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2000~2005年我國四個區(qū)域土地利用轉換表”,回答5~6題。

單位:萬hm2

 轉換 

類型

區(qū)域

旱地—

水田

耕地—

林草

其他—

水域

其他—

城鎮(zhèn)

林地—

耕地

林地—

草地

草地—

耕地

草地—

林地

水域—

其他

8.50

5.73

20.57

85.10

1.18

0.70

5.25

0.89

8.54

0.00

1.52

6.86

1.17

0.02

3.38

0.42

0.24

1.06

0.09

51.64

3.75

7.67

1.03

2.12

13.36

13.11

4.05

0.06

0.40

11.80

3.68

0.13

0.26

0.08

0.09

2.30

5.表中四區(qū)域可能是(  )

A.①華中地區(qū)、邳S淮海及長三角地區(qū)、畚鞑康貐^(qū)、芮嗖馗咴貐^(qū)

B.①黃淮海及長三角地區(qū) ②西部地區(qū)、矍嗖馗咴貐^(qū) ④華中地區(qū)

C.①華中地區(qū)、谖鞑康貐^(qū)、埸S淮海及長三角地區(qū)、芮嗖馗咴貐^(qū)

D.①黃淮海及長三角地區(qū)、谇嗖馗咴貐^(qū) ③西部地區(qū)、苋A中地區(qū)

6.關于四個區(qū)域土地利用轉換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①地區(qū)經濟發(fā)達,城鎮(zhèn)建設侵占大量耕地

B.②地區(qū)水域略有擴張,但仍然以草地和未利用土地為主

C.③地區(qū)生態(tài)脆弱,退耕成效顯著,不合理開墾現(xiàn)象消失

D.④地區(qū)因退田還湖和城鎮(zhèn)擴張,耕地面積減小

答案:5.D 6.C

解析:第5題,由圖可知,①地其他用地轉換為城鎮(zhèn)較多,說明該地經濟發(fā)達,城鎮(zhèn)用地相對較多,應為黃淮海及長三角地區(qū);②地除其他用地轉換為水域較多外,林地轉為草地也較多,同時其他轉化為城鎮(zhèn)的最少,說明該地經濟水平相對較低,同時仍然以草地和未利用土地為主,因此該地為青藏高原地區(qū);③地耕地轉換為草地較多,該地應以林草地為主,說明該地正在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同時草地轉換為耕地占第二位,說明該地區(qū)存在不合理開墾現(xiàn)象,應位于我國西部地區(qū);④地其他用地轉換為水域較多,其次是城鎮(zhèn),說明該地因退田還湖和城鎮(zhèn)擴張,而使耕地面積減小,應為華中地區(qū),故D項正確。第6題,由上題分析可知, ③地區(qū)為我國西部地區(qū),生態(tài)脆弱,退耕成效顯著,但其不合理開墾現(xiàn)象沒有消失。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4屆江西南昌第二中學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讀“植物體的增長與氣溫關系示意圖”,回答問題。

1.在一定溫度范圍內,氣溫越高,植物體生長速度越快,當氣溫為10℃時,其植物體生長速度僅為30℃時的(    )

A.20%                   B.60%               C.90%               D.110%

2.一山體高5000米,某日海平面氣溫為40℃,此時山體上植物生長最快的地方是(   )

A.山麓地區(qū)(海平面)              B.海拔200米的山坡上

C.海拔2000米的山腰上           D.海拔5000米的山頂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貴州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讀我國內蒙古地區(qū)土地利用類型分布圖及其相關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

    材料一   錫林郭勒草原的相關數(shù)據(jù)

一月平均氣溫(℃)

七月平均氣溫(℃)

年降水量(毫米)

-20~-24

16~20

200-350

年蒸發(fā)量(毫米)

大風日數(shù)占全年的比例(%)

年平均7~8級大風日數(shù)

2000~2700

40~50

80

    材料二   自1998年開始,草原興發(fā)集團實施“公司+基地+農牧戶”的產業(yè)化模式,積極引導牧民改變傳統(tǒng)觀念,發(fā)展效益養(yǎng)畜,實施訂單生產,產業(yè)規(guī)模迅速擴張。

(1)由圖中可見,內蒙古地區(qū)植被類型由東向西呈現(xiàn)                        的變化,造成這種變化的主導素是                           。(2分)

(2)錫林郭勒盟的傳統(tǒng)牧業(yè)按投入和產出分類屬于           農業(yè)。實行新的產業(yè)化模式后,牧業(yè)生產按產品用途分類屬于        農業(yè)。(2分)

(3)土地荒漠化是制約當?shù)剞r牧業(yè)發(fā)展的主要因素,試從自然和人為因素兩個方面分析該地區(qū)土地荒漠化的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甘肅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是某地的地形剖面圖,其中縱坐標的劃分間隔為0.5cm,橫坐標的劃分間隔為1cm。讀圖回答問題。

1.圖中的垂直比例和水平比例分別是

A.1:1000和1:50000    B.1:2000和1:50000

C.1:5000和1:20000    D.1:20000和1:5000

2.圖中B點的絕對高度和相對于A點的相對高度分別是

A.350米和200米    B.300米和350米 

C.300米和250米    D.200米和30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2011學年甘肅省高三第一學期高考模擬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四個氣象觀測站所記錄的氣象資料,圖中的符號代表各站每月的氣溫和降水量。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四個觀測站年降水量最小的                             (  )

A.甲            B.乙             C.丙             D.丁

2.乙觀測站的氣候類型可能為                             (  )

A.溫帶大陸性氣候           B.溫帶海洋性氣候

C.溫帶季風氣候             D.地中海氣候

3.丁觀測站所在地山上有終年積雪,雪線高度可能為         (  )

A.1500米     B.2000米        C.3 200米          D.450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2011學年安徽省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某地的地形剖面圖,其中縱坐標的劃分間隔為0.5cm,橫坐標的劃分間隔為1 cm。讀圖回答5~6題。

1.圖中的垂直比例和水平比例分別是   (    )

A.1:1000和1:50 000                  B.1:2000和1:50 000

C.1:5 000和1:20 000                 D.1:20 000和1:5 000

2.圖中B點的絕對高度和相對于A點的相對高度分別是                 (    )

A.350米和200米     B.300米和350米

C.300米和250米     D.200米和30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