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水庫及其周圍,由于地面熱容量的差異,導致了局部小氣候的產生;卮鹣铝懈黝}。
(1)若在該水庫旁建一度假村,下圖中能正確反映水庫與度假村之間風向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關于水庫對庫區(qū)周邊地區(qū)的影響,正確的是( )
A.風力減小
B.增加周邊地區(qū)空氣濕度
C.氣溫年較差增大,日較差減小
D.雷電、陣雨等天氣現象增加
【答案】
(1)D
(2)B
【解析】(1)熱力環(huán)流的過程為近地面溫度高氣體膨脹上升形成低壓,高空形成高壓;溫度低氣體收縮下沉形成高壓,高空形成低壓;大氣在水平方向上從高壓流向低壓,從而形成熱力環(huán)流。水庫比熱容相對于度假村較大,白天,度假村升溫快,氣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氣壓,高空形成高氣壓;水庫升溫慢,氣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氣壓,高空形成低氣壓。近地面氣流從水庫流向度假村。夜晚的情況與之相反。符合的是③④.故選D。
(2)A 水面摩擦力小,風力增大,A錯誤。
B 由于水面面積增大,蒸發(fā)量增大,周邊地區(qū)空氣濕度增大,因此大氣降水量增多,B正確;
C 水庫改變局部地區(qū)的地面狀況,由于水庫的調節(jié)作用,使氣溫變化減小,日、年變化減小,C錯誤;
D 雷電、陣雨多雨強對流天氣有關,而強對流天氣多為空氣強烈受熱上升,該地受水庫影響,溫差變小,不易產生強對流天氣,D錯誤。故選B。
所以答案是:(1)D.(2)B.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表巖石風化后,由殘留在原地基巖上的風化產物組成的殼層,稱為風化殼。下圖為不同氣候—植被帶的風化殼厚度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曲線Ⅰ、Ⅱ、Ⅲ分別代表( )
A. 氣溫、降水、蒸發(fā) B. 降水、蒸發(fā)、氣溫
C. 降水、氣溫、蒸發(fā) D. 氣溫、蒸發(fā)、降水
【2】風化殼厚度( )
A. 甲大于丁是因為熱量豐富、降水量大
B. 乙大于丙是因為植被茂盛、蒸發(fā)量大
C. 剛果盆地總體上大于格陵蘭島
D. 伊朗高原總體上大于恒河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在圖中畫上箭頭表示地球公轉方向.
(2)地球在A位置時,甲地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的最 值.
(3)地球從春分日(北半球)運行至夏至日(北半球)這一時段,在圖中可用字母表示;太陽直射點由南向北移動這一時段,在圖中可用字母 表示;北半球晝短夜長且晝逐漸變短這一時段,在圖中可用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區(qū)域人口對資源壓力指數是全國某資源人均占有量與區(qū)域該資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為判斷區(qū)域人口規(guī)模適宜程度的指標之一。讀表,完成下列問題。
(1)四省比較,敘述正確的是( )
A.人均GDP水平越高,則水資源壓力越大
B.城市化水平越低,則人口對耕地壓力越小
C.人均GDP水平越高,則城市化水平越高
D.城市化水平越低,則人口對水資源壓力越小
(2)四省比較,關于產業(yè)發(fā)展條件敘述正確的是( )
A.青海大力發(fā)展高科技產業(yè)條件最佳
B.河南發(fā)展耗水較多的產業(yè)條件最佳
C.浙江發(fā)展用耕地多的產業(yè)條件最佳
D.黑龍江發(fā)展商品農業(yè)耕地條件最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糧食安全是當今世界關注的重要設題,2003~ 2012年我國糧食生產實現歷史性的“九連增”,有力保障了我國的糧食安全。糧食種植結構調整(高產糧食作物取代低產糧食作物)是糧食增產的重要途徑。結合我國“九連增”期間各糧食作物產量變化表,完成下列問題。
【1】關于“九連增”期間我國糧食產量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稻谷增產率超過糧食增產率 B. 小麥增產率超過糧食增產率
C. 稻谷增產對糧食增產貢獻最大 D. 小麥增產對糧食增產貢獻最大
【2】玉米取代大豆是糧食種植結構調整的重頭戲,進行這類調整規(guī)模最大的地區(qū)最可能是
A. 東南地區(qū) B. 西南地區(qū) C. 東北地區(qū) D. 西北地區(qū)
【3】關于糧食種植結構調整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相對“節(jié)省”了土地 B. 可以緩解各糧食作物供需結構不平衡的矛盾
C. 受到自然條件的限制 D. 從長遠來看種植結構調整空間會越來越有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5年11月7日上午,我國第32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雪龍”號破冰船從上海出發(fā),赴南極執(zhí)行科考任務。下圖為此次科考計劃航線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此次南極科考出發(fā)時,矗立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影子朝向為( )
A.東南
B.西南
C.東北
D.西北
(2)我國第32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出發(fā)兩個月后( )
A.①海域沿岸人口自然增長率高
B.②附近半島河流進入汛期
C.③附近島嶼西側草木蔥綠
D.⑤所在國農民正忙著剪羊毛
(3)科考隊完成任務回國,經過④地時為次年4月初,此時的航行狀況是( )
A.逆風逆水
B.順風順水
C.順風逆水
D.逆風順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某地區(qū)農業(yè)生產投入的變化過程。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上圖農業(yè)生產投入中,人類活動對自然因素改造比較明顯的是( )
A.農業(yè)機械、化肥、農藥
B.飼料加工、科學技術
C.灌溉水源、大棚
D.優(yōu)良品種、城市
(2)本地區(qū)由小麥種植改為蔬菜種植,影響農業(yè)地域類型發(fā)生變化的主要區(qū)位因素是( )
A.市場的變化
B.國家政策的變化
C.交通運輸的變化
D.科技的發(fā)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