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 。
A.0.1 mol•L-1NH4A溶液顯中性,說明HA為弱電解質(zhì)
B.1 mol FeI2與足量氯氣反應時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為2NA
C.Na、Al、Fe三種單質(zhì)在一定條件下都能與水反應生成H2和相應的堿
D.水電離出的c(OH-)=1×10-13mol•L-1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HCO3-

分析 A.NH4A為銨鹽,因銨根離子水解,且溶液顯中性,說明酸根離子也水解;
B.1 mol FeI2與足量氯氣反應,被氧化生成Fe3+、I2
C.鐵與水蒸氣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Fe3O4;
D.水電離出的c(OH-)=1×10-13mol•L-1的溶液,水的電離受到抑制,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堿性.

解答 解:A.NH4A為銨鹽,因銨根離子水解,且溶液顯中性,說明酸根離子也水解,則HA為弱電解質(zhì),故A正確;
B.1 mol FeI2與足量氯氣反應,被氧化生成Fe3+、I2,轉(zhuǎn)移3mol電子,數(shù)目為3NA,故B錯誤;
C.鐵與水蒸氣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Fe3O4,故C錯誤;
D.水電離出的c(OH-)=1×10-13mol•L-1的溶液,水的電離受到抑制,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堿性,無論呈酸性還是堿性,HCO3-都不能大量存在,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較為綜合,涉及離子共存、電解質(zhì)的電離、元素化合物知識以及氧化還原反應等問題,為高頻考點,側(cè)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相關(guān)基礎知識的積累,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E和M均為生活中常見的金屬元素.現(xiàn)有如圖反應關(guān)系:

(1)反應①的反應類型是c(填序號).
a.氧化還原反應    b.復分解反應    c.置換反應
(2)Y的溶液可使KSCN溶液顯紅色.反應②的離子方程式是2Fe 2++H2O2+2H+=2Fe 3++2H2O.
(3)K2EO4為高效綠色凈水劑,可通過反應③制得.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是2Fe(OH)3+10KOH+3Cl2=2K2FeO4+8H2O+6KCl.
(4)用K2EO4和Zn作原料的電池是一種新型可充電電池,該電池長時間保持穩(wěn)定的放電電壓.其總反應可寫成:3Zn+2K2EO4+8H2O$?_{充電}^{放電}$3Zn(OH)2+2E(OH)3+4KOH,則充電時的陽極反應是Fe(OH)3-3e-+5OH-=FeO42-+4H2O.放電時消耗32.5g Zn時轉(zhuǎn)移1mol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關(guān)于有機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戊烷有兩種同分異構(gòu)體
B.乙烷,乙醇和苯均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褪色
C.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碳酸鈉溶液加以區(qū)別
D.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均含有碳碳雙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將1mol CH4和一定物質(zhì)的量的Cl2混合均勻,以漫散光照射CH4與Cl2發(fā)生取代反應.反應后CH4與Cl2均無剩余,且生成等物質(zhì)的量的四種氯代烴,參加反應的Cl2物質(zhì)的量為(  )
A.1.5molB.2molC.2.5molD.4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已知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mol鐵與鋁的混合物與足量稀硫酸反應時,轉(zhuǎn)移電子數(shù)是3NA
B.18g重水(D2O)含有的電子數(shù)為9NA
C.pH=2的醋酸加水稀釋到10倍后,溶液中H+數(shù)目大于0.001NA
D.標準狀況下,NA個CH3OH分子的體積約是22.4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在無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
A.Al3+、NH4+、Cl-、HCO3-B.Na+、NO3-、SO42-、I-
C.Na+、Mg2+、Cl-、SO42-D.Fe3+、K+、Cl-、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實驗室從含碘廢液(含有H2O、CCl4、I2、I-等)中回收碘,操作過程如下:

(1)向廢液中加入Na2SO3 溶液,發(fā)生“還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SO32-+I2+H2O=2I-+SO42-+2H+
(2)“氧化”操作在三頸燒瓶中進行(如圖一),將溶液用鹽酸調(diào)至pH約為2,緩慢通入Cl2.實驗用水浴控制在40℃左右的較低溫度下進行的原因是使氯氣在溶液中有較大的溶解度(或防止I2升華或防止I2進一步被氧化).
(3)某研究小組用圖二裝置對Cl2與KI溶液的反應進行探究,發(fā)現(xiàn)通入Cl2一段時間后,KI溶液變?yōu)辄S色,繼續(xù)通入Cl2,則溶液黃色變淺,最后變?yōu)闊o色.研究小組對所得無色溶液中碘元素的存在形態(tài)提出了以下假設:
假設一:沒有I2形態(tài);假設二:沒有I-形態(tài);假設三:有IO3-形態(tài).
①請設計實驗證明假設一成立(試劑自選).
實驗操作預期現(xiàn)象結(jié)論
假設一成立
②若假設三成立,請寫出生成IO3-的離子方程式I2+5Cl2+6H2O=10Cl-+2IO3-+12H+
(4)該研究小組還進行了對加碘鹽中KIO3含量測定的如下實驗:
①準確稱取加碘鹽m g于燒杯中,加入適量蒸餾水和過量的KI,再滴入適量的稀硫酸,充分反應,將所得混合液配成250.00mL待測溶液.移取25.00mL待測溶液于錐形瓶中,加幾滴淀粉試液,用c mol•L-1 Na2S2O3標準液滴定至終點,重復3次,測得平均值為V mL.
已知:IO3-+5I-+6H+=3H2O+3I2,I2+2S2O32-=2I-+S4O62-.測定時,判斷達到滴定終點的現(xiàn)象為溶液由藍色變?yōu)闊o色,且半分鐘不變色.由測定數(shù)據(jù)可求得該樣品中含KI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frac{21.4CV}{6m}$%(用含m、c、V的代數(shù)式表示,Mr(KIO3)=214  ).
②在滴定操作正確無誤的情況下,用此種測定方法測得的結(jié)果往往偏高,其原因是受空氣的影響,請用離子方程式表示產(chǎn)生這一影響的原因4I-+O2+4H+=2I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石家莊辛集中學高二上階段考一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分子式為C7H16的同分異構(gòu)體有( )

A.3種 B.5種 C.8種 D.9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物質(zhì)加入或通入溴水中,水層不能變成無色或接近無色的是( 。
A.鎂粉B.碘化鉀C.D.四氯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