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某考古小組對兩件文物的表面物質A和 B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1)請你根據圖所示中的實驗現象推斷下列物質的化學式
B
 
C
 

(2)寫出下列轉換的化學方程式:
C→D
 

E→H+I
 

J+K→L
 

(3)在博物館很少見到由J制造的完好文物,原因是什么?
 
考點:無機物的推斷
專題:
分析:由紅褐色沉淀D,可知D為Al(OH)3,結合轉化關系可知,紅棕色固體A為Fe2O3,C為FeCl3;黑色固體F與硫酸反應生成藍色溶液K,所以K為CuSO4,F為CuO,紅色固體L為Cu,氧化鐵與H反應生成黑色固體J,所以J為Fe,E通電會生成H和I,H與氧化鐵反應生成鐵,所以E是H2O,H為H2,I是O2;B受熱會生成水、氧化銅和氣體G,氣體G又會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所以G是CO2,可知B為堿式碳酸銅,以此來解答.
解答: 解:由紅褐色沉淀D,可知D為Al(OH)3,結合轉化關系可知,紅棕色固體A為Fe2O3,C為FeCl3;黑色固體F與硫酸反應生成藍色溶液K,所以K為CuSO4,F為CuO,紅色固體L為Cu,氧化鐵與H反應生成黑色固體J,所以J為Fe,E通電會生成H和I,H與氧化鐵反應生成鐵,所以E是H2O,H為H2,I是O2;B受熱會生成水、氧化銅和氣體G,氣體G又會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所以G是CO2,可知B為堿式碳酸銅,
(1)由上述分析可知,B為Cu2(OH)2CO3,C為FeCl3,故答案為:Cu2(OH)2CO3;FeCl3
(2)C→D的反應為FeCl3+3NaOH=Fe(OH)3↓+3NaCl;
E→H+I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
 通電 
.
 
2H2↑+O2↑;
J+K→L的化學方程式為:Fe+CuSO4=FeSO4+Cu,
故答案為:FeCl3+3NaOH=Fe(OH)3↓+3NaCl;2H2O
 通電 
.
 
2H2↑+O2↑;Fe+CuSO4=FeSO4+Cu;
(3)因鐵的化學性質活潑,易被腐蝕,則在博物館很少見到由J(Fe)制造的完好文物,故答案為:鐵的化學性質活潑,易被腐蝕.
點評:本題考查無機物的推斷,為高頻考點,把握物質的顏色及流程中的反應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推斷能力的考查,注意紅褐色沉淀及藍色溶液為推斷的突破口,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X、Y、M、N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已知X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電子層數的3倍,X、M同主族,Y原子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徑最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M與X的化合物對應的水化物一定是強酸
B、Y2X和Y2X2中化學鍵類型相同,陰、陽離子的個數比相同
C、氣態(tài)氫化物的熱穩(wěn)定性:M>N
D、離子半徑r:r(X2-)>r(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利用催化氧化反應將SO2轉化為SO3是工業(yè)上生產硫酸的關鍵步驟.
已知:SO2(g)+
1
2
O2(g)?SO3(g)△H=-98kJ?mol-1
(1)某溫度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
10
3
,若在此溫度下,向100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3.0mol SO2(g)、16.0mol O2(g)和3.0mol SO3(g),則反應開始時v(正)
 
 v(逆)(填“<”、“>”或“=”).
(2)一定溫度下,向一帶活塞的體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2.0mol SO2和1.0molO2,達到平衡后體積變?yōu)?.6L,則SO2的平衡轉化率為
 

(3)在(2)中的反應達到平衡后,改變下列條件,能使SO2(g)平衡濃度比原來減小的是
 
(填字母).
A.保持溫度和容器體積不變,充入1.0mol O2
B.保持溫度和容器內壓強不變,充入1.0mol SO3
C.降低溫度
D.移動活塞壓縮氣體
(4)若以右圖所示裝置,用電化學原理生產硫酸,寫出通入O2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5)為穩(wěn)定持續(xù)生產,硫酸溶液的濃度應維持不變,則通入SO2和水的質量比為
 

(6)下列反應:
2CO(g)+SO2(g)=S(g)+2CO2(g)△H=+8.0KJ.mol-1
2H2(g)+SO2(g)=S(g)+2H2O(g)△H=+90.4KJ.mol-1
2CO(g)+O2(g)=2CO2(g)△H=-556.0KJ.mol-1
2H2(g)+O2(g)=2H2O(g)△H=-483.6KJ.mol-1
求 S(g)與O2(g)反應生成SO2(g)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述實驗能達到預期目的是( �。�
編號實驗內容實驗目的
A將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證明SO2具有氧化性
B將10gCuSO4?5H2O溶解在90g水中配制質量分數為10%的CuSO4溶液
C將Cl2通入NaBr溶液中比較氯與溴的氧化性強弱
D分別向2支試管中加入相同體積不同濃度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1支加入少量MnO2研究催化劑對H2O2分解速率的影響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A、將電石與水反應產生的氣體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說明有乙炔生成
B、將溴乙烷與NaOH的乙醇溶液共熱產生的氣體通入溴水中,溶液褪色說明有乙烯生成
C、用苯、2mol/L硝酸和3mol/L硫酸制備硝基苯
D、溴乙烷與氫氧化鈉溶液共熱后,加入硝酸銀溶液檢驗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實驗裝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制取干燥純凈的NH3
B、
實驗室制取大量CO2氣體
C、
可以完成“噴泉”實驗
D、
測量Cu與濃硝酸反應產生氣體的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能獲得成功的是( �。�
A、
實驗室制取并檢驗乙烯
B、
實驗室制取并檢驗乙炔
C、
實驗室制取并檢驗氨氣
D、
實驗室制取溴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藥物Z可用于治療哮喘、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可由X(咖啡酸)和Y(1,4-環(huán)己二酮單乙二醇縮酮)為原料合成(如圖).

試填空:
(1)X的分子式為
 
;該分子中最多共面的碳原子數為
 

(2)Y中含有
 
個手性碳原子.
(3)Z能發(fā)生
 
反應.(填序號)
A.取代反應     B.消去反應           C.加成反應       D.催化氧化反應
(4)鑒別X和Z可用下列何種物質
 
?
A.Br2水        B.酸性KMnO4溶液    C.FeCl3溶液      D.Na2CO3溶液
(5)1mol Z與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充分反應,需要消耗氫氧化鈉
 
mol;
1mol Z在一定條件下與足量Br2充分反應,需要消耗Br2
 
mol.
1mol Z在一定條件下與足量H2充分反應,需要消耗H2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磷及部分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轉化如圖所示.
①步驟Ⅰ為白磷的工業(yè)生產方法之一,反應在1300℃的高溫爐中進行,其中SiO2的作用是用于造渣(CaSiO3),焦炭的作用是
 

②不慎將白磷沾到皮膚上,可用0.2mol/L CuSO4溶液沖洗,根據步驟Ⅱ可判斷,1mol/L CuSO4溶液所能氧化的白磷的物質的量為
 

③步驟Ⅲ中,反應為的比例不同可獲得不同的產物,除Ca3(PO42外可能的產物還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