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一座公路橋頭立有一塊如圖所示的交通標志牌(t表示噸).
(1)它警示的內(nèi)容是什么?
(2)現(xiàn)有一輛自重為4.9×103N的卡車,裝了5m3的砂石,已知砂石的密度為2g/cm3,這輛卡車是否允許通過此橋?

分析 (1)由標志牌可知該橋的最大承受能力;
(2)根據(jù)密度公式求出砂石的質(zhì)量,根據(jù)G=mg求出卡車自身的質(zhì)量,然后比較卡車的總質(zhì)量和橋限載的質(zhì)量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1)由標志牌可知該橋的最大承受能力為10t;
(2)根據(jù)ρ=$\frac{m}{V}$可得,砂石的質(zhì)量:
m=ρV=2.0×103kg/m3×5m3=1×104kg=10t,
卡車的質(zhì)量:
m′=$\frac{G}{g}$=$\frac{4.9×1{0}^{3}N}{9.8N/kg}$=500kg=0.5t;
砂石與卡車的總質(zhì)量:
m=m+m′=10t+0.5t=10.5t,
因為10.5t>10t,
所以這輛卡車不能從該橋上通過.
答:(1)它警示的內(nèi)容是:該橋的最大承受能力為10t;
(2)這輛卡車不允許通過此橋.

點評 本題考查了密度公式和重力公式的應用,關鍵是由標志牌得出該橋的最大承受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用豎直懸掛的泡沫塑料球接觸發(fā)聲的音叉時,泡沫塑料球被彈起,這個現(xiàn)象說明發(fā)聲體在振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7.如圖所示,A沿斜面向下運動,畫出A所受力的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天宮一號”是中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和空間實驗室,于2011年9月29日由長征二號FT1運載火箭發(fā)射成功,并分別于2011年11月3日、2012年6月18日和2013年6月13日成功實現(xiàn)與“神舟八號”、“神舟九號”和“神舟十號”飛船的交會對接,目前已超出設計壽命,處于超期服役階段,將來“壽終正寢”時,在指令控制下落向地球,在大氣層燒盡或落向海洋,則“天宮一號”(  )
A.在發(fā)射過程中,動能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
B.在運行期間,靠電磁波傳遞信息
C.在對接過程中相對于飛船是運動的
D.對接成功后相對地球是靜止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1.某同學在探究“物體所受重力大小與物體質(zhì)量的關系”的實驗記錄如下表:
實測物體物體質(zhì)量(m/kg)重力(G/N)比值( G/m/N•kg-1
物體10.10.989.8
物體20.21.969.8
物體30.32.949.8
(1)在實驗過程中,需要的兩個測量工具是:彈簧測力計和天平;
(2)分析表中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物體的重力和質(zhì)量成正比,你判斷的依據(jù)是物體的重力和它的質(zhì)量的比值是一定的或質(zhì)量增大幾倍,重力也增大幾倍.
(3)該小組的同學在繼續(xù)探究“影響物體重力大小的因素”實驗中,進行了“物體重力的大小跟物體形狀是否有關”的探究實驗.他們用橡皮泥為實驗對象,用小刀將橡皮泥雕刻成各種形狀,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各自的重力大小,發(fā)現(xiàn)這幾個不同形狀的橡皮泥的重力大小不同,于是得出結(jié)論:物體重力的大小與物體的形狀有關.他們的結(jié)論正確嗎?請你對此實驗過程及實驗結(jié)論先做出判斷再做出評價.答:不正確(正確/不正確),評價:因為實驗方法有錯誤,在實驗中沒有保證橡皮泥的質(zhì)量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圖所示是滑動變阻器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若滑片向右移動時,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中的電阻變小,則應選用的接線柱是( 。
A.AC或ADB.BC或ADC.AC或BDD.AD或B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關于力和運動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受到力的作用就會運動
B.物體受到力的作用,運動狀態(tài)一定改變
C.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時,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小明用凸透鏡、蠟燭、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1)測焦距:如甲圖所示,讓一束平行光正對著凸透鏡,移動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得出該凸透鏡的焦距為10.0cm;
(2)如乙圖所示,把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將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中心調(diào)到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3)實驗中要觀察虛像,眼睛應在光屏(選填“光屏”或“蠟燭”)這一側(cè),逆著(選填“順著”或“逆著”)折射光線看過去.
(4)實驗中,當蠟燭距凸透鏡的距離為35cm時,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倒立、縮。ㄟx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若對換蠟燭和光屏的位置,光屏上仍能得到一個清晰的像,據(jù)此原理,人們制成的光學儀器是投影儀(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
(5)隨后他將蠟燭移動到距離凸透鏡10cm的位置,發(fā)現(xiàn)無論如何移動光屏都不能得到像.小明由此得出:“當物體位于凸透鏡的焦點時,凸透鏡不能成像”的結(jié)論.你認為通過這一過程得到的結(jié)論是否可信?否(選填“是”或“否”),理由是:僅根據(jù)一次實驗得出結(jié)論存在偶然性.
(6)小明在某次實驗中,將蠟燭和凸透鏡位置固定,發(fā)現(xiàn)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光屏上始終呈現(xiàn)一個大小不變的圓形光斑,其原因是蠟燭處在焦點位置.
(7)如乙圖所示,小明把凸透鏡換成焦距為30cm的,保持蠟燭和凸透鏡的位置不變,發(fā)現(xiàn)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光屏上都得不到一個清晰的像,其原因是光具座太短.
(8)隨著實驗的進行,由于蠟燭燃燒后變短,小明發(fā)現(xiàn)蠟燭的像成在了光屏的上側(cè),為了使燭焰的像能呈現(xiàn)在光屏中央,他可以將凸透鏡適當往下(選填“上”或“下”)調(dià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給“凸透鏡”戴上近視眼鏡,使燭焰在“視網(wǎng)膜”上成清晰的像,如圖所示.若取下近視眼鏡,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靠近(選填“遠離”或“靠近”)透鏡.或者將蠟燭靠近(選填“遠離”或“靠近”)透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