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地理 > 題目詳情

【題目】 ①②③④四圖是某大陸從地質歷史時期至今沿45°緯線的地形剖面示意圖(圖中箭頭指地形演變趨向)。

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該大陸最有可能為(  )

A. 非洲大陸南端B. 澳大利亞大陸C. 南美大陸南端D. 亞歐大陸

2推測圖④中大陸東岸植被類型最可能是(  )

A. 常綠硬葉林B. 落葉闊葉林C. 常綠闊葉林D. 溫帶荒漠

3導致圖①和圖④大陸東岸植被差異的根本原因是(  )

A. 地殼運動B. 海陸分布C. 洋流性質D. 大氣環(huán)流

【答案】

1C

2D

3A

【解析】

試題

1】由圖示大陸地質演化過程可看出:地殼來斷隆起,在大陸西岸形成高大山脈,大陸東岸地勢較低,大陸東西跨度是400米,經度跨度約3度多,該緯度陸地面積狹小,可判斷是南美大陸;非洲大陸南端西側沿海沒有高山;澳大利亞大陸西側是低矮高原,不是高山;亞歐大陸西側該緯度是歐洲平原為主。選C正確。

2】圖中西部安第斯山,阻擋了來自西部太平洋的水汽,在大陸東岸形成背風坡,氣候干旱少雨,形成溫帶荒漠帶。選D正確。

3】圖地形平坦,東西兩岸都能受到來自海洋水汽的影響,在大陸東岸形成森林景觀;圖由于地形抬升,改變了大陸東岸的大氣狀況,形成荒漠景觀;差異的根本原因是是地殼運動。選A正確。

【名師點晴】這是一個地殼的演化過程,最終在其大陸西側形成高4000米高山;大陸東西跨度小,以此可判斷是南美大陸。判斷要注意與其它大陸特征的區(qū)別。

中大陸東岸植被類型考查非地帶性因素影響;這是世界少見的在大陸東部沿海出現的溫帶荒漠帶,是梵風效應。

導致圖和圖大陸東岸植被差異,是由于地殼運動形成的;既考查了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特征,又考查了區(qū)域環(huán)境差異成因。判斷時要抓住題中圖示資料。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北京(40℃)某中學高中生開展地理課外活動,在連續(xù)三個月內三次測量正午太陽高度角,獲得測量的數據(見下表);卮鹣旅嫘☆}

1從第一次到第三次測量期間,該地晝夜長短狀況及其變化是

A. 先晝短夜長,后晝長夜短,晝漸短

B. 先晝長夜短,后晝短夜長,夜?jié)u短

C. 先晝短夜長,后晝長夜短,夜?jié)u短

D. 先晝長夜短,后晝短夜長,晝漸短

2三次測量中,其中一次測量的當天,正值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南水北調示意圖”回答:

材料一:2014年12月12日長1432公里、歷時11年建設的南水北調中線正式通水。南水北調工程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來自丹江口水庫的漢江水,沿著1000多公里的干渠,流入京津冀地區(qū)的千家萬戶,幫助京津冀地區(qū)解決了缺水難題。

材料二:下圖。

(1)南水北調工程主要是把長江流域的水調到缺水的華北、西北地區(qū),說明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

(2)東線方案從長江下游揚州附近抽水,沿______運河北上把水輸送到華北地區(qū)。

(3)下列關于長江,黃河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

A.長江是我國第一長河,下游水能資源最豐富

B.黃河是我國年徑流量第二大河

C.長江,黃河干流均流經青海,四川

D.兩河流均自西向東注入東海

(4)黃河中游流經_________高原,大量泥沙匯入。進入下游地區(qū),河水流速減慢,泥沙沉積,河床逐漸抬高,形成“________”。治理黃河的關鍵是治沙,中游地區(qū)宜大力_________減少水土流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生育率是一定時期、一定地區(qū)育齡婦女實際生育子女的數量;撫養(yǎng)比是指非勞動年齡人口數與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下圖為江西省某市撫養(yǎng)比和生育率示意圖,圖中四條曲線分別代表兒童撫養(yǎng)比、老年撫養(yǎng)比、總撫養(yǎng)比、生育率。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曲線①②③④分別對應的是

A. 兒童撫養(yǎng)比、老年撫養(yǎng)比、生育率、總撫養(yǎng)比

B. 老年撫養(yǎng)比、兒童撫養(yǎng)比、總撫養(yǎng)比、生育率

C. 生育率、老年撫養(yǎng)比、兒童撫養(yǎng)比、總撫養(yǎng)比

D. 老年撫養(yǎng)比、生育率、兒童撫養(yǎng)比、總撫養(yǎng)比

2北京市在短期內可以降低撫養(yǎng)比的措施是

A. 提倡生育二孩,提高生育率B. 放寬外來務工人員入戶政策

C. 鼓勵青壯年外出務工、經商D. 完善養(yǎng)老保障機制,提高醫(yī)療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下圖為南半球海霧多發(fā)區(qū)分布示意。圖中陰影區(qū)域經常被霧氣籠罩,且霧濃,持續(xù)時間長,嚴重的大霧可持續(xù)幾十天。

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陰影區(qū)域多霧的主要原因是( )

A. 熱帶洋面廣闊,氣溫高B. 地處迎風海岸,地形抬升作用強

C. 有寒流通過,洋面溫度較低D. 常有大量、大體積的冰山漂浮

2圖中陰影區(qū)域發(fā)生海霧最嚴重的月份是( )

A. 1月B. 4月C. 7月D. 11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兩區(qū)域圖,回答問題。

(1)請分別說明圖中長江、渭河流向不同的原因。

(2)圖中所示長江、黃河河段的下游,已建成的大型水利樞紐對嘉陵江、渭河相同的影響有哪些?

(3)分別說明a、b兩市城區(qū)規(guī)模進一步擴大的有利與不利自然條件及其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下圖為我國閩江流域水系、城市、水電站、各河段污染指數(污染程度越重,指數越大)和年等降水量線(單位:mm)的分布圖。

材料二 下圖為閩江流域S測站多年平均降水量和徑流量的年內分配統計圖。

描述閩江流域的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1960 年獨立初期到 70 年代以前,尼日利亞是一個農業(yè)為主的國家。棉花、花生等許多 農產品的生產在世界上居領先地位。70 年代起尼日利亞經濟發(fā)展轉向石油工業(yè),花生產業(yè)每況愈下。近年來, 南部熱帶經濟作物發(fā)展迅速。下圖示意尼日利亞的主要經濟作物和石油產地分布。

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尼日利亞南部發(fā)展可可種植業(yè)的有利條件是

A. 灌溉便利B. 科技水平高C. 能源充足D. 熱量豐富

220 世紀 70 年代以來,尼日利亞花生產業(yè)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A. 石油工業(yè)及相關產業(yè)興起B. 花生加工能力低

C. 花生種植的自然條件越來越差D. 可可等熱帶經濟作物種植業(yè)的興起

320 世紀 70 年代以前,尼日利亞大力發(fā)展花生種植業(yè),造成的主要生態(tài)問題是

A. 森林減少B. 生物多樣性減少C. 草原退化D. 水土流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1850~2050年中國和英國城市化進程(含預測)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比較現階段中、英兩國城市化特點的差異。

(2)簡述20世紀80年代后我國大量農村人口遷入城市的原因。

(3)分析英國出現逆城市化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