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地理 > 題目詳情
閱讀表1,回答1—3題。
1.關于我國人口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人口數(shù)量增長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環(huán)境的改善
B.10年期間,人口出生率下降
C.現(xiàn)階段人口數(shù)量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遷移
D.人口出現(xiàn)自然負增長
2.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不能直接分析得出的結論是
[     ]
A.人口素質提升明顯
B.10年間勞動力比重略有增加
C.勞動力向東部轉移趨緩
D.人口向城市轉移呈上升趨勢
3.近幾年,我國東部沿海部分城市出現(xiàn)“民工荒”現(xiàn)象,主要原因是
[     ]
A.適齡勞動人口比例變化不大,人數(shù)下降
B.人口老齡化現(xiàn)象嚴重
C.東部沿海城市產業(yè)升級,對勞動力數(shù)量要求減少
D.中西部城市勞動密集型產業(yè)不斷發(fā)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表1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表1 20世紀世界各大洲或地區(qū)人口與GDP占世界比重的變化

區(qū)域

人口占世界百分比

GDP占世界百分比

1900年

2000年

1900年

2000年

亞洲

57.4

60.5

32.6

37.4

歐洲

24.6

12.0

42.4

25.5

非洲

8.1

13.0

3.4

3.0

北美

5.0

5.5

16.6

24.6

拉丁美洲

4.5

8.5

4.0

8.1

大洋洲

0.4

0.5

1.0

1.4

(1)1900年,在世界各大洲或地區(qū)中,人均GDP最高的是______,最低的是      。

(2)20世紀,人口占世界百分比上升的大洲或地區(qū)有             ;GDP占世界百分比下降的大洲或地區(qū)有       

(3)1995&2000年,非洲和歐洲的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分別為2.4%、 0.0%,試分別說明非洲和歐洲目前突出的人口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京津冀、大東北“四大經濟圈”比較表

長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京津冀地區(qū)

東北三省

占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

2003年經濟總量(萬億元)

23798

11335

13094

12957

61184

(52.2%)

增速均值

14.8%

15.5%

12.2%

10.7%

9.1%

2002年三大產業(yè)結構比重

6:52.1:41.9

4.9:49.8:45.3

10.0:45.7:44.3

12.8:49.7:37.5

2003年三大產業(yè)結構比重

5.1:54.6:40.3

4.1:52.4:43.5

9.5:47.2:43.3

12.5:50.4:37.1

14.6:52.3:33.1

材料二  20世紀末開始,我國重工業(yè)呈加速發(fā)展,重工業(yè)增長值占工業(yè)增長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60.22%提高到2004年的67.8%。鋼鐵、汽車、化工等重化工業(yè)的快速成長,加快了我國工業(yè)化進程。我國能源利用率低,每創(chuàng)造1美元的GDP,消耗掉的能源為美國的3倍、日本的6.6倍,重工業(yè)發(fā)展屬于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

四大經濟圈產業(yè)結構的變化特點是                     ;借鑒發(fā)達國家發(fā)展經驗,今后產業(yè)結構的調整方向是                    

目前我國重化工業(yè)加快發(fā)展帶來的主要問題有:

                                     ;②                                          

與長江三角洲經濟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區(qū)單位GDP能源消耗量較低,主要原因是

                                     ;②                                          

為了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珠江三角洲產業(yè)結構調整中,下列哪些工業(yè)的比重將最可能得到提升(    )

A.勞動密集型       B.資金密集型        C.技術密集型       D.資源密集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5屆四川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我國人口分布極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趨向性。閱讀表1和表2,回答有關問題:(共10分)

表1:我國人口垂直分布狀況

海拔/m

<200

200—500

500—1000

1000—2000

2000—4800

人口

數(shù)量/萬人

73345.1

19427.8

8647.5

10037.1

1590.8

比重/%

64.9

17.2

7.7

8.9

1.4

面積

數(shù)量/萬km2

144.5

97.2

162.5

39.9

315.9

比重/%

15

10.2

16.9

25

32.9

表2 :我國人口水平分布狀況

距海岸的范圍(km)

<200

200—500

500—1000

>1000

人口密度(人/ km2

100

48.8

35.0

5.2

(1)閱讀表1,簡述我國地形的主要特點及其對我國經濟發(fā)展的影響。(3分)

(2)分析表1,從地形類型看,我國約65%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地區(qū)。該地區(qū)人口密度約為     人/km2。(2分)

(3)表2反映出我國人口分布規(guī)律是                            。分析其成因               (3分)

(4)綜合分析表1和表2,我國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勢           地區(qū)和                地區(qū)的趨向性。(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2012學年福建師大附中文科綜合模擬測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閱讀表1,回答問題。

表1  全國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人口普查

大陸地區(qū)人口總數(shù)(億)

10年人口  增長(%)

0~14歲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 (%)

15~59歲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

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  口的比重 (%)

受大學教育人數(shù) (每10萬人)

城市化水平(%)

第五次 (2000年)

12.7

11.66

22.89

66.78

10.33

3 611人

36.2

第六次

(2010年)

13.4

5.84

16.60

70.14

13.26

8 930人

49.7

1.關于我國人口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人口數(shù)量增長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環(huán)境的改善

B.10年期間,人口出生率下降

    C.現(xiàn)階段人口數(shù)量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遷移

D.人口出現(xiàn)自然負增長

2.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不能直接分析得出的結論是

A.人口素質提升明顯

B.10年間勞動力比重略有增加

C.勞動力向東部轉移趨緩

D.人口向城市轉移呈上升趨勢

3.近幾年,我國東部沿海部分城市出現(xiàn)“民工荒”現(xiàn)象,主要原因是

A.適齡勞動人口比例變化不大,人數(shù)下降

B.人口老齡化現(xiàn)象嚴重

C.東部沿海城市產業(yè)升級,對勞動力數(shù)量要求減少

D.中西部城市勞動密集型產業(yè)不斷發(fā)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