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所示,電源電壓4.5V,定值電阻R0為10Ω,滑動變阻器R規(guī)格為“20Ω 2A”,電流表和電壓表量程分別選擇“00.6A“、“03V”。閉合開關S,電路正常工作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電流表示數(shù)最大值為0.6A
B. 電壓表示數(shù)范圍為1V~3V
C. 滑動變阻器的功率可達0.5W
D. 滑動變阻器阻值變化范圍為5Ω~10Ω
【答案】C
【解析】
由電路圖可知,R0與R串聯(lián),電壓表測R0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
(1)根據(jù)歐姆定律求出電壓表的示數(shù)最大時電路中的電流,然后與電流表的量程和滑動變阻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相比較確定電路中的最大電流,根據(jù)歐姆定律求出電路中的總電阻,利用電阻得出串聯(lián)求出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最小阻值;
(2)當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最大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最小,根據(jù)電阻的串聯(lián)和歐姆定律求出電路中的電流,再根據(jù)歐姆定律求出電壓表的最小示數(shù);
(3)根據(jù)電阻的串聯(lián)和歐姆定律表示出電路中的電流,根據(jù)P=I2R表示出滑動變阻器的功率,然后根據(jù)變形得出滑動變阻器消耗的最大功率。
由電路圖可知,定值電阻R0與滑動變阻器串聯(lián),電壓表測R0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
當電壓表的示數(shù)UR=3V時,電路中的電流,I===0.3A,因串聯(lián)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等,且滑動變阻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2A,電流表的量程為0~0.6A,所以,電路中的最大電流I大=0.3A,故A錯誤;此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最小,電路消耗的總功率最大,此時電路中的總電阻:R總===15Ω,因串聯(lián)電路中總電阻等于各分電阻之和,所以,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最小阻值:R滑=R總-R=15Ω-10Ω=5Ω,則滑動變阻器阻值變化范圍5Ω~20Ω,故D不正確;此時滑動變阻器的功率P滑=1.5V×0.5A=0.75W;
當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最大時,電路中的電流最小,電壓表的示數(shù)最小,則電路中的最小電流:I小===0.15A,電壓表的最小示數(shù):UR′=I小R=0.15A×10Ω=1.5V,所以,電壓表示數(shù)變化范圍1.5V~3V,故B不正確,此時滑動變阻器的功率P滑=3V×0.15A=0.45W,故選C。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電源電壓12V,滑動變阻器標有“10Ω1 A”字樣,燈Ll、L2分別標有“6 V 6W”和“3V 3W”字樣。只閉合Sl、S3時,滑動變阻器滑片P位于某位置,燈L1、L2均正常發(fā)光,則通過燈L1的電流為____A,滑動變阻器消耗的電功率為Pl;此時只閉合Sl、S2,為保證燈L1正常發(fā)光,滑片P應向____移動(選填“左”或“右”),滑動變阻器消耗的電功率為P2,則Pl:P2=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華同學做“用電流表電壓表測電阻”的實驗,所用器材齊全且完好,電源電壓不變(1.5伏的整數(shù)倍),所用滑動變阻器上標有“50Ω 2A”字樣。小華正確連接電路,實驗步驟正確,閉合電鍵,電流表、電壓表的示數(shù)如圖(a)、(b)所示。
① 該實驗的原理是_________。
② “小華正確連接電路,實驗步驟正確”表明電壓表并聯(lián)在_______兩端,閉合電鍵時,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_______,本實驗所用的電源電壓為________伏。
③ 接著小華移動滑片到中點位置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18安,此時所測的電阻為________歐。(電阻精確到0.1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列由內(nèi)燃機車牽引的運煤列車,一節(jié)車廂的質(zhì)量是23t,每節(jié)車廂最大載貨量是60t,每節(jié)車廂與鐵軌總接觸面積是0.01m2.整列列車在內(nèi)燃機車牽引下,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的鐵軌上勻速行駛,受到的阻力為5×104N.求;
(1)一節(jié)滿載的車廂靜止時,對水平鐵軌的壓強為多少pa?(g取10N/kg)
(2)內(nèi)燃機車前進時牽引力的功率為多少千瓦?
(3)若煤炭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有30%轉(zhuǎn)化為電能,一節(jié)車廂的燃煤(滿載)可發(fā)電多少J?(燃煤的熱值q=2.9×107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測定小燈泡功率”的實驗中,提供的器材有:“3.8V ?A”的小燈、“10Ω 1A”的滑動變阻器、四節(jié)新干電池等.
