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氯化錫是一種重要的電鍍原料,又稱氯化亞錫,分子式為SnCl2.其沸點為623℃,在水溶液中以SnCl2?2H2O的形式析出,錫的另一種氯化物SnCl4的沸點為114℃,其錫花中(主要成分是錫)含有雜質(zhì)鋇、銻、銅、鉛等金屬,從錫花中制備二氧化錫晶體工藝如下:

(1)濾渣成分為
 
(用化學式表示);
(2)經(jīng)過氯化后的錫主要以的SnCl4形式存在在混合液中,寫出錫與SnCl4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反應Ⅰ進行反應時,加熱反應使反應液溫度升高到60℃,開始通入Cl2,隨著反應的進行,反應所放出的熱量使溶液的溫度升高,此時需要反應溫度在80℃~90℃之間,不宜過高,請解釋:
①溫度不宜過高的原因是
 
;
②開始通氯氣時,氣體流量不宜過大,隨反應的進行加大氯氣的通入量,此操作的目的是
 
;
(4)母液中含有的離子有H+、OH-、
 
考點:物質(zhì)分離和提純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綜合應用
專題:
分析:(1)由于錫花中(主要成分是錫)含有雜質(zhì)鋇、銻、銅、鉛等金屬,加入稀鹽酸能把較活潑的金屬(依據(jù)活動性順序,排在H之前的)溶解,不溶解的即作為濾渣除去;
(2)依據(jù)氧化還原反應書寫Sn與二氯化錫反應方程式及即可;
(3)①由于SnCl4的沸點為114℃,故溫度過高,會導致錫損失,據(jù)此解答即可;
②開始通入氯氣,由于反應溫度較低,故化學反應速率較慢,故需要氯氣較少,隨著反應進行,溫度升高,化學反應速率加快,需要更多的氯氣,據(jù)此解答即可;
(4)依據(jù)錫花的成分分析母液中含有離子即可.
解答: 解:(1)由于錫花中(主要成分是錫)含有雜質(zhì)鋇、銻、銅、鉛等金屬,加入稀鹽酸能把較活潑的金屬Ba、Sn溶解,而Sb、Cu、Pb等不溶于稀鹽酸,即作為濾渣除去,另外由于加入Sn過量,故濾渣中還應含有Sn,故答案為:Sn、Sb、Cu、Pb;
(2)Sn為0價,二氯化錫中Sn為+2價,故此反應為歸中反應,化學反應方程式為:Sn+SnCl4=2SnCl2,故答案為:Sn+SnCl4=2SnCl2
(3)①由于SnCl4的沸點為114℃,故溫度過高,會導致錫損失,故答案為:因為溫度過高,若超過SnCl4的沸點114℃,會造成錫的損失;
②由于開始反應溫度較低,應通入少量氯氣,若過多的通入氯氣,氯氣來不及反應而逸出,未防止逸出,故先少量通入氯氣,故答案為:防止因反應開始時,反應液的溫度較低,反應速率慢,氯氣流量過大造成氯氣來不及反應而逸出;
(4)Pb、Sn、Ba的活潑性位于H之前,故溶于鹽酸,以離子形式存在,由于利用鹽酸溶解,故引入陰離子氯離子,故答案為:Pb2+、Ba2+、Cl-、Sn2+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的是無機物制備工業(yè)流程,熟練掌握金屬活動性順序并充分利用流程圖是解決本題的關鍵,屬于中等難度的題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催化劑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催化劑能使不起反應的物質(zhì)發(fā)生反應
B、在化學反應前后催化劑性質(zhì)和質(zhì)量都發(fā)生改變
C、催化劑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
D、在化學反應過程中,一定不參與化學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常溫下,1L0.1mol/L的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數(shù)為0.2NA
B、1mol羥基中電子數(shù)為9NA
C、標準狀況下,22.4L二氯甲烷的分子數(shù)約為NA
D、常溫常壓下,24.5L乙烯中C-H鍵數(shù)約為4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CO2(g)+3H2(g)?CH3OH(g)+H2O(g),該反應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
(1)上述反應平衡常數(shù)K的表達式為
 
,溫度降低,平衡常數(shù)K
 
(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2)在體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測得CO2的物質(zhì)的量隨時間變化如表所示,從反應開始到5min末,用氫氣濃度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v(H2
 

t/min0251015
n(CO2)/mol10.750.50.250.25
(3)在相同溫度容積不變的條件下,能說明該反應已達平衡狀態(tài)的是
 
(填寫序號字母).
a.n(CO2):n(H2O):n(CH3OH):n(H2O)=1:3:1:1
b.容器內(nèi)壓強保持不變
c.H2的消耗速率與CH3OH的消耗速率之比為3:1
d.容器內(nèi)的密度保持不變.
(4)下列條件能使上述反應的反應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的是
 
