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1982-2010年期間,北京市雖然一直采取各種措施控制人口增加,但全市戶籍人口依然從1982年的917,8萬人增長到2010年的1257,8萬人,年均增長率為1.17%。左圖示意該時期北京戶籍人口自然增長人數(shù),右圖示意該時期北京戶籍人口機械增長人數(shù)。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1982-2010年期間,北京市戶籍人口的增長特點是

A. 人口增長緩慢 B. 機械增長人數(shù)一直高于自然增長人數(shù)

C. 機械增長與自然增長變化趨勢同步 D. 自然增長人數(shù)整體呈下降趨勢

2引起北京戶籍人口2000-2005年機械增長快速的原因可能是

A. 北京城市建設勞務工人增多 B. 高校密集,大學擴招在校人口增多

C. 城市建設發(fā)展從事服務業(yè)的人口增多 D. 鄉(xiāng)村城市化進程加快導致人口增多

【答案】

1D

2B

【解析】

11982-2010年期間,北京市戶籍人口的增長包括自然增長和機械增長,特點是人口增長較快,A錯。機械增長人數(shù)在1992年前,低于自然增長人數(shù),B錯。機械增長與自然增長變化趨勢不同步,C錯。根據(jù)左圖曲線,自然增長人數(shù)整體呈下降趨勢,D對。

2引起北京戶籍人口2000-2005年機械增長快速的原因可能是北京高校密集,大學擴招在校人口增多,B對。北京嚴格控制城市規(guī)模,城市建設勞務工人增加少,A錯。城市建設第二產(chǎn)業(yè),服務業(yè)屬于第三產(chǎn)業(yè),C錯。鄉(xiāng)村城市化進程加快,不會導致大城市人口增多,D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氣候的大陸性是相對于海洋性而言的,大陸性氣候是受大陸熱力性質變化大、水分少的性質影響的氣候,在我國,主要表現(xiàn)為最熱月與最冷月緊跟在夏至與冬至之后出現(xiàn),春溫高于秋溫,降水集中在夏半年,氣溫年、月平均日較差>10 ℃等。

材料二 下圖為我國大陸性氣候和海洋性氣候分布圖。

(1)簡述中國大陸性氣候、海洋性氣候的分布特征。

(2)分析中國氣候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影響。

(3)從降水方面分析青藏高原以南的雅魯藏布江谷地為海洋性過渡氣候,而藏北高原是大陸性過渡氣候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某中學建了一座太陽歷廣場,廣場中間是6米高的雕像柱(如可圖)。一年中大多數(shù)日子正午影子朝丙方向,且影長從不超過6米的外圈。北京時間12∶40是一天中雕像柱影子最短的時刻。據(jù)此回答下面小題。

1該學?赡芪挥(  )

A. 黑龍江 B. 湖南 C. 云南 D. 廣東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在雕像柱附近可觀測到北極星在丙方向 B. 春秋分日太陽從丙、丁之間升起

C. 夏至日,正午雕像柱影子朝向丙側3米的圈內(nèi) D. 一天中雕像柱的影子不會超過外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某區(qū)域略圖”(下左圖)和“圖中A、B 兩城市降水量季節(jié)分配圖”(右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該半島的地勢特征________、________,圖中 0°C 等溫線在中部彎曲的主要影響因素是________。

(2)影響甲國鐵路干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3)與西部相比, 該半島 37°N 以北地區(qū)東部河流突出的水系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4)B 城市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該氣候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有利條件是________,不利條件是________

(5)A 地成為甲國滑雪圣地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

(6)根據(jù)圖中信息,列舉甲國相對其陸上鄰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有利條件主要有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長沙月考)經(jīng)過地球球心的一條直線與地表相交的兩點互為對跖點。已知甲地(30°S,45°E)和乙地互為對跖點。

1】【1與乙地經(jīng)緯度相同的是(  )

A. B. C. D.

2】【2關于①②③④地理位置的正確敘述是(  )

A. ①位于西半球 B. ②位于低緯度 C. ③位于大西洋 D. ④位于南溫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城市平面略圖,完成下列小題。

1該城市擬建的大型服裝批發(fā)城應布局在圖中的

A. ①處B. ②處C. ③處D. ④處

2近幾年影響該城市地域形態(tài)的主導因素是

A. 高速公路B. 地形C. 鐵路D. 河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序號表示的地形名稱: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如果把該圖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圖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為________(用數(shù)字表示)。

(3) 計劃把水從A水庫調到C處,有AC和BC兩條路線,選擇哪一條比較合理?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人口負擔系數(shù)是指人口總體中非勞動年齡人口數(shù)與勞動年齡人口數(shù)(15 -64歲的人口)之比。下圖為中、美兩國1977年至2017年勞動年齡人口比重變化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年份中,中國人口負擔系數(shù)最小的是

A. 1977年 B. 1990年

C. 2010年 D. 2017年

2與美國相比,影響圖示期間中國勞動年齡人口比重變化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 人口政策 B. 人口出生率

C. 人口死亡率 D. 人口自然增長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草光互補模式——通過在光伏產(chǎn)業(yè)園內(nèi)種植牧草逐漸形成綠色屏障,改善光伏電站周邊環(huán)境,提高發(fā)電效率。圖1為我國某區(qū)域略圖,2M地開發(fā)光伏發(fā)電草光互補景觀設計圖。

清朝以來,科爾沁草原景觀逐漸成為農(nóng)田、草場與流沙、半固定和固定沙丘鑲嵌分布的景觀。目前,該區(qū)域已成為了我國四大沙地之一。

(1)簡述M地建設光伏發(fā)電產(chǎn)業(yè)園的有利自然區(qū)位條件。

(2)描述科爾沁草原荒漠化的形成過程。

(3)簡析西遼河含沙量高的主要自然原因。

(4)草光互補模式在M地推廣,簡析其對當?shù)厣鷳B(tài)環(huán)境恢復可能帶來的有利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