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關于設計旅游線路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1. A.
    可將沿途和旅游地不同性質(zhì)的旅游景點串聯(lián)成環(huán)形線路,盡可能避免重復線路
  2. B.
    要考慮身體條件,力求做到有張有弛,動靜結(jié)合
  3. C.
    要以旅行社規(guī)劃的線路為準,以保證旅行的安全性和計劃性
  4. D.
    旅游線路的設計既要做到景觀豐富,富于變化,又要突出重點,避免雷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013

下列關于設計旅游線路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可將沿途和旅游地不同性質(zhì)的旅游景點串聯(lián)成環(huán)形線路,盡可能避免重復線路

B.要考慮身體條件,力求做到有張有弛,動靜結(jié)合

C.要以旅行社規(guī)劃的線路為準,以保證旅行的安全性和計劃性

D.旅游線路的設計既要做到景觀豐富,富于變化,又要突出重點,避免雷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0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地理試卷(廣東卷)樣卷 題型:043

讀廣東省旅游交通圖1和廣東省某城市景觀圖2,完成:

(1)

下列關于廣東省旅游資源及其發(fā)展條件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

A.

廣東地貌形體復雜、奇特優(yōu)美,同時擁有世界地質(zhì)公園和世界遺產(chǎn)1項

B.

廣東海岸線綿長,氣候溫暖,四季適合旅游,可大力發(fā)展濱海旅游項目

C.

廣東人文景觀豐富,尤其近、現(xiàn)代歷史遺跡眾多,紅色旅游成為新亮點

D.

廣東地理區(qū)位優(yōu)越,進入性強,經(jīng)濟距離短,客源市場廣,接待能力強

(2)

在圖1中,A表示________山、B表示________山,在對A、B兩景區(qū)進行規(guī)劃設計時A應著重突出________特色;B應著重突出________特色。

(3)

請你就A或B景區(qū)的形象設計,擬定一句宣傳口號:

(4)

圖2所示景觀,為圖1城市C、D、E中的(填代號)________城市的標志,該城市為吸引旅游者舉辦的活動有________等。(答出一種即可)

(5)

請你以C為出發(fā)點,設計一條3天左右的紅色旅游線路,并寫出主要景點:如:上海-嘉興線。主要紅色旅游景點: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宋慶齡陵園;嘉興南湖風景名勝區(qū)(中共一大舊址)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2011學年江蘇省揚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選修) 題型:綜合題

讀某島等高線地形圖(單位:m), 回答下列問題。(12分)

(1)若要在島上從甲地到乙地修建鐵路。根據(jù)你學過的知識設計一條較合理的線路。用圖例“”畫在圖上。(2分)
(2)丙地比乙地降水量   (多或少),原因是   (2分)
(3)甲、乙兩個港口筑港條件較好的是   ,理由是   (2分)
(4)圖中丁處地形為    ;A河上有瀑布分布,其頂端海拔高度范圍是   (2分)
(5)有關于B河流的說法,正確的是    (雙選)(2分)
A. 水量的季節(jié)變化較小
B. 不可能會出現(xiàn)凌汛現(xiàn)象
C. 該河干流全程長度約為300千米
D. 該河所在的島嶼位于西半球
(6)根據(jù)該島的自然條件,適合在該島發(fā)展的經(jīng)濟部門有   (雙選)(2分)
A.生態(tài)旅游      B.小麥種植業(yè)      C.畜牧業(yè)     D.電子工業(y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屆江蘇省揚州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選修) 題型:綜合題

讀某島等高線地形圖(單位:m), 回答下列問題。(12分)

(1)若要在島上從甲地到乙地修建鐵路。根據(jù)你學過的知識設計一條較合理的線路。用圖例“ ”畫在圖上。(2分)

(2)丙地比乙地降水量    (多或少),原因是    (2分)

(3)甲、乙兩個港口筑港條件較好的是    ,理由是    (2分)

(4)圖中丁處地形為     ;A河上有瀑布分布,其頂端海拔高度范圍是    (2分)

(5)有關于B河流的說法,正確的是     (雙選)(2分)

A. 水量的季節(jié)變化較小

B. 不可能會出現(xiàn)凌汛現(xiàn)象

C. 該河干流全程長度約為300千米

D. 該河所在的島嶼位于西半球

(6)根據(jù)該島的自然條件,適合在該島發(fā)展的經(jīng)濟部門有    (雙選)(2分)

A.生態(tài)旅游      B.小麥種植業(yè)      C.畜牧業(yè)     D.電子工業(y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