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在“探究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實驗中,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同一滑輪組分別做了三次實驗,實驗數據記錄如下:

實驗次數鉤碼重/N鉤碼上升的距離/cm彈簧測力計的讀數/N彈簧測力計上升的距離/cm機械效率
1280.82483.3%
2451.515
361090.9%
(1)在表中空格處填下適當的數據(機械效率用百分數表示,保留一位小數).
(2)在實驗操作中應豎直向上________拉動彈簧測力計.
(3)從實驗數據分析得出:使用同一滑輪組,________可以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4)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可能還與其它因素有關,請你作出恰當的猜想: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________有關(寫出一種影響因素即可).

解:(1)第2次的機械效率為:η=×100%=×100%=×100%=88.9%
由圖知,第3次實驗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所以示數為2.2N.
因為滑輪組由3段繩子承擔物重,所以繩端移動距離為:s=3h=3×10cm=30cm
故答案為:
實驗次數鉤碼重/N鉤碼上升的距離/cm彈簧測力計的讀數/N彈簧測力計上升的距離/cm機械效率
1280.82483.3%
2451.51588.9%
36102.23090.9%
(2)在實驗操作中應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這樣彈簧測力計處于平衡狀態(tài),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才反映了拉力的大。
故答案為:勻速
(3)分析3次實驗,隨著鉤碼重力的增加,同一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不斷增加,所以,使用同一滑輪組,增加物重可以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故答案為:增加物重
(4)機械效率表示有用功占總功的百分比.用滑輪組提起重物時,對重物做的功為有用功,克服動滑輪重力和繩子重力及摩擦做的功是額外功.總功是有用功和額外功的總和,所以有用功和額外功的大小都會影響機械效率的大。
故答案為:動滑輪重、繩與滑輪的摩擦等.
分析:(1)在進行測力計的讀數時,要注意測力計的分度值.
需要掌握繩端移動距離與物體上升高度之間的關系:s=nh.
知道機械效率的概念,掌握機械效率的計算公式:η=×100%=×100%.
(2)實驗過程中,為了準確測量拉力,需要使測力計勻速運動.
(3)分析實驗數據,知道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提升物體的重力有關,物體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高.
根據彈簧測力計上升的距離與物體上升高度之間的關系,得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體被提升的高度無關.
(4)知道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還與動滑輪的重力和繩與滑輪的摩擦有關.
點評: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體重力、摩擦力、機械本身重力有關.要提高機械效率,應盡量減小摩擦和機械本身重力的同時,最大限度的增加被吊物體重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探究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實驗中,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同一滑輪組分別做了兩次實驗,實驗數據記錄如下:
精英家教網精英家教網
次數 鉤碼重G/N 鉤碼上升的度h/m 拉力F/N 細線自由端移的距離s/m 機械效η/%
1 2.0 0.03 1.6 0.06  
2 3.0 0.05   0.1 75
(1)請你根據表中數據在圖中畫出實驗時滑輪組的繞線情況,并填好表中的空格.
(2)在實驗操作中應沿豎直方向
 
拉動彈簧測力計,以便讀出拉力大。
(3)從實驗數據分析得出:使用同一滑輪組,
 
可以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在“探究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實驗中,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同一滑輪組分別做了兩次實驗,實驗數據記錄如下:

次數鉤碼重G/N鉤碼上升的度h/m拉力F/N細線自由端移的距離s/m機械效η/%
12.00.031.60.06
23.00.05 0.175
(1)請你根據表中數據在圖中畫出實驗時滑輪組的繞線情況,并填好表中的空格.
(2)在實驗操作中應沿豎直方向______拉動彈簧測力計,以便讀出拉力大。
(3)從實驗數據分析得出:使用同一滑輪組,______可以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09-2010學年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qū)實驗中學九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在“探究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實驗中,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同一滑輪組分別做了兩次實驗,實驗數據記錄如下:

次數鉤碼重G/N鉤碼上升的度h/m拉力F/N細線自由端移的距離s/m機械效η/%
12.00.031.60.06 
23.00.05 0.175
(1)請你根據表中數據在圖中畫出實驗時滑輪組的繞線情況,并填好表中的空格.
(2)在實驗操作中應沿豎直方向______拉動彈簧測力計,以便讀出拉力大小.
(3)從實驗數據分析得出:使用同一滑輪組,______可以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