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然學科的學習,不能局限于被動地接受前人的成果,還應能利用相關(guān)知識解釋各種變化和事實。對于下列事實的解釋錯誤的是


  1. A.
    蔗糖中加入濃硫酸后出現(xiàn)發(fā)黑現(xiàn)象,是濃硫酸的脫水性
  2. B.
    濃硝酸在光照下顏色變黃,說明濃硝酸不穩(wěn)定見光易分解
  3. C.
    常溫下,濃硝酸可以用鋁罐貯存,說明此條件下鋁與濃硝酸不反應
  4. D.
    反應CuSO4+H2S====CuS↓+H2SO4能進行,說明硫化銅不溶于水和稀硫酸
C
A、B、D解釋均正確。C選項,常溫下,濃硝酸可以用鋁罐貯存,因為常溫下鋁在濃硝酸中鈍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04全國各省市高考模擬試題匯編·化學 題型:013

對自然學科的學習,不能局限于被動地接受前人的成果,還應能利用相關(guān)知識解釋各種變化現(xiàn)象和事實.對于下列事實的解釋中,錯誤的是

[  ]

A.蔗糖中加入濃硫酸后出現(xiàn)發(fā)黑現(xiàn)象,是濃硫酸的脫水性

B.濃硝酸在光照下顏色變黃,說明濃硝酸不穩(wěn)定見光易分解

C.常溫下,濃硝酸可以用鋁罐貯存,說明此條件下鋁與濃硝酸不反應

D.反應CuSO4+H2S=CuS↓+H2SO4能進行,說明硫化銅不溶于水和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對自然學科的學習,不能局限于被動地接受前人的成果,還應能利用相關(guān)知識解釋各種變化和事實。對于下列事實的解釋錯誤的是(    )

A.蔗糖中加入濃硫酸后出現(xiàn)發(fā)黑現(xiàn)象,是濃硫酸的脫水性

B.濃硝酸在光照下顏色變黃,說明濃硝酸不穩(wěn)定見光易分解

C.常溫下,濃硝酸可以用鋁罐貯存,說明此條件下鋁與濃硝酸不反應

D.反應CuSO4+H2S====CuS↓+H2SO4能進行,說明硫化銅不溶于水和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對自然學科的學習,不能局限于被動地接受前人的成果,還應能利用相關(guān)知識解釋各種變化和事實。對于下列事實的解釋錯誤的是(    )

A.蔗糖中加入濃硫酸后出現(xiàn)發(fā)黑現(xiàn)象,是濃硫酸的脫水性

B.濃硝酸在光照下顏色變黃,說明濃硝酸不穩(wěn)定見光易分解

C.常溫下,濃硝酸可以用鋁罐貯存,說明此條件下鋁與濃硝酸不反應

D.反應CuSO4+H2S====CuS↓+H2SO4能進行,說明硫化銅不溶于水和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0年新疆哈巴河縣高級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題 題型:實驗題

實驗室用固體燒堿配制500 mL 0.1 mol·L―1的NaOH溶液。
(1)需稱量          g(3分)的燒堿固體,它應該盛放在        (2分)中進行稱量。
(2)配制過程中,不需要使用的儀器是(填寫代號)         。(2分)
A.燒杯  B.量筒 C.1000 mL容量瓶   D.托盤天平   E.藥匙 
F.500 mL容量瓶  G.膠頭滴管   H.漏斗
(3)除上述可使用的儀器,還缺少的儀器是           ,(2分)它在實驗中的作用為                                                              。(2分)
(4)敘述定容過程中的操作                                          (3分)
(5)化學式一門以實驗為基礎(chǔ)的自然學科,化學實驗在化學學習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關(guān)于實驗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不小心碰翻燃著的酒精燈在桌面上燃燒起來,應立即用濕抹布滅火。
B.可燃性氣體點燃前一定要驗純。
C.不小心將酸液沾到皮膚或衣物上,應立即用濃氫氧化鈉溶液清洗。
(6)下列操作對所配濃度有何影響(填寫字母)
偏大的有                     ;(2分)偏小的有                     ;(2分)
無影響的有                   。(2分)
A.稱量用了生銹的砝碼;
B.將NaOH放在紙張上稱量;
C.NaOH在燒杯中溶解后,未冷卻就立即轉(zhuǎn)移到容量瓶中;
D.往容量瓶轉(zhuǎn)移時,有少量液體濺出容量瓶外
E.不洗滌溶解NaOH的燒杯和玻璃棒,并將洗滌液轉(zhuǎn)入容量瓶;
F.定容時仰視刻度線
G.容量瓶未干燥即用來配制溶液
H.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復搖勻,靜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線,再加水至刻度線。
I.配制前先用NaOH溶液潤洗容量瓶后再配制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