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臺灣學界,遷徙的紫斑蝶以及它們聚集越冬的山谷稱之為紫蝶幽谷現(xiàn)象。讀右圖,回答下列各題。

【1】紫蝶幽谷均分布在(

A.南部沿海地區(qū)

B.亞熱帶季風氣候的溫暖區(qū)

C.高山峽谷地區(qū)

D.山脈南段兩側(cè)的低海拔地區(qū)

【2】紫斑蝶選擇山谷越冬,主要是該地 (

A.背風溫暖 B.人煙稀少 C.降水豐富 D.花蜜充足

【答案】

【1】D

【2】A

【解析】

試題分析:

【1】從圖中可以看出,紫蝶幽谷均分布在緯度較低的南部山脈兩側(cè)地區(qū),海拔高度在100米左右,即山脈南段兩側(cè)的低海拔地區(qū),所以D正確。

6.結(jié)合上題分析可知,

【2】紫蝶幽谷分布在海拔高度在100米左右地區(qū),地勢低人口較多,該島主要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冬季降水較少,紫蝶不以花蜜為食,圖中顯示紫蝶幽谷分布區(qū)位于南部,緯度較低,氣溫較高,而且所在山谷均背向冬季風,較為溫暖,利于越冬。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3年11月世界氣候大會推動與會國政府在2015年達成了有關(guān)通過保護森林、節(jié)能和災害預防等措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新決議。圖為“世界部分國家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和人均排放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有關(guān)二氧化碳排放敘述正確的是

A. 人口大國的人均碳排放量大 B. 發(fā)達國家的人均碳排量較大

C. 城市化速度與碳排量呈正相關(guān) D. 各國應承擔同等的碳排放責任

2當前我國應采取的二氧化碳減排措施主要是

①開展植樹造林 ②減緩工業(yè)化進程 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④開發(fā)新能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guān)于地方時與區(qū)時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同一經(jīng)線上的各地地方時相同 B. 同一緯線上的各地地方時相同

C. 同一時區(qū)內(nèi)的各地地方時相同 D. 同一時區(qū)內(nèi)位于東邊的地方區(qū)時比西邊的地方區(qū)時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2是圖1中比拉姆的氣溫、降水量圖。完成下列各小題。

1每年比拉姆有兩個相對多雨期和兩個相對少雨期,其影響因素是

A. 地勢 B. 洋流

C. 人類活動 D. 太陽直射點移動

2由比拉姆向北,隨緯度逐漸升高,多雨期與少雨期的變化是

A. 兩個多雨期的時間間隔變長 B. 兩個少雨期時間間隔變長

C. 過渡成一個多雨期和少雨期 D. 過渡成一個多雨期和兩個少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3年11月8日10時,臺風“海燕”的中心位于11.2°N、124°E,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17級以上,重創(chuàng)菲律賓。下圖中正確表示“海燕”水平氣流狀況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8年春節(jié)前在從山東淄博開往北京的火車上,四位旅客的談話內(nèi)容如下,其中屬于人口遷移的是 ( )

A. 甲:“我此次是到北京旅游”B. 乙:“我去北京定居,和孩子一起生活

C. 丙:“我到北京洽談業(yè)務”D. 丁:“我到北京參加春晚直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沿某一理想大陸45°N所作的剖面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關(guān)于圖中①②③④各地氣溫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1月均溫地大于②④兩地 B.7月均溫地小于②④兩地

C.②④兩地的氣溫日較差大于 D.②④兩地的氣溫年較差小于

【2】若圖中M、N表示近地面的等壓面,則關(guān)于該季節(jié)盛行風向,正確的是

A.吹向 B.吹向 C.吹向 D.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環(huán)境具有整體性特點,關(guān)于美國出現(xiàn)特大旱澇災害給世界帶來的影響,說法正確的是

A. 日本大規(guī)模擴大玉米等作物的種植,滿足本國糧食需求

B. 世界旱、澇極端天氣頻繁出現(xiàn),是世界末日的征兆

C. 巴西的農(nóng)場主種植玉米面積擴大,能在市場波動中獲利

D. 颶風不能緩解美國的旱情,中國的糧食價格將大幅上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假設(shè)人口分布均勻,下列哪項服務的服務范圍最大( )

A. 米店 B. 服裝店 C. 空調(diào)專賣店 D. 汽車交易市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