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是2013重慶國際馬拉松賽比賽計時車,當比賽隊伍行進路程約9公里時,車上計時30分鐘:

(1)求比賽隊伍行進前9公里的平均速度?

(2)該車在南濱路某水平路段勻速直線運動200m時,受到水平方向的阻力為1200N,求該車在此路段發(fā)動機牽引力所做的功?

 


分析:    (1)已知物體運動的路程和時間,利用公式v=得到平均速度;

(2)汽車在勻速直線運動過程中,發(fā)動機的牽引力等于阻力;已知牽引力和行駛距離,利用公式W=Fs得到牽引力做的功.

解答:    已知:s1=9km  t=30min=0.5h  s2=200m  f=1200N

求:(1)v=?(2)W=?

解:

(1)比賽隊伍行進前9公里的平均速度為v===18km/h;

(2)牽引力做的功為W=Fs2=fs2=1200N×200m=2.4×105J.

答:(1)比賽隊伍行進前9公里的平均速度為18km/h;

(2)牽引力做的功為2.4×105J.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當開關(guān)S閉合時,會看到導(dǎo)體ab  (填“運動”或“靜止”),根據(jù)此原理可制成  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甲圖所示是我國運載火箭上的“箭載攝像機”,乙圖是該攝像機拍得的火箭上升時的一幅照片.攝像機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像成在感光元件上,若拍攝該照片時鏡頭的焦距為f,鏡頭的質(zhì)量為m、比熱容為c,火箭發(fā)射前鏡頭的溫度為t,那么( �。�

  A. 為了成像清晰,鏡頭到感光元件的距離v滿足的條件是v<f

  B. 為了成像清晰,鏡頭到感光元件的距離v滿足的條件是v>2f

  C. 鏡頭吸收熱量Q后的溫度為

  D. 鏡頭吸收熱量Q后的溫度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電控調(diào)光玻璃能根據(jù)光照強度自動調(diào)節(jié)玻璃的透明度,其原理是:光照增強.光敏電阻R0阻值變小,施加于玻璃兩端的電壓降低,玻璃透明度下降,反之則玻璃的透明度上升.若電源電壓保持不變,R0是定值電阻,則下列電路圖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1)如圖1,虛線是通電螺線管外部的磁感線,在磁感線上用箭頭標出磁感線方向;

(2)如圖2,杠桿在力F1的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作出F1的力臂,并用L1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株洲沿江風(fēng)光帶有一段人造沙灘,在炙熱的夏天赤腳踩在沙灘上感覺燙腳,而站在湘江邊得淺水灘處卻感覺到?jīng)鏊�。形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下面解釋正確的是(     )

     A.沙子的密度小,水的密度大      B.沙子的密度大,水的密度小

 C.沙子的比熱容大,水的比熱容小  D.沙子的比熱容小,水的比熱容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6所示,將燈L1、L2按圖甲、乙兩種方式接在電壓均為U的兩個電路中,在甲圖中燈L1的功率為4W,在乙圖中燈L1的功率為9W.設(shè)燈絲電阻不變.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乙兩圖中燈L1兩端的電壓之比是2∶3

B.L1、L2兩燈燈絲電阻之比是2∶1

C.甲圖中燈L1、L2的功率之比是2∶1

D.甲、乙兩圖電路消耗的總功率之比是2∶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站在百米賽跑終點的計時員,聽到起跑的槍聲后立即開始計時,測得李明同學(xué)百米賽跑的時間是14.00s,當時氣溫是15℃,則李明同學(xué)跑百米的真實時間是:

 A.14.00s   B.14.29s    C.13.71s    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下面是小李同學(xué)和小張同學(xué)設(shè)計的“測食用油密度”的實驗方案,請完善他們的方案,并回答后面的問題:

(1)小李同學(xué)的方案:用調(diào)節(jié)平衡的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zhì)量m1,向燒杯內(nèi)倒入適量食用油再測出燒杯和食用油的總質(zhì)量m2,然后把燒杯內(nèi)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內(nèi),讀出量筒內(nèi)食用油的體積為V1;其測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達式為              。

(2)小張同學(xué)的方案:在燒杯內(nèi)倒入適量的食用油,用調(diào)節(jié)平衡的天平測出燒杯和食用油的總質(zhì)量m3,然后將燒杯內(nèi)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再測出燒杯和剩余食用油的總質(zhì)量m4,讀出量筒內(nèi)食用油的體積V2。其測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達式為                            

(3)請你對上述兩種實驗方案進行評估,按    同學(xué)的實驗方案進行測量,實驗誤差可能小一些。

(4)如圖是按小張同學(xué)的實驗方案進行某次實驗的情況,請將實驗的數(shù)據(jù)及測量結(jié)果填入表中。

燒杯和食用油的總質(zhì)量/g

燒杯和剩余油的總質(zhì)量/g

倒出油的體積/cm3

油的密度/(kg·m-3)

3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