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學生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各裝置中所裝試劑、實驗操作及實驗現(xiàn)象如下:
Ⅰ.裝置中所裝的試劑是:①A瓶裝無水乙醇,內(nèi)放無水鹽X;②B干燥管中裝生石灰;③C和D中都裝濃硫酸;④E瓶中裝入試劑Y
Ⅱ.實驗操作及現(xiàn)象是:用水浴加熱A瓶;將D中濃硫酸緩緩滴入E中與試劑Y作用;發(fā)現(xiàn)C中導管有大量氣泡放出;A瓶內(nèi)X逐漸變色,從B管揮發(fā)出的氣體可點燃.
請回答下列問題:
(1)E瓶中所裝的試劑Y是______(填寫編號)
a.飽和食鹽水 b.MnO2和NaCl的混合物 c.濃鹽酸
(2)C中濃H2SO4所起的作用是______,D瓶中濃H2SO4所起的作用是______.
(3)A瓶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
【答案】分析:(1)濃鹽酸與濃H2SO4混合產(chǎn)生HCl氣體;
(2)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
(3)醇能和氫鹵酸發(fā)生取代反應得到鹵代烴;
(4)可以用無水硫酸銅來檢驗水的存在;
(5)乙醇能和氫鹵酸發(fā)生取代反應得到鹵代烴和水,水中的氧原子來自乙醇;
(6)用無水硫酸銅來檢驗乙醇的反應產(chǎn)物水時,一定要排除干擾因素.
解答:解:因濃鹽酸與濃H2SO4混合產(chǎn)生HCl氣體,使干燥的HCl氣體在裝置A中與乙醇發(fā)生反應:C2H5OH+HClC2H5Cl+H2O,產(chǎn)生的水可使無水CuSO4變藍,來證明產(chǎn)生的H2O中的氧元素來源于乙醇,而非HCl,達到驗證實驗的目的.
(1)實驗過程中,HCl氣體是利用濃鹽酸與濃H2SO4混合制得,故答案為:c;
(2)用濃鹽酸與濃H2SO4混合產(chǎn)生的HCl氣體中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氣,對水的檢驗形成強烈干擾,因此一定設法將其除去,故答案為:干燥HCl氣體;吸收濃鹽酸中混有的水分,濃H2SO4溶于水放熱,有利于HCl氣體逸出;
(3)乙醇能和氫鹵酸發(fā)生取代反應,方程式為:CH3CH2OH+HClCH3CH2Cl+H2O,屬于取代反應,CH3CH2Cl名稱為:氯乙烷,故答案為:CH3CH2OH+HClCH3CH2Cl+H2O;取代反應;氯乙烷;
(4)檢驗水的存在可以用無水CuSO4,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無水CuSO4由白變藍,說明反應中有水生成,原因是水與CuSO4結(jié)合生成CuSO4?5H2O,故答案為:無水CuSO4;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無水CuSO4由白變藍,說明反應中有水生成,與CuSO4結(jié)合生成CuSO4?5H2O;
(5)能證明乙醇分子中含有氧原子的理由是:無水CuSO4變藍證明了反應中一定有水生成,水中的氧元素不能來自于HCl,故只能由乙醇提供,故答案為:無水CuSO4變藍證明了反應中一定有水生成,水中的氧元素不能來自于HCl,故只能由乙醇提供;
(6)將氯化氫干燥的濃硫酸不能省去,因為HCl揮發(fā)時帶出水蒸氣,若不除去,無法判定使無水CuSO4變藍的水是否來自于乙醇,故答案為:不能;HCl揮發(fā)時帶出水蒸氣,若不除去,無法判定使無水CuSO4變藍的水是否來自于乙醇.
點評:本題重在考查乙醇的化學性質(zhì),考查角度廣,再加之以實驗的形式出現(xiàn),增加了難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某學生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各裝置中所裝試劑、實驗操作及實驗現(xiàn)象如下:
Ⅰ.裝置中所裝的試劑是:①A瓶裝無水乙醇,內(nèi)放無水鹽X;②B干燥管中裝生石灰;③C和D中都裝濃硫酸;④E瓶中裝入試劑Y
Ⅱ.實驗操作及現(xiàn)象是:用水浴加熱A瓶;將D中濃硫酸緩緩滴入E中與試劑Y作用;發(fā)現(xiàn)C中導管有大量氣泡放出;A瓶內(nèi)X逐漸變色,從B管揮發(fā)出的氣體可點燃.
請回答下列問題:
(1)E瓶中所裝的試劑Y是
c
c
(填寫編號)
a.飽和食鹽水 b.MnO2和NaCl的混合物 c.濃鹽酸
(2)C中濃H2SO4所起的作用是
干燥HCl氣體
干燥HCl氣體
,D瓶中濃H2SO4所起的作用是
吸收濃鹽酸中混有的水分,濃H2SO4溶于水放熱,有利于HCl氣體逸出
吸收濃鹽酸中混有的水分,濃H2SO4溶于水放熱,有利于HCl氣體逸出

