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關于比熱容,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質吸收的熱量較多,它的比熱容越大
B.物質溫度的變化越大,它的比熱容越小
C.水結成冰后,冰的比熱容和水一樣大
D.比熱容是反映物質自身性質的物理量

分析 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只與物體的種類有關,與物體的溫度、質量、位置等無關.吸放熱的計算公式是:Q=cm△t,熱量變化的多少是由物體的比熱容、質量和溫度變化值共同決定的.

解答 解:A、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與吸收熱量的多少無關,故A錯誤;
B、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與溫度變化大小無關,故B錯誤;
C.比熱容的大小與物質的種類、狀態(tài)有關,由于水與冰的狀態(tài)不同,所以它們的比熱容不同,故C錯誤;
D.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每種物質都有自己的比熱容,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對于同種物質,比熱大小與質量、熱量及溫度變化無關;對于不同物質,可以利用公式c=$\frac{Q}{m△t}$從數(shù)學角度比較比熱大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物理學中把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叫速度,速度計算公式為:速度=$\frac{路程}{時間}$,即v=$\frac{s}{t}$.初中物理中還有很多這樣定義的物理量,如密度、壓強、功率、熱值等,這種定義物理量的方法叫做比值定義法.高中物理中也有很多這樣定義的物理量,如:把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速度的變化量叫加速度(注:速度的變化量用△v表示,它等于前后速度之差;加速度用字母a表示,國際單位是m/s2).由加速度的定義可知:

(1)若一個物體開始運動的速度v0=2m/s,經(jīng)過5s后它的速度變?yōu)関t=6m/s,則這個物體在5s內的速度變化量△v=4m/s.
(2)若問題(1)中的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單位時間內速度的增加量相等),求出物體的加速度大小a=0.8m/s2
(3)加速度的定義公式a=$\frac{△v}{△t}$.
(4)勻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如(甲)所示,圖中陰影部分面積表示以速度v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運動時間為t時通過的路程s;勻加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如(乙)所示,其中陰影部分面積表示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物體,速度由v0到vt,運動時間為t時通過的路程s.用v0、t、a寫出s的表達式,s=v0t+$\frac{1}{2}$at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汽車制動(即剎車)時,仍要向前運動一段距離才能停下,這是因為汽車具有慣性,此過程中汽車的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家里某用電器發(fā)生短路,熔絲立即熔斷,用下列方法進行檢測,如圖所示,斷開所有用電器的開關,用一個普通的白熾燈L作為“校驗燈”,與熔斷的熔絲并聯(lián),然后只閉合S、S1,若L正常發(fā)光,說明L1短路;只閉合S、S2,若L發(fā)出暗紅色的光(發(fā)光不正常),說明L2正常.(選填“正!、“短路”或“斷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8.某同學在利用托盤天平和量筒測量老醋的密度的實驗中.

(1)調節(jié)天平時,游碼移至左端,發(fā)現(xiàn)指針靜止時指在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右側,要使天平平衡,他應該B.
A.把橫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橫梁右端螺母向左旋進一些
C.把天平右盤的砝碼減少一些   D.向右移動游碼
(2)當天平平衡后,開始測量,測量步驟如圖所示,剔除其中一個多余的步驟后,余下的正確的操作順序是:BCA(填字母代號).
A.用天平測量燒杯和剩余老醋的總質量
B.將待測老醋倒入燒杯中,用天平測出燒杯和老醋的總質量
C.將燒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測出這部分老醋的體積
D.用天平測量空燒杯的質量
(3)根據(jù)圖中數(shù)據(jù)計算可得:老醋的密度是1.125×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關于導體的電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通過導體的電流為零時,導體的電阻也為零
B.通過導體的電流越大,導體的電阻一定越小
C.導體兩端的電壓為零時,導體的電阻也為零
D.導體的電阻等于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它的電流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能量既不會憑空消滅,也不會憑空產(chǎn)生,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其他物體,而能量的總量保持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在“用電流表測電流”的實驗中,某同學連接的電路如圖所示:請在原圖上只改動一根導線,使兩只電流表分別測干路和支路的電流.(要求:在需改動的導線上畫“×”,用筆將改動后的導線畫出,導線不許交叉),在虛線框中畫出改正后的電路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3.如圖,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實驗次數(shù)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40° 40°
 3 60° 60°
(1)如圖甲,將紙板垂直鏡面放置,讓光線貼著紙板沿AO方向射向鏡面,反射光線沿OB方向射出.
(2)保持兩側紙板在同一平面內,將它們如圖乙所示傾斜,讓光線仍貼著紙板沿AO方向射向鏡面,發(fā)現(xiàn)紙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線,此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選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內.
(3)在圖甲中,再用另一只激光筆讓光線沿著BO(即逆著原反射光線)射向平面鏡時,可看到反射光線沿OA射出,這說明光路是可逆的.多次改變入射光線AO與ON的夾角進行實驗,測量記錄如表所示,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的結論是:反射角大小等于入射角.
(4)“光線”這個概念的提出,運用到的科學方法是模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