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53981  153989  153995  153999  154005  154007  154011  154017  154019  154025  154031  154035  154037  154041  154047  154049  154055  154059  154061  154065  154067  154071  154073  154075  154076  154077  154079  154080  154081  154083  154085  154089  154091  154095  154097  154101  154107  154109  154115  154119  154121  154125  154131  154137  154139  154145  154149  154151  154157  154161  154167  154175  235360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的四個情景中,可以用光的反射原理來解釋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炎熱的夏天開車行駛在公路上,常覺得公路遠處似乎有水,水中還有汽車、電桿等物體的倒影,但當車行駛至該處時,水卻消失了.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是因為光的( 。

A.漫反射                B.鏡面反射             C.折射                   D.直線傳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看起來清澈見底不過齊腰深的池水,不會游泳的小明跳下去就出現(xiàn)了危險,幸好有同學及時相救.小明在岸上看池水比實際淺的原因是(  )

A、從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處發(fā)生反射

B、小明的眼睛產生的錯覺

C、從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處發(fā)生折射

D、從空氣射入水中的光在水面處發(fā)生折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一束光線以30°角入射到平面鏡上,當入射角增大20°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為  (     ) 

A.100 °      B.120°        C.140°        D.1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關于鏡面反射和漫反射,下面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無論鏡面反射還是漫反射,對應一條入射光線,只有一條反射光線

B.鏡面反射的每一條光線都遵循光的反射規(guī)律

C.漫反射中有些光線不遵循光的反射規(guī)律

D.入射光線彼此平行時,漫反射后的反射光線彼此不平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圖中的現(xiàn)象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進入人眼睛的光線是由(  )

A.平面鏡發(fā)出的     B.像S′發(fā)出的 C.平面鏡反射的    D.人的眼睛發(fā)出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生活中許多物體可以發(fā)光,下列物體不屬于光源的是(    )

A.水母                B.螢火蟲                 C.月亮            D.霓虹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

(1)測量凸透鏡的焦距如圖1所示,則該凸透鏡的焦距為_____________cm.

(2)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后,調節(jié)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上.

(3)在圖2中要使像能夠成在光屏的中央,應將光屏向 調整(選填“上”或“下”);

(4)圖3中,a、b、c、d、e是主光軸上的五個點,F(xiàn)點和2F點分別是焦點和二倍焦距點。

①把燭焰放在_______點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②把燭焰放在________點上,所成的像最小。

③把燭焰放在________點上是屬于照相機原理。

④把燭焰放在________點上是屬于投影儀原理。

(5)小宇做完實驗后,又想用手表代替蠟燭,看在光屏上能成什么樣的像。于是他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筆畫了個手表盤,如圖4(甲)所示。把這個玻璃板放在蠟燭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對著玻璃板上的表盤照射,如圖4(乙)所示。移動光屏直到成清晰像為止。此時表盤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圖4(丙)中的哪一個?( )

圖4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觀測到正立、放大的虛像.試通過作圖找出該透鏡的兩個焦點F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