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日,中國第五次北極科學考察隊暨“雪龍?zhí)枴笨茖W考察船從青島出發(fā),前往北極執(zhí)行科學考察任務。途徑白令海、楚科奇海、北方海航道抵達冰島,在冰島開展為期5天的訪問和調查活動,再經(jīng)挪威和丹麥的公海海域從北冰洋高緯地區(qū)返回楚科奇海,經(jīng)白令海返回,總航程預計為17000多海里,共計90天,預計9月29日返回上海港。完成下列各題。

1.下面四幅圖中,與中國第五次北極科學考察隊出發(fā)時間最接近的是

2.中國第五次北極科學考察隊暨“雪龍?zhí)枴笨茖W考察船總航程過程中,下列現(xiàn)象可信的是

A.從青島出發(fā)時,青島的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B.在冰島開展訪問調查活動時,會遇到漫長的黑夜與短暫的白天

C.返回上海港時,上海的正午太陽高度大于青島的正午太陽高度

D.青島的日出時間總是比上海的日出時間早

 

【答案】

 

1.D

2.C

【解析】

試題分析:

1.此題考查特定時間的日照圖示,解決此類試題,首先要把握準特定時間所反映的北半球的季節(jié),然后在光照圖中通過南北兩極地區(qū)的極晝極夜狀況或晨昏線與經(jīng)緯線的關系來體現(xiàn)。2012年7月2日科學考察船從青島出發(fā),此時北半球為夏季,北極附近有極晝現(xiàn)象。選項A晨昏線與北極圈相切,北極圈有極夜現(xiàn)象,為冬至。B圖為極點俯視圖,自轉方向為順時針,反映出南極為中心,且極圈內有極晝現(xiàn)象,則為北半球冬季。C圖為側俯視圖,北極附近有極夜現(xiàn)象,為北半球冬半年。D圖也是側俯視圖,北極圈內極晝?yōu)楸卑肭蛳闹痢?/p>

2.此題考查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解決此類試題要掌握地理運動的相關相關知識,并融會貫通。從青島出發(fā)時,為2012年7月2日,北半球夏季,青島晝長夜短,但并非夏至日,故青島晝長并非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直至9月29日返回上海港期間,冰島從晝長夜短經(jīng)晝夜平分進入晝短夜長的狀態(tài),但并未進入冬季,故不會遇到漫長的黑夜與短暫的白天的現(xiàn)象。9月29日返回上海港時,太陽直射赤道以南,上海和青島均位于北半球,但上海緯度比青島低,故上海正午太陽高度大于青島的正午太陽高度。2012年7月2日至9月23日前太陽直射北半球,緯度越高日出越早,晝越長,故此時段青島的日出時間比上海的日出時間早。9月23日秋分,全球晝夜平分,故青島和上海日出時間相同。9月23日后至9月29日期間太陽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晝短夜長且緯度越高晝越短夜越長,故青島晝短于上海,則青島日出時間也晚于上海。

考點:本題考查光照圖的綜合判讀;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2014學年浙江省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降水距平百分率反映了某一時段降水與同期平均狀態(tài)的偏離程度,下圖為我國部分地區(qū)2012年7月2日~2012年7月31日的降水距平百分率圖(單位:%)。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從圖中可以看出

A.蘭州的降水與同期相比增加了50毫米       

B.寧夏的降水距平百分率由南向北遞增

C.西寧與蘭州的降水量相差25~50毫米       

D.區(qū)域內降水距平百分率隨海拔增高而增大

2.從整體來看,形成該區(qū)域該時段降水特征的主要原因是,隨著全球變暖

A.大氣的不穩(wěn)定性增強                B.大氣中水汽含量減少

C.高緯度地區(qū)升溫減慢                D.中緯西風帶風速增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2014學年安徽省、安師大附中高三期中聯(lián)合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降水距平百分率反映了某一時段降水與同期平均狀態(tài)的偏離程度。下圖為我國部分地區(qū)2012年7月2日~2012年7月31日的降水距平百分率圖(單位:%)。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圖中可以看出

A.蘭州的降水與同期相比增加了50毫米    

B.西寧與蘭州的降水量相差25~50毫米

C.寧夏的降水距平百分率由南向北遞增   

D.區(qū)域內降水距平百分率隨海拔增高而增大

2.從整體來看,形成該區(qū)域該時段降水特征的主要原因是,隨著全球變暖

A.大氣中水汽含量減少                 B.大氣的不穩(wěn)定性增強

C.高緯度地區(qū)升溫減慢                 D.中緯西風帶風速增強

3.此后一個月內,該區(qū)域可能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

A.黃河源頭洪水泛濫                  B.祁連山雪線明顯下降

C.青海草甸植被繁茂                  D.河西走廊荒漠化嚴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江西省宜春市高三4月模擬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降水距平百分率反映了某一時段降水與同期平均狀態(tài)的偏離程度,下圖為我國部分地區(qū)2012年7月2日~2012年7月31日的降水距平百分率圖(單位:%)。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圖中可以看出

A.蘭州的降水與同期相比增加了50毫米

B.寧夏的降水距平百分率由南向北遞增

C.西寧與蘭州的降水量相差25~50毫米

D.區(qū)域內降水距平百分率隨海拔增高而增大

2.從整體來看,形成該區(qū)域該時段降水特

征的主要原因是,隨著全球變暖

A.大氣的不穩(wěn)定性增強

B.大氣中水汽含量減少

C.高緯度地區(qū)升溫減慢

D.中緯西風帶風速增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降水距平百分率反映了某一時段降水與同期平均狀態(tài)的偏離程度,下圖為我國部分地區(qū)2012年7月2日~2012年7月31日的降水距平百分率圖(單位:%)。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圖中可以看出


  1. A.
    蘭州的降水與同期相比增加了50毫米
  2. B.
    寧夏的降水距平百分率由南向北遞增
  3. C.
    西寧與蘭州的降水量相差25~50毫米
  4. D.
    區(qū)域內降水距平百分率隨海拔增高而增大

2.從整體來看,形成該區(qū)域該時段降水特
征的主要原因是,隨著全球變暖


  1. A.
    大氣的不穩(wěn)定性增強
  2. B.
    大氣中水汽含量減少
  3. C.
    高緯度地區(qū)升溫減慢
  4. D.
    中緯西風帶風速增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