(l)連接電路時開關應 .
(2)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甲中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使閉合開關時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電阻最大.
(3)閉合開關,發(fā)現(xiàn)燈泡不亮,兩電表均無示數(shù).為了查找故障,小明將電壓表拆下,在開關閉合狀態(tài)下,分別將電壓表接在電源、滑動變阻器及開關兩端,結(jié)果只有接在滑動變阻 器兩端時,電壓表無示數(shù),則肯定出現(xiàn)故障的元件是 .
(4)排除故障后繼續(xù)實驗,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時,電壓表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為測量燈泡的額定功率,應將滑片P向 端移動,直至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3.8V,此時電流表示數(shù)如圖丙所示,則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 W.
(5)若用該電路測量規(guī)格是“2.5V 0.3A”燈泡的額定功率,須對實驗進行適當調(diào)整,寫出你的做法.
方法一: ;
方法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測定斜面的機械效率,實驗記錄結(jié)果如下表:
實驗次數(shù) | 斜面傾斜程度 | 物體重量G/N | 斜面高度h/m | 沿斜面拉力F/N | 斜面長s/m | 有用功W有/J | 總功W總/J | 機械效率η |
1 | 較緩 | 5 | 0.1 | 1.5 | 1 | 0.5 | 1.5 | 33.3% |
2 | 較陡 | 5 | 0.2 | 2 | 1 | 1 | 2 | 50% |
3 | 最陡 | 5 | 0.3 | 2.4 | 1 |
|
|
|
(1)在測拉力時,要用彈簧測力計________________拉動物塊。
(2)根據(jù)表格中數(shù)據(jù),第三次(最陡)實驗的有用功是___J,總功是____J,機械效率是____%;
(3)分析數(shù)據(jù)可知,斜面越陡,機械效率____(選填“越高”、“越低”或“不變”);
(4)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還可知道,斜面越陡越____(選填“省力”或“費力”);
(5)第一次實驗中,若拉力作用時間是5s,則拉力的功率是____W。
(6)盤山公路就是一個斜面,根據(jù)本題中的結(jié)論分析,在一定范圍內(nèi),盤山公路越________(選題“陡”或“緩”)越省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雙能源(汽油和天然氣)汽車以其經(jīng)濟、污染小等優(yōu)點倍受人們青睞。(已知汽油的熱值為3.2×107J/L、天然氣的熱值為7.2×107J/m3)
(1)內(nèi)燃機是汽車的“心臟”,它是把_____能轉(zhuǎn)化為_____能的機器;
(2)完全燃燒9L汽油放出的熱量與完全燃燒_____m3的天然氣放出的熱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甲是某小區(qū)高層住宅電梯結(jié)構(gòu)的示意圖,它主要是由轎廂、滑輪、配重、纜繩及電動機等部件組成,小明家住該小區(qū)某棟樓的16樓,他乘電梯從1樓勻速升到16樓用時50s,已知每層樓的高度為3m.小明重600N.轎廂重5400N,動滑輪和細繩的重力以及摩擦力均忽略不計,針對此時程,解答下列問題.
(1)拉力F的功率為多大?
(2)動滑輪A提升小明的機械效率為多少?
(3)圖乙是該電梯超載自動報警系統(tǒng)工作原理的示意圖,在工作電路中,當電梯沒有超載時,觸點K與觸點A接觸,閉合開關S,電動機正常工作,當電梯超載時,觸點K與觸點B接觸,電鈴發(fā)出報警鈴聲,即使閉合開關S,電動機也不工作,在控制電路中,已知電源電壓為6V,保護電阻R2=100Ω,電阻式壓力傳感器R1的阻值隨乘客壓力(F壓)大小變化如圖丙所示,電磁鐵線圈的阻值忽略不計,當電磁鐵線圈電流超過0.02A時,電鈴就會發(fā)出警報聲,若乘客人均重為700N,該電梯最多可以乘載多少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在做“探究不同物質(zhì)吸熱升溫特點”的實驗時,用同一酒精燈分別給質(zhì)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加熱,用實驗測得的數(shù)據(jù)畫出它們升高的溫度△T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它們都是過原點的直線,即△T=kt,溫度升高△T1的過程中食用油吸收的熱量________(選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水;用m表示水的質(zhì)量,c1和c2分別表示水和食用油的比熱容,則兩條直線k的比值k水:k食用油等于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