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如圖是研究決定電阻大小因素的實驗,AB和CD是粗細不同、長度相同的鎳鉻合金線.
(1)這個實驗是通過觀察電流表的示數(shù)知道電阻大小的.
(2)這個實驗研究的是導體電阻大小跟導體的橫截面積是否有關(guān).

分析 (1)實驗中采用轉(zhuǎn)換法,通過觀察電流表的示數(shù)來比較電阻的大。
(2)導體的電阻和導體的長度、材料、橫截面積有關(guān),才用控制變量法來做實驗.

解答 解:
(1)實驗中通過觀察電流表的示數(shù)來比較電阻的大小,這是采用的轉(zhuǎn)換法;
(2)實驗中導體的材料和長度均相同,橫截面積不同,電阻值不同,所以該實驗研究的是電阻大小與導體橫截面積的關(guān)系.
故答案為:(1)電流表的示數(shù);(2)橫截面積.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的是學生對電阻大小影響因素的理解和掌握,注意控制變量法和轉(zhuǎn)換法的運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關(guān)于力對物體做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大力士拉汽車前行,拉力對汽車做功
B.學生背著書包上學,人對書包做了功
C.舉重運動員舉著杠鈴不動,運動員對杠鈴做功
D.足球在水平面上滾動,重力對足球做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在商河某學校實驗室里,小紅與同學們一起通過實驗探究了“平面鏡成像特點”. 
(1)選取器材時,小紅想用自己的梳妝鏡進行實驗,小明告訴她應該選用玻璃板,這是因為梳妝鏡不透光,無法確定像的位置.
(2)經(jīng)過討論,小紅選取了如圖甲所示的器材進行實驗,圖中兩支蠟燭應滿足的條件是完全相同.實驗時還需要的一個測量工具是刻度尺.
(3)實驗時,小紅點燃蠟燭A,在玻璃板后面移動蠟燭B,直到看到蠟燭B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時為止,記下蠟燭B的位置,測量出蠟燭A和蠟燭B到玻璃板的距離都是20cm,于是她得出: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的結(jié)論.小明指出小紅的實驗有不足之處,你認為不足之處是小紅只進行了一次實驗,一次實驗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普遍規(guī)律.
(4)下課后,小紅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原理(如圖乙所示)利用梳妝鏡重新設計了實驗,如圖丙.她在鏡前放一筆帽A,在筆帽左側(cè),用一只眼睛觀察筆帽A的像,并沿視線方向在紙上插一枚大頭針,使大頭針恰好能擋住像B,標記下大頭針的位置a;再插第二枚大頭針,使大頭針恰好能把第一枚大頭針擋住,標記下大頭針的位置b;然后在鏡前筆帽A的右側(cè),用同樣的方法標記下c和d.請利用標記大頭針的位置在圖丙中找到像B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小紅站在平面鏡前0.5m處觀察自己的像時,像到平面鏡的距離是0.5m,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虛像,若以1m/s的速度向后退了2s,此時像離人5m,此過程中,像的大小不變(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某工廠在節(jié)能增效活動中,某年下半年就節(jié)電5000kW•h.一位電視臺記者在報道這個工廠節(jié)約用電的經(jīng)驗時,手舉一只理發(fā)用的電吹風說:“我這里有一只理發(fā)用的電吹風,它的功率是500瓦,也就是0.5千瓦,這個廠半年節(jié)約的電力可以開動10000個這樣的電吹風.”請你指出這位記者報道中的錯誤說法之處:這個廠半年節(jié)約的電力可以開動10000個這樣的電吹風.你認為他錯誤的原因是:由于該記者不明白電功(電能)和電功率的物理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飛機黑匣子的電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信號發(fā)射電路,用R1代替,由開關(guān)S1控制,30天后自動斷開,R1停止工作;另一部分為信息儲存電路,用R2代替,由開關(guān)S2控制,能持續(xù)工作6年,符合上述電路要求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如圖所示,電源電壓U保持不變,滑動變阻器R2的最大阻值為50Ω,當S、S1均閉合,P在a端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1.5A;當開關(guān)S閉合、S1斷開,P在b端時,燈泡L的功率為0.4W,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2A,不考慮溫度對電阻的影響,求:
(1)燈泡L的電阻RL和電源電壓U;
(2)電阻R1的阻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請你根據(jù)小磁針N極的指向,在圖中標出螺線管的N極及電流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完成圖中的光路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