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加熱NaHCO3飽和溶液,測得該溶液的pH隨溫度的變化如下:

溫度(℃)

10

20

30

加熱煮沸后冷卻到50

pH

8.3

8.4

8.5

8.8

甲同學認為,該溶液的pH升高的原因是HCO的水解程度增大,故堿性增強,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學類比加熱Ca(HCO3)2溶液,會出現(xiàn)________現(xiàn)象,認為NaHCO3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NaHCO3受熱分解,生成了Na2CO3,并推斷水解程度:Na2CO3________NaHCO3(填“大于”或“小于”)。

丙同學認為甲、乙的判斷都不充分。丙認為:

(1)只要在加熱煮沸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試劑X,若產(chǎn)生沉淀,則說明________(填“甲”或“乙”)判斷正確。試劑X是________(填字母)。

A.Ba(OH)2溶液 B.BaCl2溶液

C.NaOH溶液 D.澄清的石灰水

(2)將加熱后的溶液冷卻到10 ℃,若溶液的pH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8.3,則說明另一判斷正確。

【答案】HCO+H2OH2CO3+OH 渾濁 大于

(1)乙 B

(2)等于

【解析】(1)HCO水解方程式:HCO+H2OH2CO3+OH

(2)加熱煮沸后,若HCO分解成CO,加入BaCl2溶液則生成沉淀。不能選A、C、D,因為它們均有OH,能與HCO反應生成CO。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勻強磁場中,一個原來靜止的原子核,由于放出一個α粒子,結果得到一張兩個相切圓的徑跡照片(如圖所示),今測得兩個相切圓半徑之比r1r2=144.求:

(1)這個原子核原來所含的質(zhì)子數(shù)是多少?

(2)圖中哪一個圓是α粒子的徑跡?(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聽下面一段對話,完成五道小題,每小題填寫一個詞。這段對話你將聽兩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聽下面一段對話,完成五道小題,每小題填寫一個詞。這段對話你將聽兩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物體自t=0時開始做直線運動,其速度圖象如圖所示。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

A. 0~6s內(nèi),物體離出發(fā)點最遠為30m

B. 0~6s內(nèi),物體經(jīng)過的路程為40m

C. 0~4s內(nèi),物體的平均速率為6.5m/s

D. 5~6s內(nèi),物體的平均速率為6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9分)一輛長途客車正以20 m/s的速度勻速行駛。突然,司機看見車的正前方33 m處有一只狗,如圖所示,司機立即采取制動措施。若從司機看見狗開始計時(t=0),長途客車司機的反應時間為0.5 s,制動過程中加速度大小為5 m/s2

(1)求長途客車從司機發(fā)現(xiàn)狗至停止運動的這段時間內(nèi)前進的距離。

(2)若狗正以4 m/s的速度與長途客車同向奔跑,問狗能否擺脫被撞的噩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9分)利用打點計時器探究小車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其中交變電流的頻率為50 Hz,如圖給出了該次實驗中,從A點開始,每5個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的紙帶,其中B、C、D、E、F、G都為計數(shù)點。測得各計數(shù)點到A點的距離分別為d1=1.40 cm、d2=3.29 cm、d3=5.69 cm、d4=8.59 cm、d5=12.00 cm、d6=15.90 cm。

(1)如果該紙帶A端與小車相連,則小車的運動方向為_________(填“A→B”或“B→A”),且小車做__________(填“勻加速”、“勻減速”或“變加速”)直線運動。

(2)在打計數(shù)點F時,小車運動的瞬時速度vF=______m/s,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a=______m/s2。(計算結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3)如果當時電網(wǎng)中交變電流的電壓略偏小,但仍然穩(wěn)定,而做實驗的同學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測量值與實際值相比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聽下面一段對話,完成五道小題,每小題填寫一個詞。這段對話你將聽兩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1乙氧基萘是一種無色液體,密度比水的大,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熔點為5.5℃,沸點為267℃。1萘酚(性質(zhì)與苯酚相似)的熔點為96℃,沸點為278℃,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醇的沸點為78.5℃。1乙氧基萘常用作香料,也可合成其他香料。實驗室制備1乙氧基萘的反應原理如下:

(1)將72g1萘酚溶于100mL無水乙醇中,再加入5mL濃硫酸。將混合溶液置于如圖所示的圓底燒瓶中加熱充分反應。實驗中使用過量乙醇的原因是________。燒瓶上連接長玻璃管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反應結束后將燒瓶中的液體倒入冷水中,經(jīng)處理得到有機層。為提純產(chǎn)物有以下四步操作:①蒸餾;②水洗并分液;③用10%的NaOH溶液洗并分液;④用無水氯化鈣干燥并過濾。正確的順序是________(填序號)。

A.③②④①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3)實驗測得1乙氧基萘的產(chǎn)量與反應時間、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時間延長、溫度升高,1乙氧基萘的產(chǎn)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學推測經(jīng)提純的產(chǎn)品可能還含有1萘酚、乙醇、硫酸和水等雜質(zhì),設計了如下方案進行檢驗,請完成表中內(nèi)容。

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

預期現(xiàn)象和結論

①用金屬鈉檢驗1乙氧基萘是否純凈

取少量經(jīng)提純的產(chǎn)品于試管A中,加入金屬鈉

若________,則產(chǎn)品純凈;

若________,則產(chǎn)品不純

②檢驗經(jīng)提純的產(chǎn)品是否含有1萘酚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若____________,則含有1萘酚;

若____________,則不含1萘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