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青藏高原一直是一個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學家驚奇地發(fā)現這個世界上最年輕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體向北和向東方向移動。這種推移變化量很小,屬于毫米級的,不會對中國帶來什么大變化,但是在幾百萬年的地質年代中,這個移動量還是很可觀的。
材料2:青藏高原地形與地殼厚度示意圖。
(1)從地殼運動方面分析青藏高原移動的重要原因。
(2)試分析青藏高原移動對本區(qū)可能產生的影響。
(3)從圖中可以看出地殼厚度與地勢的關系是______,青藏高原多海拔很高的山脈,為什么其地表特征卻是“遠看是山,近看成川”?
(4)喜馬拉雅山上________作用明顯。
(5)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最顯著的地質作用是______,主要自然資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據喜馬拉雅山脈巖層中發(fā)現有海洋生物化石,可以確定該地有________(巖石)。
(1)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碰撞還在繼續(xù),印度洋板塊向北運動引起的擠壓力使青藏高原移動。
(2)在地質上受地殼的彎曲隆起、斷裂、上升或下沉、造山運動等多方面影響,對于生活更為直接的影響則是地震活動的增加,形成較為豐富的地熱資源等。
(3)地殼厚的地方地勢高,地殼薄的地方地勢低;青藏高原上的山脈海拔雖然很高,但相對于青藏高原面的高度較低。
(4)冰川侵蝕
(5)流水侵蝕作用;水能、地熱能、太陽能、生物資源等
(6)沉積巖
本題考查青藏高原的地質作用及學生對材料信息的提取、分析與探究問題的能力。青藏高原地處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碰撞擠壓地帶,喜馬拉雅山是一座典型的 褶皺山。由于位于兩板塊的交界地帶,因此這里地殼活動頻繁,地熱資源豐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分析回答問題。
材料一:水分資源狀況表(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時間可能蒸發(fā)量與降水量的比值)
材料二:我國西北部分區(qū)城示意圖(圖6)
(1) 運用材料中數據,說明甘肅省圖示區(qū)域干濕地區(qū)和溫度帶的分布。(8分)
(2) 寧夏平原是“被賀蘭山護著、黃河愛著的地方”試說明這一表述所包涵的自然地理意義(8分)
⑶寧夏傳統(tǒng)民居多坐北朝南,一般不設北窗,墻體較厚,屋頂坡度較小。試分析寧夏傳統(tǒng)民居建筑特色形成的地理原因。(6分)
⑷寧夏平原水稻畝產比小麥髙83.9%,凈收益是小麥的10.5倍,用水量是小麥的3倍。有人建議該地應充分利用當地條件大力發(fā)展水稻種植。你是否贊同?請說明理由。(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