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04年高考北京四中全真模擬試卷——地理 題型:013
甲、乙兩幅圖分別是我國長江以南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據(jù)此回答問題。
1.下述土地利用方式中較不合適的是
[ ]
A.①處種植水稻 B.②處栽種柑橘
C.③處種植甜菜 D.④處栽種茶樹
2.實地調查,圖中①③處的年降雨量明顯地比④處少,形成原因是
[ ]
A.①③處位于山脊,蒸發(fā)量少
B.④處位于盆地,河、湖蒸發(fā)量大
C.①③處位于夏季風背風坡
D.①③處位于非季風區(q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4年高考北京四中全真模擬試卷——地理 題型:013
下列三組內容中,三種地理現(xiàn)象之間存在著逐級因果聯(lián)系的是
[ ]
A.火山噴發(fā)、海嘯、厄爾尼諾
B.汽車尾氣排放、酸雨、二惡英
C.氯氟烴排放、光化學煙霧、大氣臭氧洞
D.沿海地區(qū)污水排放、赤潮、近海漁業(yè)減產(chǎ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4年高考北京四中全真模擬試卷——地理 題型:013
下圖是某區(qū)域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箭頭為氣流方向,空間高度為對流層厚度。據(jù)圖回答下題。
設A、B、C、D四處的氣壓值分別為、、、,則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4年高考北京四中全真模擬試卷——地理 題型:013
下面一幅圖是世界地圖的一段緯線,P點以東是海洋,Q點以西是海洋,S和T之間是海域。判斷下題。
Q沿岸地區(qū)的自然帶是
[ ]
A.熱帶荒漠帶 B.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
C.熱帶草原帶 D.熱帶雨林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4年高考北京四中全真模擬試卷——地理 題型:013
讀某地區(qū)氣溫、降水分布狀況圖(下圖),判斷甲地主要的農(nóng)作物和經(jīng)濟林木是
[ ]
A.春小麥、甜菜、亞麻、蘋果 B.水稻、棉花、葡萄、梨
C.玉米、馬鈴薯、柑橘、葡萄 D.水稻、油菜、柑橘、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4年高考北京四中全真模擬試卷——地理 題型:013
2001年來我國的華北地區(qū)水資源頻頻告急,為解決天津用水緊張的狀況,國務院決定實施引黃濟津,即從位于山東東阿縣的位山閘引黃河水進入天津市,全長440千米。引黃濟津中最值得關注的就是水污染。因為相關地區(qū)河道污染嚴重,調水被迫多次改線。這次調水僅因為污水問題,就要損失用水4000多萬立方米。近年來我國每天污水的排放量近1.64億噸,其中約80%未經(jīng)處理直接排入江河。全國約1/2人的河段受到污染,1/10的河段被嚴重污染。完成下題。
水污染帶來的后果是
①加劇了水資源的短缺、谖:θ梭w健康 ③增加酸雨的次數(shù)、芤鹜寥来紊}堿化、菰斐蓺夂虻母珊
[ ]
A.①③ B.④⑤ C.①② D.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4年高考北京四中全真模擬試卷——地理 題型:013
2001年來我國的華北地區(qū)水資源頻頻告急,為解決天津用水緊張的狀況,國務院決定實施引黃濟津,即從位于山東東阿縣的位山閘引黃河水進入天津市,全長440千米。引黃濟津中最值得關注的就是水污染。因為相關地區(qū)河道污染嚴重,調水被迫多次改線。這次調水僅因為污水問題,就要損失用水4000多萬立方米。近年來我國每天污水的排放量近1.64億噸,其中約80%未經(jīng)處理直接排入江河。全國約1/2人的河段受到污染,1/10的河段被嚴重污染。完成下題。
造成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是
①工業(yè)廢水 ②生活污水、凵罾芗彝t灶、菟亮魇А、匏嵊
[ ]
A.①②③ B.①②⑥ C.②④⑥ D.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4年高考北京四中全真模擬試卷——地理 題型:013
閱讀資料,完成下題:“牧童經(jīng)濟”是英國著名經(jīng)濟學家K.E.博爾丁提出的一種現(xiàn)有的對自然界進行掠奪、破壞式的經(jīng)濟模式。其主要特點是把地球看作一個取之不盡的資源寶庫,并且進行無限度的索取,使自然生態(tài)遭到毀滅性的破壞;同時造成廢物大量積累,環(huán)境污染日益嚴重。
下列經(jīng)濟模式屬于“牧童經(jīng)濟”的是
①刀耕火種,毀林開荒 、谀纤闭{,發(fā)展生產(chǎn)
③圍湖造田,開墾荒山 、馨l(fā)展工業(yè),隨意排污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