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人口算術密度是一個國家的總人口與總面積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個國家的總人口與可耕地面積之比。根據(jù)所學知識分析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地廣人稀”但耕地資源缺少的國家是( )
A. 加拿大 B. 美國 C. 埃及 D. 印度
【2】根據(jù)中國、印度兩國的統(tǒng)計數(shù)字,得出的結論為( )
A. 印度的人口壓力較中國大 B. 中國的人口壓力較印度大
C. 中國的人口壓力與印度相當 D. 中、印兩國的人口壓力都較小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兩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6月3日,陽光明媚,東南風3~4級。湛江一中高二級學生集體到“玄泰景區(qū)”旅游。
材料二:“玄泰景區(qū)”略圖。(圖中等高線單位是m,①②③代表三座古寺)
(1)全體學生相約在玄湖之南的古寺匯合,這座古寺是 (填數(shù)字代碼)。之后開始爬山活動,最后登上C所在的位置,C的海拔高度為 多米。匯合的古寺和C地之間的溫差大于 ℃小于 ℃。
(2)當天第二項活動是乘船游覽玄湖風光,有兩個方案:甲方案(從A到B),乙方案(從B到A),都是直線航行。哪個方案更快? ;理由是:
(3)若要享受“漂流探險”的樂趣,你能根據(jù)所學的地理知識介紹一下在支流a和泰河上游b“漂流”分別有什么特點嗎? (從落差、流速等角度分析)
(4)在圖中D處擬建—水壩(如圖:“‖”),水壩建成后,三座古寺中有可能被水淹的是 (填數(shù)字代碼),請簡要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省土地荒漠化與土地退化現(xiàn)狀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要求。
(1)試指出該省荒漠化的主要表現(xiàn)和危害。
(2)分析可能導致該省荒漠化的主要人為原因。
(3)指出該省防治荒漠化的合理對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太陽輻射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太陽輻射能來源于核裂變反應
B. 太陽輻射能是地理環(huán)境形成和變化的重要因素
C. 太陽輻射能大部分到達地球
D. 風能、水能等能源與太陽輻射無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5月8日,專門為運載太空貨運飛船而全新研制的“長征7號”運載火箭離開天津港,運往海南文昌發(fā)射場,在6月25日首飛成功。這是海南文昌航天發(fā)射中心發(fā)射的第一枚運載火箭。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選擇天津制造“長征7號”運載火箭的主要原因是( )
A. 土地成本較低
B. 勞動力成本較低
C. 鐵路運輸發(fā)達
D. 產(chǎn)業(yè)協(xié)作條件好
【2】與西昌、酒泉、太原相比,選擇文昌作為我國大型航天器發(fā)射基地,考慮的主要因素是( )
A. 海運便利 B. 科技力量 C. 國防安全 D. 勞動力素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城市內(nèi)部空間結構的形成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影響城市內(nèi)部空間結構的主要因素是( )
A. 自然因素 B. 社會因素 C. 經(jīng)濟因素 D. 技術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亞洲某地(約27°N ,86°E ),藍天與自云交織,雪山與湖泊輝映,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該地所屬的氣候類型是
A. 熱帶稀樹草原氣候 B. 高原山地氣候
C. 溫帶大陸性氣候 D. 地中海氣候
【2】該地的相對地理位置位
A. 喜馬拉雅山脈南徹 B. 德干高原北部
C. 阿拉伯海岸 D. 地中海沿岸
【3】該地屬于亞洲地理分區(qū)中的A. 中亞 B. 南亞 C. 西亞 D. 東南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下列選項中A、B、C、D自然帶類型依次對應正確的是
A.熱帶草原帶、熱帶荒漠帶、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B.熱帶雨林帶、熱帶草原帶、熱帶荒漠帶、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
C.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亞寒帶針葉林帶、苔原帶、
D.溫帶落葉闊葉林帶、亞寒帶針葉林帶、苔原帶、冰原帶
【2】A→B→C→D自然帶的更替體現(xiàn)了
A.從沿海到內(nèi)陸到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
B.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規(guī)律
D.非地帶性分異規(guī)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關于B、C兩地環(huán)境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氣候類型相同 B. 冬季盛行風的風向相同
C. 河流汛期相同 D. 自然帶相同
【2】關于三地自然帶的敘述,正確的是
A. A地垂直帶譜的多少決定于山體的高度 B. B地是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
C. A、B兩地自然帶相同 D. 從B到C的變化原因主要是水分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