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極為豐富的水力資源主要集中在
A.自源頭至宜賓一段
B.自宜賓至三峽一段
C.自宜昌至湖口一段
D.湖口以上河段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天山雪蓮既是名貴的藥材,也是一種珍貴的植物物種,但近年來天山雪蓮已經(jīng)很難見到。造成天山雪蓮瀕臨滅絕的最主要原因是
A.物種退化
B.全球變暖導致其生存環(huán)境惡化
C.人類過度采摘,其生存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
D.人類對其合理利用的結(jié)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我國西北地區(qū)干旱為主的自然景觀的主要成因是( )
A.地處北半球亞洲高壓的范圍之內(nèi)
B.地處東南風的背風坡
C.深居內(nèi)陸又隔崇山峻嶺
D.氣候干旱、植被稀少、河短水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是四地區(qū)1月、7月氣溫及7月降水和全年降水量柱狀圖。讀圖,完成(1)--(3)題。
(1)與圖中四地區(qū)氣候類型相符的城市可能是( )
A.①是孟買 B.②是墨西哥城
C.③是巴西利亞 D.④是悉尼
(2)四地區(qū)中最可能使用歐元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3)從氣候條件考慮,四地區(qū)中農(nóng)業(yè)產(chǎn)值的構(gòu)成最可能以乳畜業(yè)為主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14分)當圣誕節(jié)前后,太平洋赤道附近水溫分布如圖所示時,秘魯漁場一片蕭條,海面上滿布著爛魚死鳥,成為一片毫無生氣的“死!。分析上述現(xiàn)象,完成下列問題。
太平洋赤道附近水溫分布圖
(1)分析A、B間的風向及成因。(4分)
(2)畫出右圖中A、B的水流運動方向(用箭頭表示)。(2分)
(3)為什么秘魯漁場成為一片“死!?(4分)
(4)當出現(xiàn)上述現(xiàn)象時,我國冬半年天氣將會怎樣,為什么?(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風化作用強弱與氣候相關示意圖,完成(1)—(3)題。
(1)關于巖石風化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從①到②物理風化作用逐漸加強 B.從②到③化學風化作用逐漸減弱
C.從③到④化學風化作用逐漸加強 D.從④到①物理風化作用逐漸減弱
(2)地表風化殼厚度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①處地表的土地景觀特征最可能是( )
A.紅土 B.沙土 C.黃土 D.黑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臺灣省修建的鐵路是半環(huán)狀的環(huán)島鐵路,沒有直接聯(lián)系東西部的橫向鐵路。據(jù)圖思考,這樣選擇線路主要是考慮了哪種因素對鐵路建設的影響( )
A.地形因素 B.河流因素
C.氣候因素 D.礦產(chǎn)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2006年2月17日10時45分左右,菲律賓中東部萊特。125°E,11°N)連日暴雨引發(fā)泥石流,導致一個村莊的數(shù)百所房屋和一所學校瞬間被毀,3 000多人遇難。菲律賓地震局官員證實,當天上午菲律賓南部地區(qū)發(fā)生了里氏2.6級的輕微地震。
材料二:2006年5月27日,印度尼西亞發(fā)生6.4級地震,造成5 000余人死亡,5萬余人受傷,幾十萬人無家可歸。應印尼政府請求,我國政府迅速派出救援隊趕往印尼地震重災區(qū)班圖爾縣開展救援。
(1)印度尼西亞地震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原因可能有(多項選擇)( )
A.震級較高
B.震源較淺
C.建筑物抗震性差
D.人們防震意識淡薄
(2)菲律賓地震、火山活動頻繁,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菲律賓泥石流災害經(jīng)常發(fā)生,引起本次泥石流災害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對災民的救援,除材料二中所述以外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救濟形式。
(5)試比較滑坡、泥石流形成條件的異同。
(6)右面為菲律賓某地等高線地形示意圖(實線為等高線,虛線為泥石流路線),若此時游客正位于A處,請在圖中繪出泥石流運動的方向(用“→”)及游客的逃生方向(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