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28489  28497  28503  28507  28513  28515  28519  28525  28527  28533  28539  28543  28545  28549  28555  28557  28563  28567  28569  28573  28575  28579  28581  28583  28584  28585  28587  28588  28589  28591  28593  28597  28599  28603  28605  28609  28615  28617  28623  28627  28629  28633  28639  28645  28647  28653  28657  28659  28665  28669  28675  28683  109140 

科目: 來源:2013-2014學年江蘇省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1.與上圖中M—N一線地價等級變化相符的是

 

 

2.圖中P區(qū)域地價低于周邊地區(qū)是因為

A.土地形狀不規(guī)整             B.交通不方便

C.遠離市中心                 D.受鐵路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2014學年江蘇省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表數(shù)據(jù)為“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的江蘇省人口及三大區(qū)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表”;下圖為“江蘇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齡結構圖”。據(jù)此回答下列各題。

 

年份

項目

2000年

2010年

全省總人口(人)

74382809

786559903

人口比例(%)

蘇南

33.71

41.38

蘇中

23.12

20.80

蘇北

43.17

37.82

 

1.關于江蘇省人口數(shù)量及三大區(qū)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變化,敘述正確的是

A.蘇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變化幅度最大

B.蘇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數(shù)量減少

C.蘇南增加的人口數(shù)量等于蘇中和蘇北減少的人口數(shù)量

D.江蘇省增加的人口數(shù)量等于從省外遷入的人口數(shù)量

2.關于江蘇省人口年齡結構變化及其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①0—4歲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長加快。           

②15—64歲人口比例上升,就業(yè)壓力增大

③65歲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齡化進程加速        

④人口年齡結構趨于年輕,勞動力充足。

A.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2014學年江蘇省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1.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導致大氣對地面保溫作用增強。下列數(shù)字所示環(huán)節(jié)與大氣保溫作用直接相關的有

A.①              B.②               C.③                  D.④

2.全球氣候變化會對糧食生產產生較大影響,其主要原因是

A.作物的生長發(fā)育受到影響                     B.旱澇災害增多

C.某些物種滅絕                               D.土壤肥力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2014學年江蘇省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豫西部分地區(qū)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數(shù)分布圖”。一旬為10天,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數(shù)與降水密切相關。據(jù)此回答下列各題。

1.圖示地區(qū)年干旱旬數(shù)的空間分布特點是

A.總體上自東南向西北增大                     B.總體上自西向東逐漸減小

C.自洛陽向南逐漸減小                         D.有高值和低值中心分布

2.關于年干旱旬數(shù)分布特征成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①地區(qū)等值線向東北凸出主要是由于該地受地形影響,降水較多

B.②地區(qū)干旱程度高于①地區(qū)的主要原因是緯度較高

C.③地區(qū)等值線分布主要受河流影響

D.圖中等值線分布是季風和地形共同影響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2014學年江蘇省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1.2000年-2007年我國耕地面積變化的特征是

A.2000年-2007年耕地面積先增加后減少

B.2000年-2007年耕地面積保持在1.2億公頃以上

C.2002年-2003年耕地面積減少最快

D.2003年-2007年各年耕地面積減少幅度相同

2.2002年-2007年我國耕地面積減少的原因有

A.建設用地增加                B.糧食播種面積增加

C.退耕還林效果顯著            D.未利用地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2014學年江蘇省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1.21世紀初我國各類出口產品中

A.資源型產品在我國出口產品中占有重要地位

B.技術型加工產品對我國出口額的貢獻率最大

C.勞動密集型產品在世界上的出口競爭力強于技術型加工產品

D.資本型加工產品占世界同類產品出口額比重低于資源型產品

2.21世紀初我國出口產品結構變化的主要原因

A.勞動力素質明顯提高                 

B.農礦產品產量下降

C.基礎設施投資擴大                  

D.產業(yè)結構升級取得顯著成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2014學年江蘇省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左圖為“1990年和2006年我國原油進口來源地結構圖”。下右圖為“2006年各地區(qū)原油生產、  原油加工和乙烯生產產量占全國的比重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14分)

 

⑴左圖所列國家中,與1990年相比,2006年新增的石油進口國中比重最大的三個國家依次是             、              和             。 (3分)

⑵為保障我國石油供應安全,應采取哪些措施?(4分)

國外方面:                     。

國內方面:                     。

⑶讀右圖,原油生產比重明顯大于原油加工比重的地區(qū)有                            ,東北地區(qū)、華北地區(qū)原油加工比重大的主導因素是          。華東地區(qū)原油加工、乙烯生產比重大的主導因素是         。(3分)

⑷石化工業(yè)園是由石油化學工業(yè)企業(yè)集聚而形成的。其主要優(yōu)點有:

     和          。(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2014學年江蘇省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表為“珠江、淮河流域有關數(shù)據(jù)對比表”。讀表并回答問題。(12分)

※為2005年數(shù)據(jù)

(1)淮河流域面積約為珠江流域的3/5,而徑流總量卻不足珠江的1/5,其主要原因是     。(2分)

(2)淮河流域水資源利用率遠高于珠江流域的主要原因是                              。(2分)

(3)珠江中下游地區(qū)夏秋季節(jié)多突發(fā)性暴雨洪水,主要原因是              ;冬季河口處常受海水人侵的威脅,主要原因是                              。(4分)

(4)淮河流域7、8月份多洪水,主要氣候原因是                              。(2分)

(5)珠江、淮河流域的耕地面積分別約為480萬公頃和l200萬公頃。若兩流域單位面積耕地的農業(yè)污染量相當,根據(jù)耕地面積和徑流總最的對比關系,淮河受農業(yè)污染的程度約為珠江的       倍(取整數(shù))。(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2014學年江蘇省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4分)

材料一下圖是我國第28次南極科考航線和P大陸自然帶分布示意圖。

材料二 科考隊在南極冰蓋之巔——冰穹(海拔4093 米)的昆侖站成功安裝了我國自主研發(fā)的首臺南極巡天光學望遠鏡AST3-1,用于對超新星、太陽系外行星、瞬變天體的研究。

⑴昆侖站所在地區(qū)大氣透明度極佳,其原因

主要有  ;      。該地在         時期,可以用光學望遠鏡24 小時不間斷地對星空進行天文觀測。(3 分)

⑵我國南極昆侖站建有象征國家權益的地理測繪標志,可精確測量該標志地理坐標和海拔高度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

⑶(科考船)往返中山站和烏斯懷亞港之間可能遇到的困難有           、             等。(2 分)

⑷分析P大陸自然帶分布所體現(xiàn)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并說明其主要影響因素。

                     (4分)

⑸P大陸熱帶草原帶最主要的農業(yè)地域類型是                         。試分析其有利條件。

                  (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2014學年江蘇省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海洋地理】下圖是“北太平洋局部海域海底地形簡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0 分)

⑴根據(jù)《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規(guī)

定,①處海域屬于       。該處海底儲量巨大的礦產資源是            。海上航行、海底隧道和港口建設均利用的海洋資源類型是          。(3 分)

⑵①②④三處比較,表層海水溫度最低的是         處,原因主要是            。(2 分)

⑶2011 年12 月18 日,③處附近一座海上石油鉆井平臺傾覆,救援船只因舷窗破損進水導致作業(yè)中斷。造成這次救援中斷的主要自然原因可能是                  。(2 分)

a.天氣嚴寒           b.臺風影響           c.海浪和海冰沖擊          d.海水污染嚴重

⑷④處海底地形類型為         。試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 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