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A、B、C、D、E、F六種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遞增,
①F的原子序數(shù)為25,其余均為短周期元素,F(xiàn)為Mn元素;
②元素A與元素B同周期,元素A與元素E同主族,且A、B、E三原子p軌道上均有2個未成對電子,這幾種原子序數(shù)都小于F,所以AB位于第二周期、E位于第三周期,A為C、B為O、E為Si元素;
③元素C、D、E在同一周期,且C原子中沒有未成對電子,為第三周期,原子序數(shù)小于Si,則C是Mg、D為Al元素;
(1)同一周期元素,元素電負性隨著原子序數(shù)增大而增大;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第一電離能隨著原子序數(shù)增大而呈增大趨勢,但第IIA族、第VA族元素第一電離能大于其相鄰元素;
(2)F是Mn元素,根據(jù)構(gòu)造原理書寫該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
(3)B是O元素,E是Si元素,元素B與元素E形成的晶體是二氧化硅晶體,二氧化硅晶體是原子晶體;二氧化硅晶體中Si-O原子之間形成共價單鍵;
(4)A是C元素,B是O元素,由氫元素與A、B兩元素共同構(gòu)成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30的分子是HCHO,甲醛分子中中心原子是碳原子,碳原子含有3個σ鍵且不含孤電子對,根據(jù)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判斷C原子雜化方式及空間構(gòu)型;
(5)價電子數(shù)相同原子個數(shù)相同的微;榈入娮芋w,等電子體結(jié)構(gòu)相似;
(6)晶體中最近的兩個原子之間的距離為該晶體晶胞體長的$\frac{1}{4}$,該晶胞中原子個數(shù)=4+8×$\frac{1}{8}$+6×$\frac{1}{2}$=8,該晶胞體積=$\frac{\frac{12}{{N}_{A}}×8}{ρ}$cm3,該晶胞體長=$\sqrt{3}$×$\root{3}{\frac{96}{ρ{N}_{A}}}$cm.
解答 解:A、B、C、D、E、F六種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遞增,
①F的原子序數(shù)為25,其余均為短周期元素,則F是Mn元素;
②元素A與元素B同周期,元素A與元素E同主族,A、B、E三原子p軌道上均有2個未成對電子,A的原子序數(shù)最小,則A是C元素,A和B同周期,則B是O元素,E原子序數(shù)大于B,所以E位于第三周期,則E是Si元素;
③元素C、D、E在同一周期,且C原子中沒有未成對電子,C的原子序數(shù)小于E,則C是Mg,D的原子序數(shù)大于C小于E,則D是Al元素,
(1)A是C元素,B是O元素,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電負性隨著原子序數(shù)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元素A與元素B的電負性大小比較為O>C;
C是Mg元素,D是Al元素,同一周期中,元素的第一電離能隨著原子序數(shù)的增大而呈增大的趨勢,但第IIA族元素大于相鄰主族元素的第一電離能,所以元素C與元素D的第一電離能的大小比較為:Mg>Al,
故答案為:O;C;Mg;Al;
(2)F是Mn元素,其原子核外有25個電子,根據(jù)構(gòu)造原理知,F(xiàn)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Ar]3d54s1或1s22s22p63s23p63d54s1,故答案為:[Ar]3d54s1或1s22s22p63s23p63d54s1 ;
(3)B是O元素,E是Si元素,元素B與元素E形成的晶體是二氧化硅晶體,二氧化硅晶體的構(gòu)成微粒是原子,所屬的晶體類型為原子晶體,在該晶體中每個硅原子和4個氧原子形成4個硅氧鍵,每個氧原子和2個硅原子形成2個硅氧鍵,原子間以共價單鍵相結(jié)合,所以原子間形成的共價鍵屬于σ鍵,故選A,
故答案為:原子;A;
(4)A是C元素,B是O元素,由氫元素與A、B兩元素共同構(gòu)成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30的分子是HCHO,甲醛分子中中心原子是碳原子,碳原子含有3個σ鍵且不含孤電子對,所以甲醛里中心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為sp2,分子的空間構(gòu)型為平面三角形,
故答案為:sp2;平面三角形;
(5)根據(jù)等電子原理,A是C元素,B是O元素,由元素A與元素B構(gòu)成的一種雙原子極性分子是CO,CO和氮氣分子實驗等電子體,等電子體的結(jié)構(gòu)相似,所以一氧化氮的結(jié)構(gòu)式為:C≡O(shè),
故答案為:C≡O(shè);
(6)晶體中最近的兩個原子之間的距離為該晶體晶胞體長的$\frac{1}{4}$,該晶胞中原子個數(shù)=4+8×$\frac{1}{8}$+6×$\frac{1}{2}$=8,該晶胞體積=$\frac{\frac{12}{{N}_{A}}×8}{ρ}$cm3,該晶胞體長=$\sqrt{3}$×$\root{3}{\frac{96}{ρ{N}_{A}}}$cm,晶體中最近的兩個原子之間的距離為該晶體晶胞體長的$\frac{1}{4}$=$\frac{\sqrt{3}}{4}$×$\root{3}{\frac{96}{ρ{N}_{A}}}$cm,
故答案為:$\frac{\sqrt{3}}{4}$×$\root{3}{\frac{96}{ρ{N}_{A}}}$.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zhì)結(jié)構(gòu)和性質(zhì),為高頻考點,涉及晶胞計算、原子雜化方式判斷、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元素周期律等知識點,側(cè)重考查學生分析判斷及空間想象能力、計算能力等,明確基本理論及物質(zhì)結(jié)構(gòu)是解本題關(guān)鍵,要知道該晶胞中哪兩個原子距離最近是解答本題難點,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膠體粒子帶電荷并且在一定條件下能穩(wěn)定存在 | |
B. | 膠體的分散質(zhì)粒子直徑在1nm~100nm之間 | |
C. | 膠體粒子不能穿過半透膜,能通過濾紙空隙 | |
D. | 膠體粒子能夠發(fā)生布朗運動而且能產(chǎn)生丁達爾現(xiàn)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44 g CO2 氣體中含有原子數(shù)為2NA | |
B. | 常溫常壓下22.4 L H2 中含原子數(shù)為2NA | |
C. | 64g二氧化硫含有原子數(shù)為3NA | |
D. | 標準狀況下22.4 L H2O中含分子數(shù)為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加入硝酸酸化了的硝酸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
B. | 加入鹽酸酸化了的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
C. | 先加硝酸酸化,無沉淀,再加硝酸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
D. | 先加鹽酸酸化,無現(xiàn)象,再加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K+、Al3+、OH-、Cl- | B. | H+、Mg2+、NO3-、SiO32- | ||
C. | Fe3+、NH4+、SCN-、F- | D. | Na+、Cu2+、NO3-、SO4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