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2-1為“某半球圖”,圖2-2為“月相變化圖”此時北京時間為12月22日(農(nóng)歷11月15日)2:00,據(jù)此回答下列問題。(13分)
1.此日地球處于公轉(zhuǎn)軌道的 (近/遠)日點附近,公轉(zhuǎn)速度 (加快或減慢)。全球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分布規(guī)律是 。上海晝夜長短狀況是 。
2.對比a、b兩點地球自轉(zhuǎn)角速度和線速度異同并闡述原因。
3.這一天月球運行至圖2-2中的 處,我國的錢塘江將出現(xiàn) (“大”或“小”)潮,可能發(fā)生 (“日食”或“月食”)現(xiàn)象。
4.此季節(jié),我國東部沿海地區(qū)盛行 風,北印度洋季風洋流呈 時針方向流動。
5.請在圖2-1上繪制此時的晨昏線,并用陰影表示黑夜區(qū)域。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2012學年湖南省衡陽第八中學高二學業(yè)水平考試理科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18分)圖15為世界某區(qū)域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此時太陽直射點位于 (南或北)半球。
(2)E地所屬自然帶的名稱是 帶,B→C→D→E地自然帶的變化體現(xiàn)了陸地環(huán)
境的 地帶分異規(guī)律。(4分)
(3)①洋流按性質(zhì)分屬于 ,對沿岸地區(qū)的氣候起 作用。
(4)圖中②海域名稱是 海,該海域位于 板塊和 板
塊的交界處,邊界類型屬 邊界。(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屆上海市金山區(qū)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圖2-1為“某半球圖”,圖2-2為“月相變化圖”此時北京時間為12月22日(農(nóng)歷11月15日)2:00,據(jù)此回答下列問題。(13分)
【小題1】此日地球處于公轉(zhuǎn)軌道的 (近/遠)日點附近,公轉(zhuǎn)速度 (加快或減慢)。全球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分布規(guī)律是 。上海晝夜長短狀況是 。
【小題2】對比a、b兩點地球自轉(zhuǎn)角速度和線速度異同并闡述原因。
【小題3】這一天月球運行至圖2-2中的 處,我國的錢塘江將出現(xiàn) (“大”或“小”)潮,可能發(fā)生 (“日食”或“月食”)現(xiàn)象。
【小題4】此季節(jié),我國東部沿海地區(qū)盛行 風,北印度洋季風洋流呈 時針方向流動。
【小題5】請在圖2-1上繪制此時的晨昏線,并用陰影表示黑夜區(qū)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6屆黑龍江省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0分)下圖中,圖甲為地表三圈環(huán)流剖面圖(局部,N為北極點);圖乙為某季節(jié)某半球近地面風帶分布模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甲中字母所表示的緯度為30°、60°的點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
(2)圖乙表示的是 半球的氣壓帶風帶分布狀況,判斷理由是 。
(3)圖甲中B處是________風帶,與圖乙中________處(a或b)的風向一致。圖甲中C處是________氣壓帶,D處是________風帶。
(4) N氣壓帶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E氣壓帶的成因為_______________ (動力或熱力)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2012學年山西省高三9月月考地理題 題型:綜合題
下圖中,圖甲為地表三圈環(huán)流剖面圖(局部,N為北極點);圖乙為某季節(jié)某半球近地面風帶分布模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0分)
(1)圖甲中字母所表示的緯度為30°、60°的點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甲中B處是____________風帶,與圖乙中____________處(a或b)的風向一致。
(3)圖甲中C處是____________氣壓帶,C與D處風帶兩者交替控制形成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__,在圖乙所示季節(jié),該氣候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考慮海陸分布等實際情況,此季節(jié)b處的氣候特征 ( )
A.炎熱干燥 B.高溫多雨 C.溫和干燥 D.溫和濕潤
(5)N氣壓帶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氣壓帶的成因是____________(動力或熱力)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