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原子序數(shù)依次遞增,A、B、D三種元素既不同周期也不同主族,且三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為13,B與C同周期,C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比B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多1.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元素D的單質只能做氧化劑
B、元素B和D可以形成化學式為BD3的共價化合物
C、A、B兩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空間構型一定是三角錐形
D、元素A、C不可能形成結構式為A-C-C-A的化合物
考點:原子結構與元素的性質
專題: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原子序數(shù)依次遞增,A、B、D三種元素既不同周期也不同主族,則A為H元素,B處于第二周期、D處于第三周期,且三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為13,故B、D三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13-1=12,B與C同周期,C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比B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多1,則B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只能為5,D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7,故B為N元素,D為Cl元素,C為O元素,據(jù)此解答.
解答: 解: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原子序數(shù)依次遞增,A、B、D三種元素既不同周期也不同主族,則A為H元素,B處于第二周期、D處于第三周期,且三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為13,故B、D三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13-1=12,B與C同周期,C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比B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多1,則B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只能為5,D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7,故B為N元素,D為Cl元素,C為O元素,
A.氯氣在某些反應中可以做還原劑,故A錯誤;
B.NCl3是共價化合物,故B錯誤;
C.N、H兩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只氨氣一種,還有其他物質,不一定是三角錐形,過C錯誤;
D.H、O元素可以形成H2O2,其結構式為H-O-O-H,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結構性質位置關系綜合應用,推斷元素是解題關鍵,題目比較綜合,需要學生熟練掌握基礎知識,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工業(yè)上利用N2和H2反應制取NH3,下列措施不能加快該反應的反應速率的是( �。�
A、升高溫度
B、增大壓強
C、將NH3及時分離
D、使用催化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常見有機物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理相同
B、甲烷與氯氣在光照條件下反應可以制取較純凈的一氯甲烷
C、乙烯和乙烷可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來鑒別
D、苯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所以苯可以和H2發(fā)生加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溫度下,對于反應N2(g)+3H2(g)?2NH3(g)△H=-92.4kJ/mol.N2的平衡轉化率(α%)與體系總壓強(P)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將1.0mol氮氣和3.0mol氫氣,置于1L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放出的熱量為92.4kJ
B、平衡狀態(tài)由A變到B時,平衡常數(shù)K(A)<K(B)
C、上述反應在達到平衡后,增大壓強,H2的轉化率提高
D、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是強電解質是( �。�
A、氧化鋁B、晶體硅
C、鹽酸D、氨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熱化學方程式:2H2(g)+O2(g)=2H2O(g)△H1=-483.6kJ/mol.則對于熱化學方程式:2H2O(l)=2H2(g)+O2(g)△H2=b,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熱化學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shù)表示分子個數(shù)
B、該反應的△H2=+483.6 kJ/mol
C、△H2<△H1
D、△H2>△H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已知:Fe(s)+
1
2
O2(g)=FeO(s)△H=-272.0KJ?mol-1
2Al(s)+
3
2
O2(g)=Al2O3(s)△H=-1675.7KJ?mol-1
Al和足量的FeO發(fā)生鋁熱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2)1000℃時,硫酸鈉與氫氣發(fā)生下列反應:Na2SO4(s)+4H2(g)?Na2S(s)+4H2O(g).
①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
 
.已知K1000℃<K1200℃,則該反應是
 
反應(填“吸熱”或“放熱)
②Na2S水溶液顯
 
(填“酸性”、“堿性”、“中性”),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原因
 

(3)常溫下,如果取0.1mol?L-1HA溶液與0.1mol?L-1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混合后溶液體積的變化忽略不計),測得混合液的pH=8,請回答下列問題:混合溶液中水電離出的c(H+)與0.1mol?L-1NaOH溶液中水電離出的c(H+)比較前者
 
后者(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做元素性質遞變規(guī)律實驗時,自己設計了一套實驗方案,并記錄了有關實驗現(xiàn)象(見下表,表中的“實驗步驟”與“實驗現(xiàn)象”前后不一定是對應關系).
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
①將鎂條用砂紙打磨后,放入試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熱至水沸騰;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處游動,發(fā)出“嘶嘶”聲,隨之消失,溶液變成紅色.
②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滿加新制的氯水B.有氣體產(chǎn)生,溶液變成淺紅色
③將一小塊金屬鈉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C.劇烈反應,迅速產(chǎn)生大量無色氣體.
④將鎂條投入稀鹽酸中D.反應不十分劇烈;產(chǎn)生無色氣體.
⑤將鋁條投入稀鹽酸中E.生成白色膠狀沉淀,繼而沉淀消失
⑥向A1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過量F.生成淡黃色沉錠.
請你幫助該同學整理并完成實驗報告.
(1)實驗內容:(填寫與實驗步驟對應的實驗現(xiàn)象的編號和②③的化學方程式)
實驗內容
實驗現(xiàn)象(填A~F)
實驗②
 

實驗③
 
;
(2)實驗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一個容積固定的反應容器中,有一可以左右滑動的密封隔板,兩側分別進行如圖所示的可逆反應:

各物質的起始加入量如下:A、B、C 均為 4.0mol,D為 6.5mol,F(xiàn)為 2mol,設E 為 x mol,當x 在一定范圍內變化時,均可以通過調節(jié)反應器的溫度時兩側反應都達到平衡,且隔板恰好處于反應器的正中位置,請?zhí)顚懴铝锌瞻祝?br />(1)當x=4.5時,則右側反應起始時向
 
(填“正反應”或“逆反應”),要使起始反應維持向該方向進行,x 的最大值應小于
 
;
(2)x=3.0時,右側反應在起始時向
 
(填“正反應”或“逆反應”),要使起始反應維持向該方向進行,x 的最小值應大于
 
;
(3)若x 分別為 4.5 和 5.0,則在這兩種情況下,當反應達到平衡時,A的物質的量
 
(填寫相等、不相等或不能確定),請解釋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