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3.金屬鈦(Ti)被譽為21世紀金屬,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它兼具鐵的高強度和鋁的低密度,其單質和化合物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氮化鈦(Ti3N4)為金黃色晶體,由于具有令人滿意的仿金效果,越來越多地成為黃金的代替品.以TiCl4為原料,經過一系列反應可以制得Ti3N4和納米TiO2(如圖1).

圖中的M是短周期金屬元素,M的部分電離能如下表:
I1I2I3I4I5
電離能/kJ•mol-1738145177331054013630
請回答下列問題:
(1)Ti的基態(tài)原子外圍電子排布式為3d24s2
(2)M是Mg(填元素符號),該金屬晶體的堆積模型為六方最密堆積,配位數為12.
(3)納米TiO2是一種應用廣泛的催化劑,納米TiO2催化的一個實例如圖2所示.化合物甲的分子中采取sp2方式雜化的碳原子有7 個,化合物乙中采取sp3方式雜化的原子對應的元素的電負性由大到小的順序為O>N>C.
(4)有一種氮化鈦晶體的晶胞與NaCl晶胞相似,如圖3所示,該晶胞中N、Ti之間的最近距離為a pm,則該氮化鈦的密度為$\frac{4×62}{{{N_A}×(2a×{{10}^{-10}}{)^3}}}$g•cm-3(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只列計算式).該晶體中與N原子距離相等且最近的N原子有12.
(5)科學家通過X-射線探明KCl、MgO、CaO、TiN的晶體與NaCl的晶體結構相似.且知三種離子晶體的晶格能數據如下:
離子晶體NaClKClCaO
晶格能/kJ•mol-17867153401
KCl、CaO、TiN三種離子晶體熔點由高到低的順序為TiN>CaO>KCl.

分析 (1)Ti是22號元素,其原子核外有22個電子,3d、4s電子為其外圍電子,根據構造元素書寫其外圍電子排布式;
(2)M是短周期金屬元素,根據其電離能知,該金屬位于第IIA族,能還原四氯化鈦,說明其金屬性較強,為Mg;
該金屬晶體的堆積模型為六方最密堆積,配位數=3×8÷2;
(3)化合物甲的分子中采取sp2方式雜化的碳原子價層電子對個數是3;
化合物乙中采取sp3方式雜化的原子有C、N、O元素,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電負性隨著原子序數增大而增大;
(4)根據均攤法,可知該晶胞中N原子個數為:$6×\frac{1}{2}+8×\frac{1}{8}=4$,該晶胞中Ti原子個數為:$1+12×\frac{1}{4}=4$,所以晶胞的質量m=4×$\frac{62}{N_A}g$,而晶胞的體積V=(2a×10-103cm3,所以晶體的密度=$\frac{m}{V}$;以晶胞頂點N原子為研究對象,與之距離相等且最近的N原子處于面心位置,每個頂點為8個晶胞共用.每個面為2個晶胞共用;
(5)離子晶體的離子半徑越小,帶電荷數越多,晶格能越大,則晶體的熔沸點越高.

