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濃硫酸與木炭粉在加熱條件下會發(fā)生劇烈反應(yīng):C+2H2SO4(濃) CO2↑+2SO2↑+2H2O↑。試用下圖所列各裝置設(shè)計一個實驗,來驗證上述反應(yīng)所產(chǎn)生的各種產(chǎn)物。
(1)這些裝置的連接順序(按產(chǎn)物氣流從左至右的方向)是(填裝置的編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時可觀察到裝置①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B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C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裝置②中所加的固體藥品是______,可驗證的產(chǎn)物是______,確定裝置②在整套裝置中位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4)裝置③中所盛溶液是______,可驗證的產(chǎn)物是______。
(1)④→②→①→③
(2)驗證產(chǎn)物氣流中的SO2 將產(chǎn)物氣流中SO2全部氧化吸收 確認產(chǎn)物氣流中SO2已被B瓶溶液全部吸收
(3)無水硫酸銅(或變色硅膠) 水汽 由于產(chǎn)物氣流通過①③時會帶出水汽,所以②必須在①③之前
(4)澄清石灰水(或其他合理答案) CO2(二氧化碳)
SO2與CO2具有共同的性質(zhì):弱酸性氣體,均能使石灰水變渾濁,但SO2還有CO2不具有的性質(zhì),如SO2具有漂白性、還原性等,故可利用SO2的漂白性檢驗SO2的存在,利用SO2的還原性將SO2吸收,再利用CO2的弱酸的酸酐來檢驗CO2的存在。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 ||
| ||
編號 | ① | ② | ③ | ④ |
裝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物理教研室 題型:058
(1)這些裝置的連接順序(按產(chǎn)物氣流從左至右的方向)是(填裝置的編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時可觀察到裝置①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B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C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裝置②中所加的固體藥品是____________,可驗證的產(chǎn)物是____________,確定裝置②在整套裝置中位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4)裝置③中所盛溶液是____________,可驗證的產(chǎn)物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1)這些裝置的連接順序(按產(chǎn)物氣流從左至右的方向)是(填裝置的編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時可觀察到裝置①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B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C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裝置②中所加的固體藥品是______,可驗證的產(chǎn)物是______,確定裝置②在整套裝置中位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4)裝置③中所盛溶液是______,可驗證的產(chǎn)物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每空1分,共12分)
(1)濃硫酸與木炭粉在加熱條件下的化學(xué)方程式為____________。
(2)已知酸性KMnO4溶液可以吸收SO2,試用圖4-6所示各裝置設(shè)計一個實驗,驗證上述反應(yīng)所產(chǎn)生的各種產(chǎn)物。這些裝置的連接順序(按產(chǎn)物氣流從左到右的方向)是(填裝置的編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時可觀察到裝置①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B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C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裝置②中所加的固體藥品是_______________,可確證的產(chǎn)物是_______。
(5)裝置③中所盛溶液是__________,可驗證的產(chǎn)物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