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地理 > 題目詳情

當?shù)貢r間2011年3月11日14時46分,日本東北地區(qū)發(fā)生了里氏9級地震,引發(fā)了海嘯和核泄漏危機。回答下列各題。


1.圖是全球板塊構造剖面示意圖,日本的板塊交界類型是


  1. A.
  2. B.
  3. C.
  4. D.

2.世界核電站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區(qū),影響其分布最主要的區(qū)位因子是


  1. A.
    交通
  2. B.
    地質構造
  3. C.
    鈾礦資源
  4. D.
    水源

3.核輻射危機具有全球性,影響其全球化的因素是


  1. A.
    大氣環(huán)流和水循環(huán)
  2. B.
    水循環(huán)和生物循環(huán)
  3. C.
    生物循環(huán)和地殼物質循環(huán)
  4. D.
    地殼物質循環(huán)和大氣環(huán)流
1. D
2. D
3. A
1.日本是處于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并且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是消亡邊界,根據全球板塊(六大板塊)構造剖面示意圖,再結合板塊之間關系和板塊的大小,可知④符合日本的板塊交界類型。
2.根據題干提示“世界核電站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區(qū)”,可知影響其分布最主要的區(qū)位因子是水源,而交通不符,因為核電站需要的核原料量很小,對交通要求不高。
3.核輻射危機具有全球性,主要是由于被核污染的物質通過大氣運動和水的運動(洋流)轉移到全球各個地區(qū)。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2012學年云南省芒市中學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日本當?shù)貢r間2011年3月11日14點46分(東九區(qū)區(qū)時)在日本仙臺市東部海域發(fā)生了里氏9.0級強震。截止4月4日,由地震及其引發(fā)的海嘯已確認造成12259人死亡、15315人失蹤。據此完成問題。
【小題1】當?shù)卣鸢l(fā)生時,北京時間(東八區(qū))是

A.3月11日13點46分B.3月11日15點46分
C.3月10日14點46分D.3月l2日14點46分
【小題2】此次地震發(fā)生時,太陽直射點的位置位于
A.赤道和北回歸線之間B.赤道上
C.赤道和南回歸線之間D.北回歸線以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6屆河北省高一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當?shù)貢r間2011年3月11日14時46分,日本東北部宮城縣以東海域發(fā)生日本有觀測史以來同時也是世界觀測史上震級最高的地震——里氏9級地震。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地震源位為于北京的(  )

A.東北          B.東南          C.正東          D.西南

2.中國援助的救災物資由北京機場運往地震災區(qū),其最短航線的航向是(  )

A.飛向正東      B飛向東南        C.飛向東北      D.先向東北,再向東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5屆北京市東城區(qū)(南片)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日本當?shù)貢r間2011年3月11日14時46分,本州島以東海域發(fā)生9.0級特大地震,并引發(fā)海嘯。震后大量核污染水從遭到破壞的福島核電站流入海洋。讀圖,完成題。

1.日本發(fā)生特大地震時,北京正值

A.上午             B.正午             C.下午             D.傍晚

2.核污染水大量流入海洋可能會造成

A.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地殼活動頻繁

B.本州島東部沿海發(fā)生海嘯

C.日本暖流由高緯度流向低緯度

D.北海道漁場漁業(yè)減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蘇省、海門中學、天一中學高三三校聯(lián)考地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當?shù)貢r間2011年3月11日14時46分,日本宮城縣以東太平洋海域發(fā)生里氏9.0級大地震,  震源深度約24公堂。此次地震引發(fā)的海嘯又導致核泄漏,由地震引發(fā)的災難還在進一步擴大。讀 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           。BC的剖面最接近圖中的            (①、②、③)。

(2)A處附近最著名的海洋資源是           ,形成的原因是                      。

(3)日本福島核電站核泄漏造成嚴重的海水污染,洋流對其所起的作用是,它將隨日本暖流、               (洋流)漂向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區(qū)。

(4)簡述防范海嘯等海洋自然災害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2011學年黑龍江省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文綜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圖為當?shù)貢r間2011年3月11日14時46分,日本東北部宮城縣以東太平洋海域發(fā)生里氏9.0級地震并引發(fā)海嘯。地震導致東北部福島第一核電站發(fā)生核泄漏。

1.日本多火山地震的成因是其位于    (    )

A.太平洋沿岸地區(qū)

B.大陸板塊向大洋板塊的俯沖帶

C.板塊張裂地區(qū)

D.地殼運動活躍地帶

2.據報道,福島第一核電站泄漏到海洋水體的物質,被日本暖流輸送進入北太平洋。關于該洋流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對日本氣候有增溫增濕作用

②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自西南向東北流動

③與加利福尼亞寒流交匯形成大漁場

④對核泄露污染物有擴散稀釋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據報道,大地震造成日本部分地區(qū)地理位置及海拔的巨大變化,個別地區(qū)的位移達5.2米。在測量過程中所應用的技術應為                     

A.RS                   B.GPS              C.GIS              D.GPR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