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四支試管中分別加入少量不同的無色溶液進行如下操作,結(jié)論正確的是(    )

 
操作
現(xiàn)象
結(jié)論
A
先滴加BaCl2溶液,再加稀HNO3
生成白色沉淀,
且沉淀不溶解。
原溶液中有SO42
B
滴加氯水和CCl4,振蕩、靜置
下層溶液顯紫紅色
原溶液中有I
C
用潔凈鉑絲蘸取溶液進行焰色反應
火焰呈黃色
原溶液中有Na、無K+
D
滴加NaOH溶液加熱,將紅色石蕊試紙置于試管口
試紙不變藍
原溶液中無NH4
 

B

解析試題分析:中滴加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說明原溶液中有硫酸根離子,因為碳酸根離子、亞硫酸根離子、硫酸根離子、銀離子等滴加氯化鋇溶液,都成生成白色沉淀,故A錯誤;氯水中的氯氣和碘離子反應生成碘單質(zhì),四氯化碳把碘從水溶液中萃取出來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下層溶液顯紫色;所以滴加氯水和四氯化碳,下層溶液顯紫色說明原溶液中有碘離子,故B正確;黃色火焰可以覆蓋K的淺紫色火焰,故檢驗K需通過藍色鈷玻璃觀察火焰,正確操作為:用潔凈鉑絲蘸取溶液進行焰色反應,透過藍色鈷玻璃觀察,火焰呈黃色,原溶液中有鈉離子、無鉀離子,故C錯誤;氨氣極易溶于水,若溶液中含有少量的NH4時,滴加稀NaOH溶液不會放出NH3,故D錯誤;故選B。
考點:考查硫酸根離子、碘離子、鈉離子和銨根離子的檢驗。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目的的是

A.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加入適量NaOH溶液,振蕩、靜置后分液
B.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酸:加入NaOH溶液并加熱,振蕩、靜置后分液
C.檢驗鹵代烴中的鹵原子:取少量液體與NaOH溶液共熱后滴加AgNO3溶液
D.檢驗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取少量溶液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用下列有關(guān)實驗裝置進行相應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用圖1裝置蒸干CuCl2飽和溶液制備CuCl2晶體
B.用圖2裝置制取二氧化碳氣體
C.用圖3裝置蒸餾海水制取少量淡水
D.用圖4裝置分離乙醇與乙酸乙酯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海藻中含有豐富的碘元素。下圖是實驗室從海藻里提取碘的流程的一部分。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步驟④的操作是過濾
B.可用淀粉溶液檢驗步驟②的反應是否進行完全
C.步驟①、③的操作分別是過濾、萃取
D.步驟③中加入的有機溶劑可能是酒精或CCl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化學實驗中常將某些溶液或試劑進行酸化或堿化。下列處理中正確的是(   )

A.檢驗KClO3中的氯元素,可加入AgNO3和稀硝酸
B.為提高KMnO4溶液的氧化能力,用濃鹽酸將KMnO4溶液酸化
C.檢驗蔗糖在稀硫酸中水解產(chǎn)生的葡萄糖,應先用NaOH溶液堿化后才能進一步檢驗
D.檢驗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時,先加氯化鋇溶液后,再加稀鹽酸酸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實驗是研究化學的基礎,下列圖中所示的實驗方法、裝置或操作正確的
是(   )

A.干燥SO2
B.實驗室制取并收集O2
C.裝置氣密性的檢查
D.分離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欲鑒別物質(zhì)的量濃度都為0.1 mol·L-1的KCl、(NH42SO4、NH3·H2O和H2SO4四瓶無色溶液,下列實驗方案最佳的是  ( 。。

A.用pH試紙鑒別
B.分別用聞氣味和pH試紙鑒別
C.分別用BaCl2和NaOH溶液鑒別
D.用Ba(OH)2溶液鑒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述實驗設計能夠達到目的的是(  )

編號
實驗目的
實驗設計
A
除去CO2中少量的SO2
將混合氣體通過飽和Na2CO3溶液
B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向混合物中滴加適量稀硝酸
C
檢驗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向溶液中滴入氯水后,再滴加KSCN
溶液
D
證明H2CO3酸性比H2SiO3
將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SO42-、H2SO3、NH4+等,分別對該溶液進行如下實驗:
①加熱時放出的氣體可使品紅溶液褪色;
②加入堿溶液使溶液呈堿性,再加熱時放出的氣體可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
③加入氯水時,溶液略呈橙紅色,再加入BaCl2溶液,產(chǎn)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對于下列物質(zhì)不能確定其在原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

A.Br B.SO42- C.H2SO3 D.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