(3)A瓶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CH3CH2OH+HCl
CH3CH2Cl+H2O
CH3CH2OH+HCl
CH3CH2Cl+H2O
,反應類型是
取代反應
取代反應
,所生成的
氯乙烷
氯乙烷
(寫名稱)在B出口處點燃.
(4)無水鹽X宜選用
無水CuSO4
無水CuSO4
,它能起指示劑作用的原因是
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無水CuSO4由白變藍,說明反應中有水生成,與CuSO4結(jié)合生成CuSO4?5H2O
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無水CuSO4由白變藍,說明反應中有水生成,與CuSO4結(jié)合生成CuSO4?5H2O

(5)此實驗能證明乙醇分子中含有氧原子的理由是
無水CuSO4變藍證明了反應中一定有水生成,水中的氧元素不能來自于HCl,故只能由乙醇提供
無水CuSO4變藍證明了反應中一定有水生成,水中的氧元素不能來自于HCl,故只能由乙醇提供

(6)如果將裝置中的C瓶去掉,實驗目的是否能夠達到?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因為
HCl揮發(fā)時帶出水蒸氣,若不除去,無法判定使無水CuSO4變藍的水是否來自于乙醇
HCl揮發(fā)時帶出水蒸氣,若不除去,無法判定使無水CuSO4變藍的水是否來自于乙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里需要純凈的氯化鈉溶液,但手邊只有混有硫酸鈉、碳酸氫銨的氯化鈉.某學生設計了如圖所示方案:(注:碳酸氫銨受熱可完全分解成氣態(tài)物質(zhì))

如果此方案正確,那么:
(1)操作①可選擇的儀器是
坩堝
坩堝

(2)操作②是否可改為加硝酸鋇溶液?為什么?
不能
不能
;理由
改用Ba(NO32會使溶液中引入新的雜質(zhì)離子NO3-,以后操作中無法除去
改用Ba(NO32會使溶液中引入新的雜質(zhì)離子NO3-,以后操作中無法除去

(3)進行操作②后,如何判斷S
O
2-
4
已除盡,方法是
取少量上層澄清溶液,再滴加BaCl2溶液,如無沉淀出現(xiàn)則說明SO42-已除盡
取少量上層澄清溶液,再滴加BaCl2溶液,如無沉淀出現(xiàn)則說明SO42-已除盡

(4)操作③的目的是
除去過量的Ba2+
除去過量的Ba2+

(5)操作④的目的是
除去濾液中溶解的CO2和多余的鹽酸
除去濾液中溶解的CO2和多余的鹽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硝酸是極其重要的化工原料,工業(yè)上將產(chǎn)生的NO2在密閉容器中用水多次反復循環(huán)吸收制備硝酸.
(1)工業(yè)上用水吸收NO2生產(chǎn)HNO3,生成的氣體經(jīng)多次氧化、吸收的循環(huán)操作充分轉(zhuǎn)化為硝酸(假定上述過程無其他損失).試寫出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為了證明NO也可以與氧氣和水共同反應生成HNO3,某學生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有關(guān)夾持裝置已略去).
①檢查裝置氣密性良好后,為觀察到NO氣體生成,打開K1,關(guān)閉K2,應從U形管的長管口注入稀硝酸至
 
后,迅速關(guān)閉K1,觀察到U形管內(nèi)的現(xiàn)象是
 

②裝置Ⅲ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③蘸NaOH溶液的棉花團的作用是
 

④打開K2,至裝置Ⅱ中長玻璃管中的氣體呈無色后,打開K3,反應一段時間后,長玻璃管中并未充滿液體.設計簡單方法檢驗長玻璃管中的氣體是否含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2-2013學年陜西省三原縣北城中學高一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帶解析) 題型:實驗題

(11分)為證明有關(guān)物質(zhì)的性質(zhì),某學生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當打開活塞C,使液體A與隔板H上的固體B相遇時,即有氣體產(chǎn)生,并發(fā)現(xiàn)D中蠟燭熄滅;關(guān)閉C 打開E時,則看到G中蠟燭燃得更亮。

(1)請判斷各儀器中盛放的物質(zhì)的化學式:
A          ; B          ;F            。
(2)用化學反應方程式表示上述有關(guān)反應(不包括蠟燭的燃燒):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2屆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烴的衍生物》專題綜合測試(蘇教版) 題型:填空題

(8分)(2011·重慶萬州調(diào)研)為確認C6H5OH、H2CO3和CH3COOH的酸性強弱,某學生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一次實驗即可達到目的(不必選其他酸性物質(zhì))。

請據(jù)此實驗回答:
(1)錐形瓶中裝某可溶性正鹽溶液,分液漏斗中所盛試劑應為________。
(2)裝置B所盛的試劑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裝置C所盛的試劑是________,C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