路,電源兩端電壓U=7.5V,且保持不變,R為保護電阻,L為標有“6V 3W”的小燈泡,不考慮燈絲電阻隨溫度的變化.電流表量程為0~0.6A,電壓表量程為0~3V.閉合開關S后,要求燈L兩端的電壓不超過額定電壓,且兩電表的示數均不超過各自的量程,則關于保護電阻R和滑動變阻器允許接入電路的最大阻值R'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當R<3Ω時,燈L兩端的電壓不可能超過6V
B.當R=3Ω時,R'不能超過10Ω
C.當R>3Ω時,R'可以等于任何值
D.無論R取什么值,R'都等于1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小露同學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出現了如圖的情形,則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
A.3 cmB.6 cmC.9 cmD.18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1.小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
(1)如圖甲所示,小明將凸透鏡正對這太陽光,調整凸透鏡與光屏的距離,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該透鏡的焦距是10.0cm.
(2)小明回想起白光經三棱鏡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現了紅、橙、黃、綠、藍、靛、紫的色帶(如圖乙所示),受此啟發(fā),分別用紅光和藍光來進行圖甲的實驗,實驗結論:對同一凸透鏡,用紅光   測的焦距大些.
(3)下表是小明同學實驗時記錄的幾組數據:
實驗次數12345
物距μ/(cm)302015105
像距v/(cm)15203040/
①第1次實驗在光屏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在放大鏡、照相機和投影儀中,成像情況與此類似的是照相機;
②通過觀察數據,老師發(fā)現表格中第    次數據是編造的,判斷的理由是當物距等于焦距時不能成像
③在第一次實驗過程中,小明借來一副眼鏡,并將其放在物體和凸透鏡之間,保持光屏的位置不變,發(fā)現光屏上的像由清晰變模糊,此時小明把物體靠近透鏡方向移動,發(fā)現光屏上又成清晰的像,說明這眼鏡的鏡片是凸透鏡,這副眼鏡的主人視力的缺陷是遠視(選填“近視”或“遠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觀察停車場上的小汽車,你是否注意到小汽車駕駛室的前窗玻璃一般都是傾斜的,而不是豎直的,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單位換算:1.5KV=1500V,3.6V=3600mV,468Ω=0.468K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