解答 解:(1)Ti為22號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為1s22s22p63S23p63d24s2,外圍電子排布式為3d24s2,
故答案為:3d24s2;
(2)M是短周期金屬元素,M的第三電離能劇增,處于ⅡA族,能與TiCl4反應置換出Ti,則M為Mg;Mg晶體屬于六方最密堆積,配位數=3×8÷2=12,
故答案為:Mg;12;
(3)化合物甲的分子中采取sp2雜化的碳原子為苯環(huán)上的六個、羰基中的一個,共7個;采取sp3雜化的原子價層電子對數是4,乙中采取sp3雜化的原子有C、N、O,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電負性隨著原子序數依次增加電負性逐漸增大,所以它們的電負性關系為:O>N>C,
故答案為:7;O>N>C;
(4)根據均攤法,可知該晶胞中N原子個數為:$6×\frac{1}{2}+8×\frac{1}{8}=4$,該晶胞中Ti原子個數為:$1+12×\frac{1}{4}=4$,所以晶胞的質量m=4×$\frac{62}{N_A}g$,而晶胞的體積V=(2a×10-103cm3,所以晶體的密度ρ=4$\frac{62}{N_A}g$÷
(2a×10-103cm3=$\frac{4×62}{{{N_A}×(2a×{{10}^{-10}}{)^3}}}$g•cm-3;以晶胞頂點N原子為研究對象,與之距離相等且最近的N原子處于面心位置,每個頂點為8個晶胞共用;每個面為2個晶胞共用,故與之距離相等且最近的N原子為$\frac{3×8}{2}=12$,
故答案為:$\frac{4×62}{{{N_A}×(2a×{{10}^{-10}}{)^3}}}$;12;
(5)離子晶體的離子半徑越小,帶電荷數越多,晶格能越大,則晶體的熔沸點越高,則有TiN>CaO,由表中數據可知CaO>KCl,則TiN>CaO>KCl,
故答案為:TiN>CaO>KCl.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結構和性質,為高頻考點,涉及晶胞計算、離子晶體熔沸點比較、電負性大小比較等知識點,明確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原子結構等知識點是解本題關鍵,難點是(4)題“與之距離相等且最近的N原子個數”的判斷,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分析實驗中出現下列現象對所配溶液的濃度有何影響:
①濃硫酸溶解后未冷卻至室溫即轉移至容量瓶中進行定容,偏高(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②定容時仰視刻度線,偏低;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③量取好濃硫酸倒入燒杯溶解后,用水洗滌量筒2~3次,將洗滌液倒入燒杯中,偏高.(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3)7.8g鎂鋁合金與足量的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的體積為8.96L(標準狀況),則此反應中轉移電子的數目為0.8NA,鎂和鋁分別產生氫氣的體積之比為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將濃度為0.1mol•L-1 HF溶液加水不斷稀釋,下列各量始終保持增大的是( 。
A.c(H+B.Ka(HF)C.$\frac{c({H}^{+})}{c(O{H}^{-})}$D.$\frac{c({H}^{+})}{c(H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向ZnSO4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過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干燥得到濾渣,該濾渣中含有的金屬是( 。
A.Zn、FeB.Zn、CuC.Fe、CuD.Zn、Fe、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反應4A(s)+3B(g)═2C(g)+xD(g),經2min后B的濃度減少了1.2mol/L,下列反應速率的表示正確的是( 。
A.用A表示的反應速率是0.8mol/(L•min)
B.2min末時的反應速率,用B表示為0.6mol/(L•min)
C.用C表示的反應速率是0.4mol/(L•min)
D.若用D表示反應速率是0.8mol/(L•min),則x=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8.工業(yè)上制備BaCl2的工藝流程圖如下:

某研究小組在實驗室用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對工業(yè)過程進行模擬實驗.查表得
BaSO4(s)+4C(s)$\stackrel{高溫}{?}$4CO(g)+BaS(s)△H1=571.2kJ•mol-1     ①
BaSO4(s)+2C(s)$\stackrel{高溫}{?}$2CO2(g)+BaS(s)△H2=226.2kJ•mol-1     ②
(1)氣體用過量NaOH溶液吸收,得到硫化鈉.Na2S水解的離子方程式為S2-+H2O?HS-+OH-、HS-+H2O?H2S+OH-
(2)反應C(s)+CO2(g)$\stackrel{高溫}{?}$2CO(g)的△H2=172.5kJ•mol-1
(3)實際生產中必須加入過量的炭,同時還要通入空氣,其目的使BaSO4得到充分的還原,①②為吸熱反應,炭和氧氣反應放熱維持反應所需高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5.SO2是常見的大氣污染物,燃煤是產生SO2的主要原因.工業(yè)上有多種方法可以減少SO2的排放.

