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地理 > 題目詳情

【題目】大同日報2011年3月31日訊 市委副書記、市長耿彥波對云岡大景區(qū)建設及全市文化旅游產業(yè)發(fā)展提出要求,要依托云岡石窟這一享譽世界的載體,精心打造旅游產業(yè),“立足北京,面向全國,走向世界”,使大同獨特的文化旅游產生深遠的影響。結合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云岡石窟屬于我國的世界(  )
A.文化遺產
B.自然遺產
C.文化與自然遺產
D.非物質文化遺產
(2)從旅游資源的價值看,圖示景觀的主要價值是(  )
A.美學價值
B.科學價值
C.歷史文化價值
D.經濟價值

【答案】
(1)A
(2)C
【解析】(1)該題重點考查學生對中國的石窟主要內容的掌握,山西大同云岡石窟不僅是我國重要的旅游資源,也是我國人民寶貴的精神文化財富,是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2)該題重點考查學生對旅游資源的價值主要內容的掌握,山西大同云岡石窟不僅是我國重要的旅游資源,也是我國人民寶貴的精神文化財富,具有突出的歷史文化價值。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長江三角洲地區(qū)的城市發(fā)展圖(如圖)(圖中黑圓圈大小代表城市等級高低),回答下題

(1)根據圖示,長江三角洲地區(qū)的城市等級分為( 。
A.2
B.3
C.4
D.5
(2)有關a、b、c、d 四類城市等級體系和服務功能敘述正確的是( 。
A.a等級的城市數目
B.b等級的城市服務范圍最大
C.c等級城市之間的距離最遠
D.d等級的城市服務種類最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丹麥是一個致力于擺脫石油依賴,以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為主要生命線的國家,其人均風電裝機容量長期居世界第一位,目前風電滿足全國電力需求的42%。丹麥風電的主要備用電源在周邊國家,與瑞典、挪威、德國之間電腦互聯,能根據風電變化,調度電力進出口,“削峰補谷”平衡電力供需。丹麥歷屆政府對風電都給予大力支持,如為風電設備安裝、風電生產提供財政補貼;強制風電上電網與電力公司購買;電力消費者必須購買固定額度的綠色能源等。下圖示意丹麥地理位置。

風電棄用主要是指由于電網接納能力不足、風電不穩(wěn)定等原因導致的風機停止發(fā)電的現象。2016年前三季度,我國風力棄風量達394.7億度,全年平均棄風率為19%,尤其是西北風電規(guī);_發(fā)地區(qū)棄風現象嚴重。

(1)與水能、太陽能相比,分析丹麥選擇大力發(fā)展風電的原因。

(2)說明丹麥風電要利用備用電源進行“削峰補谷”的原因。

(3)探討解決我國西北風電規(guī)模化開發(fā)地區(qū)棄風問題的途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某城市位于河流兩岸,該河上游水流湍急,北有高山,森林茂密,D為工業(yè)區(qū),當地盛行東南風,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城市擬建一個大型森林公園,A、B、C三處中最合適的是 , 理由是 。
(2)圖中工業(yè)布局是否合理: , 理由是。
(3)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你認為在園林的布局上用什么構景手法能充分利用自然的優(yōu)勢?
(4)若大型園林由若干個景區(qū)組成,且有小路相通,它的構景手法屬于。
(5)建森林公園時,臨河修建一些亭、臺、榭等的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變化曲線圖”,回答問題.

(1)圖中曲線表示發(fā)達國家的變化,曲線表示發(fā)展中國家的變化.
(2)城市化的標志是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持續(xù)上升,勞動力從第產業(yè)向第產業(yè)轉移,城市不斷擴大.
(3)B類國家的城市化特點是起步、水平
(4)A曲線在20世紀70年代后呈下降趨勢,該類國家的城市人口向鄉(xiāng)村居民點和小城鎮(zhèn)回流,此現象稱為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對非洲南部西岸荒漠的形成起作用的洋流是( 。
A.西澳大利亞寒流
B.加利福尼亞寒流
C.加那利寒流
D.本格拉寒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廬山以雄、奇、秀、險聞名于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完成下題.

(1)讀圖判斷廬山屬于圖中①~④中的哪一種地質構造(  )
A.①
B.②
C.③
D.④
(2)在圖中①~④四種地質構造中,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A圖為 , 圖中高氣壓中心在一帶,在其控制下我國大部分的天氣以為主要特征,該氣壓將氣壓帶切斷了,使其僅保留在海洋上.
(2)東亞冬季風的風向是風,東亞地區(qū)因為原因導致冬、夏季間海陸上氣壓中心的季節(jié)變化,引起了一年中盛行風向隨季節(jié)有規(guī)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變換,形成季風.
(3)除此之外,也是季風形成的原因之一.南亞夏季風的風向是風,它就是南半球的信風在夏季隨太陽直射點的北移而北移,越過赤道,在地轉偏向力的影響下向偏轉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區(qū)域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示地區(qū)( 。

A. 位于熱帶地區(qū),南北距離約4400千米

B. 地形以盆地為主,河流水系呈向心狀

C. 洋流向北流動,流經海域易形成漁場

D. 地處非洲板塊與美洲板塊的消亡邊界

2與甲地相比較,乙地( 。

A. 年降水量更小 B. 春分日這天太陽高度角的變化幅度更大

C. 一年中晝夜長短的變化幅度更小 D. 雨季持續(xù)時間更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