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山地對海洋氣流的影響,不僅造成山坡兩側的天氣差異,而且對山坡兩側的氣候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某海濱城市一所學校的地理研究性學習小組,實地考察了學校附近的一座山地。

材料一  研究小組從M地出發(fā),如圖甲所示。

材料二  在考察過程中,起初空氣潮濕,氣溫每百米下降0.8℃。某一高度后,空氣逐漸干爽,氣溫每百米下降0.5℃。翻過山頂往山下走,氣溫每百米升高l℃。

材料三  氣溫與所能容納水汽的關系如圖乙所示。

(1)計算同一海拔高度A、B兩地的氣溫。

(2)在爬山過程中,在哪一高度附近氣溫的垂直遞減率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并描述此高度附近的天氣差異。

(3)描述在考察過程中,山坡兩側天氣的明顯差異。

(4)運用所學原理,分析為什么他們越往高處走,海拔越高,氣溫越低。

(5)山地阻擋了海洋氣流的深入,山地常成為氣候類型的分界線。試各舉中國和世界的一個例子加以說明。

(1)A  22℃     B  28℃

(2)1000米   1000米附近以下云雨天氣,再往上天氣晴朗

(3)迎風坡多雨,背風坡晴朗

(4)海拔越高,空氣越稀薄,雖然太陽輻射較強,但空氣保溫作用弱,地面獲得的熱量比失去的少,所以海拔越高,氣溫越低。

(5)中國:大興安嶺、賀蘭山等阻擋東南季風進入,是我國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的分界線;世界:科迪勒拉山系,阻擋海洋水汽進入,形成南、北美洲大陸西岸與東岸、中部的氣候差異。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分析回答問題。

材料一:水分資源狀況表(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時間可能蒸發(fā)量與降水量的比值)

材料二:我國西北部分區(qū)城示意圖(圖6)

(1)  運用材料中數(shù)據(jù),說明甘肅省圖示區(qū)域干濕地區(qū)和溫度帶的分布。(8分)

(2)  寧夏平原是“被賀蘭山護著、黃河愛著的地方”試說明這一表述所包涵的自然地理意義(8分)

⑶寧夏傳統(tǒng)民居多坐北朝南,一般不設北窗,墻體較厚,屋頂坡度較小。試分析寧夏傳統(tǒng)民居建筑特色形成的地理原因。(6分)

⑷寧夏平原水稻畝產(chǎn)比小麥髙83.9%,凈收益是小麥的10.5倍,用水量是小麥的3倍。有人建議該地應充分利用當?shù)貤l件大力發(fā)展水稻種植。你是否贊同?請說明理由。(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