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按要求表達下列變化過程中的化學用語,其中⑴~⑶寫化學方程式,⑷~⑸寫離子方程式。
(1)金屬鎂在CO2中燃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熱碳酸氫鈉固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yī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KCl溶液與AgNO3溶液反應(yī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銅與稀硝酸反應(yīng)制取NO氣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Mg+CO2 2MgO+C 2NaHCO3 Na2CO3+CO2↑+H2O SO2+2NaOH═Na2SO3+H2O Cl—+Ag+═AgCl↓ 3Cu+8H++2NO3—═3Cu2++2NO↑+4H2O
【解析】
根據(jù)常見物質(zhì)的化學性質(zhì)分析解答;根據(jù)化學反應(yīng)方程式及離子反應(yīng)方程式的書寫規(guī)則分析解答。
(1)金屬鎂在CO2中燃燒生成氧化鎂和碳單質(zhì),方程式為:2Mg+CO2 2MgO+C;
故答案為:2Mg+CO2 2MgO+C;
(2)碳酸氫鈉不穩(wěn)定,受熱易分解,生成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為:2NaHCO3 Na2CO3+CO2↑+H2O;
故答案為:2NaHCO3 Na2CO3+CO2↑+H2O;
(3)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yīng)生成亞硫酸鈉和水,方程式為:SO2+2NaOH═Na2SO3+H2O;
(4)KCl溶液與AgNO3溶液反應(yīng)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淀,方程式為:AgNO3+KCl=AgCl↓+KNO3,離子方程式為:Cl—+Ag+═AgCl↓;
故答案為:Cl—+Ag+═AgCl↓;
(5) 銅與稀硝酸反應(yīng)生成硝酸銅、NO和水,方程式為:3Cu+8HNO3═3Cu(NO3)2+2NO↑+4H2O,離子方程式為:3Cu+8H++2NO3—═3Cu2++2NO↑+4H2O;
故答案為:3Cu+8H++2NO3—═3Cu2++2NO↑+4H2O。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guān)物質(zhì)與反應(yīng)分類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碳酸鈉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屬于堿 B. CO2溶于水能導(dǎo)電,屬電解質(zhì)
C. 硅酸鈉是鈉鹽,也是硅酸鹽 D. CO還原氧化鐵獲得鐵,屬于置換反應(yī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醇脫水是合成烯烴的常用方法,實驗室合成環(huán)己烯的反應(yīng)和實驗裝置如下:
+H2O
可能用到的有關(guān)數(shù)據(jù)如下:
相對分子質(zhì)量 | 密度/(gcm﹣3) | 沸點/℃ | 溶解性 | |
環(huán)己醇 | 100 | 0.961 8 | 161 | 微溶于水 |
環(huán)己烯 | 82 | 0.810 2 | 83 | 難溶于水 |
合成反應(yīng):
在a中加入20g環(huán)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卻攪動下慢慢加入1mL濃硫酸.b中通入冷卻水后,開始緩慢加熱a,控制餾出物的溫度不超過90℃.
分離提純:
反應(yīng)粗產(chǎn)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別用少量5%碳酸鈉溶液和水洗滌,分離后加入無水氯化鈣顆粒,靜置一段時間后棄去氯化鈣.最終通過蒸餾得到純凈環(huán)己烯10g.
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b的名稱是__________.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如果加熱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忘記加瓷片,應(yīng)該采取的正確操作是________(填正確答案標號).
A.立即補加 B.冷卻后補加 C.不需補加 D.重新配料
(3)本實驗中最容易產(chǎn)生的副產(chǎn)物的結(jié)構(gòu)簡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須清洗干凈并__________;在本實驗分離過程中,產(chǎn)物應(yīng)該從分液漏斗的______________(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
(5)分離提純過程中加入無水氯化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6)在環(huán)己烯粗產(chǎn)物蒸餾過程中,不可能用到的儀器有______(填正確答案標號).
A.蒸餾燒瓶 B.溫度計 C.吸濾瓶 D.冷凝管 E.接收器
(7)本實驗所得到的環(huán)己烯產(chǎn)率是________(填正確答案標號).
A.41% B.50% C.61% D.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探究學習小組擬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部分固定裝置已略去)測定某黑色銅硫化物樣品的化學式,按照如下步驟進行了實驗。
步驟一:利用右圖所示裝置,高溫灼燒1.6gCuxSy至固體質(zhì)量不再變化,得到紅色固體和一種能使品紅 溶液褪色的氣體。
步驟二:將D中所得溶液按下述流程進行處理。
煮沸D中溶液并冷卻→配制250mL溶液→取25.00mL溶液,滴入2-3滴酚酞溶液→滴定,消耗0.1 molL-1NaOH溶液20.00mL。
請回答下列問題:
(1)A裝置中發(fā)生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停止加熱后還需繼續(xù)通入一段時間的O2,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儀器a的作用為________________。裝置D中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驟二中配制溶液時所需的玻璃儀器除玻璃棒和燒杯外,還有___________;判斷滴定終點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題中提供的數(shù)據(jù)可計算得出該銅硫化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
(5)有同學認為可將裝置D改為裝有足量堿石灰的干燥管,通過測定反應(yīng)前后干燥管的增重來計算硫元素的含量。你認為此方案(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制取物質(zhì)、探究物質(zhì)的性質(zhì)是學習化學必備的素養(yǎng)之一。
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室從含碘廢液(除水外含CCl4、I2、I-等)中回收碘,其實驗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
①物質(zhì)X的名稱為________;
②操作Ⅰ選用的裝置為______(填標號);
③含碘廢液中加入稍過量的Na2SO3溶液將I2還原為I-,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___。
④氧化劑Y可用Cl2,也可以用H2O2。將同物質(zhì)的量的I-轉(zhuǎn)化為I2,所需Cl2和H2O2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________。
(2)某研究小組查閱資料知:氧化性的強弱順序為:Cl2>IO3->I2。用如圖裝置對Cl2與KI溶液的反應(yīng)進行探究,發(fā)現(xiàn)通入Cl2一段時間后,KI溶液變?yōu)辄S色,繼續(xù)通入Cl2,則溶液黃色變淺,最后變?yōu)闊o色。
①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
②溶液由黃色最后變?yōu)闊o色所發(fā)生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探究學習小組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SO2、Fe2+和Cl-還原性強弱比較實驗,實驗過程如下:
Ⅰ.先向B中的FeCl2溶液(約10mL)中通入Cl2,當B中溶液變黃時,停止通氣。
Ⅱ.打開活塞b,使約2mL的溶液流入D試管中,檢驗取出溶液中的離子。
Ⅲ.接著再向B中通入一定量的SO2氣體。
Ⅳ.更新試管D,重復(fù)過程Ⅱ,檢驗取出溶液中的離子。
(1)棉花中浸潤的溶液為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實驗室制備氯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過程Ⅲ中一定發(fā)生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過程Ⅳ中檢驗取出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該小組對SO2、Fe2+和Cl-還原性強弱比較期望達到的結(jié)論是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丙三同學分別完成了上述實驗,下表是他們的檢測結(jié)果,他們的檢測結(jié)果一定能夠證明SO2、Fe2+和Cl-還原性強弱關(guān)系的是______________。
過程Ⅱ中檢出離子 | 過程Ⅳ中檢出離子 | |
甲 | 有Fe3+無Fe2+ | 有SO42- |
乙 | 既有Fe3+又有Fe2+ | 有SO42- |
丙 | 有Fe3+無Fe2+ | 有Fe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