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一根重100牛頓的均勻鐵棒放在地上,用豎直向上的力稍微抬起一端,所需的力是( )
A.100牛頓
B.50牛頓
C.大于50牛頓
D.小于50牛頓
【答案】分析: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結合力臂的長短可以確定抬起鐵棒所用力的大。
解答:解:圖甲中粗細均勻的鐵棒的重心在其中點上,OA=OB,力和力臂如圖所示:

用豎直向上的力抬起B(yǎng)端時,以O點為支點,其力臂為OB,F(xiàn)×OB=G×OA,所以,F(xiàn)==×G=×100N=50N
故選B
點評:①明確杠桿平衡條件,是作用在杠桿上的力和力臂的乘積相等,不是動力和阻力相等.
②確定兩個力的力臂大小關系是解決此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將一根重100牛頓的均勻鐵棒放在地上,用豎直向上的力稍微抬起一端,所需的力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將一根重100牛頓的均勻鐵棒放在地上,用豎直向上的力稍微抬起一端,所需的力是


  1. A.
    100牛頓
  2. B.
    50牛頓
  3. C.
    大于50牛頓
  4. D.
    小于50牛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將一根重100牛頓的均勻鐵棒放在地上,用豎直向上的力稍微抬起一端,所需的力是(  )
A.100牛頓B.50牛頓C.大于50牛頓D.小于50牛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08初中物理中考模擬練習題(四)

(120分鐘,100分)

一、下列各小題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42分,錯選、多選,該小題不得分) 

  1.下列面鏡、透鏡中,都能對光線起會聚作用的是 (??)

  2.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像的大小與。??)

  3.兩個懸吊的通草球之間發(fā)生相互作用的情況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4.如圖2所示,甲、乙兩個容器用一根斜管相連,容器內盛有水并且水面相平,打開閥門K,則。??)

  5.如圖3所示,在相等的時間內把同一物體分別沿AO、BO兩個光滑斜

  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7.焦耳定律的表達式是。??)

  8.在圖4所示的各圖中,表示晶體溶解的圖象是 (??)

  9.關于分子運動論,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10.如圖5所示,A'B'為AB的像,其中正確的是。??)

  11.關于慣性、運動和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12.關于電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13.質量和初溫都相同的水和鐵塊,吸收相同的熱量后,

  14.有一只規(guī)格為“220V5A”的電能表,最多可接“220V 40W”的電燈。??)

  15.一只瓶子最多能裝500克水,用這只瓶子裝煤油,最多能裝

  16.標有“110V40W”,“220V40W”的甲、乙兩盞燈,當它們都正常發(fā)光時。??)

  17.斜面的機械效率是80%,用100牛頓的力可勻速地將400牛頓重的

  18.如圖所示,石蠟塊飄浮在水面上,向水中倒入鹽水,則石蠟塊將。??)

  仍能發(fā)光,則。??)

20.如圖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壓保持不變,K閉合后,當滑片P向右滑動時。??)

   

    

  21.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二、下列各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一項是正確的。(每小題2分,共8分,錯選、多選、漏選,該小題均不得分) 

  2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23.關于電磁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24.下列現(xiàn)象中,屬于做功使物體內能增加的是 (??)

  25.水桶掛在繩上處于靜止狀態(tài),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三、填空題(每空1分,共24分) 

  26.1個標準大氣壓的值是__________毫米汞柱。

38.船閘是利用__________的道理來工作的。

全部被1.8千克的水吸收,可使水溫升高__________℃。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四、作圖題(每題1分,共6分) 

  48.小車受到30牛頓水平向左的拉力,在圖中用所給的標度畫出拉力的圖示。

五、實驗題(共10分) 

  54.對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托盤天平進行調節(jié)時,發(fā)現(xiàn)指針指在刻度盤中央的右側,如圖所示,這時應將橫梁上的調節(jié)螺母向__________調節(jié)。(選填 “左”或“右”)(1分)

  

六、計算題:(共10分) 

解題要求:

60.250克砂石吸收4620焦耳熱量,溫度升高20℃,求砂石的比熱。(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