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在酸雨試樣中加入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說明酸雨中一定含SO42- | |
B. | 將酸雨試樣濃縮后加入Cu和濃H2SO4,試管口有紅棕色氣體,逸出說明酸雨中可能含NO3- | |
C. | 每隔1 h測定酸雨試樣的pH,其pH先變小后不變,說明剛落下的酸雨中含SO32- | |
D. | 用玻璃棒蘸取酸雨,在酒精燈上灼燒,火焰呈黃色,說明酸雨中一定存在Na+ |
分析 A.酸雨顯示酸性,硝酸根離子在酸性條件下能夠將亞硫酸根離子氧化成硫酸根離子,所以原溶液中可能含有亞硫酸根離子;
B.紅棕色氣體為二氧化氮,應該為銅與硝酸根離子在酸性條件下反應生成的;
C.二氧化硫與水反應生成亞硫酸,亞硫酸被空氣中氧氣氧化成硫酸,導致酸性先增強,最后亞硫酸根離子完全被氧化成硫酸根離子,則溶液的pH不再變化;
D.根據玻璃杯中含有鈉離子分析.
解答 解:A.在酸雨試樣中加入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由于亞硫酸根離子在酸性條件下能夠被硝酸根離子氧化成硫酸根離子,則原溶液中可能含有SO32-,不一定含有SO42-,故A錯誤;
B.將酸雨試樣濃縮后加入Cu和濃H2SO4,試管口有紅棕色氣體,紅棕色氣體為NO2,應該為銅與硝酸根離子在酸性條件下反應生成的,則溶液中可能含有NO3-,故B正確;
C.H2SO3被O2氧化生成H2SO4,酸性增強,說明酸雨中含有亞硫酸根離子,當亞硫酸根離子完全被氧化后,溶液的pH不會變化,故C正確;
D.玻璃中含有Na+,不能確定酸雨中是否含有Na+,應該為鉑絲或鐵絲做該焰色反應的實驗,故D錯誤;
故選AD.
點評 本題考查了常見離子的檢驗及酸雨的性質,題目難度中等,明確常見離子的性質及檢驗方法為解答關鍵,注意掌握酸雨的組成、成因及危害,試題培養(yǎng)了學生的靈活應用能力.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提取海帶中碘元素時,為保證I-完全氧化為I2,加入的氧化劑(H2O2或新制氯水)均應過量 | |
B. | 重結晶時,溶液冷卻速度越慢得到的晶體顆粒越大 | |
C. | 乙酸與乙醇的混合液可用分液漏斗進行分離 | |
D. | 用乙醇從碘水中萃取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u(OH)2溶于醋酸:Cu(OH)2+2H+═Cu2++2H2O | |
B. | NH4HCO3溶液與足量KOH濃溶液共熱:N${H}_{4}^{+}$+OH-$\frac{\underline{\;\;△\;\;}}{\;}$NH3↑+H2O | |
C. | NaHSO4溶液與NaOH溶液混合:OH-+H+═H2O | |
D. | 明礬溶液中加入過量Ba(OH)2溶液:2Al3++3S${O}_{4}^{2-}$+3Ba2++8OH-═2Al${O}_{2}^{-}$+3BaSO4↓+4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配制0.1mol•L-1 NaOH溶液時,用潮濕的燒杯稱量NaOH固體,對配制結果無影響 | |
B. | 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時,用量筒量取濃溶液體積仰視讀數,所配溶液的濃度結果偏高 | |
C. | 98%的濃硫酸用等體積的水稀釋后,硫酸的質量分數為49% | |
D. | 溫度一定時,向飽和食鹽水中加入固體氯化鈉,則溶液的濃度和質量均不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