(填寫字母).
a.及時分離出CH3OH氣體
b.適當升高溫度
c.保持容器的容積不變,再充入1molCO2和3molH2
d.選擇高效的催化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A、B、C、D、E是原子序數(shù)以此增大的五種短周期元素,A、C同主族,A與E形成共價化合物,A與B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堿性,E元素的最高正化合價與最低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6,D是同周期中離子半徑最小的元素.
(1)五中元素中,非金屬性最強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寫出C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2)B元素的氣態(tài)氫化物與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反應生成的化合物中存在化學鍵的類型為
 
;
(3)C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與D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已知X、Y、Z三種物質(zhì)均含有上述元素中的某一種元素,它們之間存在如圖所示的轉(zhuǎn)化關系:
X
W
Y
W
X
Z.
①X、Y、Z均含有同一種金屬元素,若W固體俗稱干冰,則反應Y→Z的離子方程式為
 
;若W是強堿,且Y為白色難容固體,則反應的Z→Y的離子方程式為
 

②X、Y、Z均含有同一種非金屬元素,W是一種常見金屬單質(zhì),且上述轉(zhuǎn)化均在常溫條件下完成,則反應Z→Y的離子方程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碘化鈉是常用的分析試劑,還用于醫(yī)療、照相業(yè).工業(yè)上用鐵屑還原法制備NaI,其主要流程如下,

請回答問題:
已知:NaI易被空氣氧化;反應②為:3Fe+IO3-+3H2O→3Fe (OH)2↓+I-
(1)實驗室灼燒Fe(OH)2主要在
 
進行(填儀器名稱);灼燒后的副產(chǎn)品是
 
(寫化學式).
(2)判斷①中碘單質(zhì)是否完全反應的實驗方法是
 
;
(3)實驗室配制一定量10%NaOH溶液,其操作步驟是
 

(4)測定產(chǎn)品中NaI含量的方法是:
a.稱取3.000g樣品、溶解,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
b.量取25.00mL待測溶液于錐形瓶中;
c.用0.1000mol?L-1AgNO3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AgNO3溶液體積的平均值為19.00mL.
①測定過程所需儀器在使用前需要檢查是否漏液的有
 

②該樣品中NaI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③若測定結果偏低,試分析可能的原因(任寫兩條):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一水草酸鈣(CaC2O4?H2O)可用作分離稀有金屬的載體.其制備方法如下:
步驟I:用精制氯化鈣稀溶液與草酸溶液共熱反應,過濾,將固體溶于熱鹽酸中.
步驟Ⅱ:加氨水反應得一水草酸鈣沉淀,過濾,熱水洗滌,在105℃干燥得產(chǎn)品.
(1)寫出步驟Ⅱ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已知CaC2O4?H2O的Ksp=-2.34×10-9,為使步驟Ⅱ溶液中c(C2O42-)≤1×10-5 mol?L-1,c(Ca2+)的范圍為
 

(3)為研究一水草酸鈣的熱分解性質(zhì),進行如下實驗:準確稱取36.50g樣品加熱,樣品的固體殘留率(
固體樣品的剩余質(zhì)量
固體樣品的起始質(zhì)量
×100%)隨溫度的變化如圖所示.
①300℃時殘留固體的成分為
 
,900℃時殘留固體的成分為
 

②通過計算求出500℃時固體的成分及質(zhì)量.(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現(xiàn)有溴乙烷、A、B、C四種有機物,在一定條件下,它們的轉(zhuǎn)化關系如圖所示(圖中部分反應條件及生成物沒有全部寫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溴乙烷→A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2)溴乙烷→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3)A→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4)A→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5)分別寫出溴乙烷→C、A→C、A→B的反應類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R-CH═CH2+HX→.A、B、C、D、E、M、N有下列轉(zhuǎn)化關系:

C
O2
M
新制的Cu(OH)2
N
其中A、B分別是化學式C3H7Cl的兩種同分異構體,N經(jīng)過酸化后可發(fā)生酯化反應,根據(jù)如圖中各物質(zhì)的轉(zhuǎn)化關系,完成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A→E:
 
;
(2)B→D:
 
;
(3)C→E:
 
;
(4)C→M:
 
;
(5)M→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