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xí)題
 0  181401  181409  181415  181419  181425  181427  181431  181437  181439  181445  181451  181455  181457  181461  181467  181469  181475  181479  181481  181485  181487  181491  181493  181495  181496  181497  181499  181500  181501  181503  181505  181509  181511  181515  181517  181521  181527  181529  181535  181539  181541  181545  181551  181557  181559  181565  181569  181571  181577  181581  181587  181595  235360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小明在實驗室里測量一塊形狀不規(guī)則,體積較大的礦石的密度.

(1)用調(diào)好的天平測量礦石的質(zhì)量,當(dāng)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1所示,礦石的質(zhì)量是175.6g.
(2)因礦石的體積較大,放不進(jìn)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燒杯,按圖2所示方法進(jìn)行測量,礦石的體積是70cm3
(3)礦石的密度是2.51×103kg/m3,從圖A到圖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測量值比真實值偏。ㄟx填“偏大”或“偏小”“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在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來探究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
(1)如圖所示,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后,調(diào)節(jié)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3)假如保持燭焰位置不動,把凸透鏡從距離燭焰一倍焦距處向燭焰移動2cm,可以從燭焰一側(cè)(填“光屏一側(cè)”或“燭焰一側(cè)”)通過凸透鏡觀察到燭焰正立、放大、的虛像,放大鏡就是利用了這一成像規(guī)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仔細(xì)觀察如圖所示的三幅圖,在題中空格處填寫相應(yīng)序號

(1)能夠說明氣體壓強(qiáng)與流速關(guān)系的是c圖;
(2)能夠說明通電導(dǎo)體周圍存在磁場的是a圖;
(3)能夠說明光沿直線傳播的是b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重為3牛的物體用細(xì)線懸掛在天花板上,用力的示意圖在圖1中畫出它所受的重力G.如圖2所示,一束光線與水平面成30°角從空氣斜射到水面時,發(fā)生反射和折射,請你在圖中畫出它的反射光線(標(biāo)出反射角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電冰箱里的食物容易變干和相互“竄味”,請你從物理角度分析,食物“竄味”屬于擴(kuò)散現(xiàn)象,電冰箱里的食物主要是通過蒸發(fā)和升華方式失去水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如圖所示,將一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的圓柱體金屬塊緩慢浸入水中(水足夠深),在金屬塊接觸容器底之前,圖中能正確反映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和圓柱體金屬塊的下表面到水面距離h的關(guān)系的圖象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關(guān)于凸透鏡對光的作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凸透鏡只能對平行光起會聚作用B.經(jīng)凸透鏡會聚的光線一定交于焦點
C.平行射來的一束光一定會聚于焦點D.凸透鏡對光線起折射、會聚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從冰箱內(nèi)取出的冰棍周圍會彌漫著“白汽”;水燒開后水壺嘴會噴出“白汽”.關(guān)于這兩種現(xiàn)象,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冰棍周圍的“白汽”是冰融化成的小水珠
B.這兩種情況的“白汽”都是水蒸氣
C.壺嘴噴出的“白汽”是壺嘴噴出的水蒸氣液化成的小水珠
D.這兩種情況的“白汽”都是空氣中原來的水蒸氣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圖中能反映發(fā)電機(jī)工作原理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運(yùn)載火箭的發(fā)動機(jī)使用的燃料是液氫,之所以采用液氫是因為液氫具有( 。
A.較高的燃點B.較大的比熱容C.較高的沸點D.較大的熱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