(1)往煤中添加一些石灰石,可使燃煤過程中產生的S02轉化成硫酸鈣.該反應的總化學方程式是2CaCO3+2SO2+O2$\frac{\underline{\;高溫\;}}{\;}$2CaSO4+2CO2
(2)可用多種溶液做燃煤煙氣中SO2的吸收液.
①分別用等物質的量濃度的Na2SO3溶液和NaOH溶液做吸收液,當生成等物質的量NaHSO3時,兩種吸收液體積比V(Na2SO3):V(NaOH)=1:2
②NaOH溶液吸收了足量的:SO2后會失效,可將這種失效的溶液與一定量的石灰水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使NaOH溶液再生,再生過程的離子方程式是Ca2++OH-+HSO3-=CaSO3↓+H2O.
(3)甲同學認為BaCl2溶液可以做SO2的吸收液.為此甲同學設計如下實驗(夾持裝置和加熱裝置略如圖1,氣密性已檢驗).反應開始后,A中Na2SO3固體表面有氣泡產生同時有白霧生成;B中有白色沉淀.甲同學認為B中白色沉淀是SO2與BaCl2溶液反應生成的BaSO3,所以BaCl2溶液可做SO2吸收液.
乙同學認為B中的白色沉淀是BaSO4,產生BaSO4的原因是:
①A中產生的白霧是濃硫酸的酸霧,進入B中與BaCI2溶液反應生成BaSO4沉淀.
②為證明SO2與BaCl2溶液不能得到BaSO3沉淀,乙同學對甲同學的實驗裝置做了如下改動并實驗(夾持裝置和加熱裝置略如圖2,氣密性已檢驗):
反應開始后,A中Na2SO3固體表面有氣泡產生同時有白霧生成;B、C試管中除了有氣泡外,未見其它現象;D中紅色褪去.
③試管B中試劑是飽和NaHSO3溶液;滴加濃硫酸之前的操作是打開彈簧夾,通入N2,一段時間后關閉彈簧夾
④通過甲、乙兩位同學的實驗,得出的結論是SO2與BaCl2溶液不能得到BaSO3沉淀;不能用BaCl2溶液做吸收SO2的吸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a、b、c三種元素的原子序數均小于18,其離子的電子層結構相同,原子半徑a>c,離子半徑b>a,b和c能形成離子化合物,由此可判斷三種元素原子序數的關系為( 。
A.b>a>cB.a>c>bC.c>a>bD.c>b>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苯甲醛()、苯甲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都可用甲苯()為原料生產.下表列出了有關物質的部分物理性質,請回答:

名稱性狀熔點(℃)沸點(℃)相對密度
ρ=1g/cm3
溶解性
乙醇
甲苯無色液體易燃易揮發(fā)-95110.60.8660不溶互溶
苯甲醛無色液體-261791.0440微溶互溶
苯甲酸白色片狀或針狀晶體122.12491.2659微溶易溶
注:甲苯、苯甲醛、苯甲酸三者互溶.
實驗室可用如圖裝置模擬制備苯甲醛.實驗時先在三頸瓶中加入0.5g固態(tài)難溶性催化劑,再加入15mL冰醋酸和
2mL甲苯,攪拌升溫至70℃,同時緩慢加入12mL過氧化氫,在此溫度下攪拌反應3小時.
(1)儀器a的主要作用是冷凝回流,防止甲苯揮發(fā)導致產率降低.三頸瓶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經測定,反應溫度升高時,甲苯的轉化率逐漸增大,但溫度過高時,苯甲醛的產量卻有所減少,可能的原因是溫度過高時過氧化氫分解速度加快,實際參加反應的過氧化氫質量減小,影響產量.
(3)反應完畢后,反應混合液經過自然冷卻至室溫時,還應經過過濾、蒸餾(填操作名稱)等操作,才能得到苯甲醛粗產品.
(4)實驗中加入過量的過氧化氫并延長反應時間時,會使苯甲醛產品中產生較多的苯甲酸.
①若想從混有苯甲酸的苯甲醛中分離出苯甲酸,正確的操作步驟是dacb(按步驟順序填字母).
a.對混合液進行分液                 b.過濾、洗滌、干燥
c.水層中加人鹽酸調節(jié)pH=2         d.與適量碳酸氫鈉溶液混合振蕩
②若對實驗①中獲得的苯甲酸產品進行純度測定,可稱取2.500g產品,溶于100mL乙醇配成溶液,量取所得的乙醇溶液10.00mL于錐形瓶,滴加2~3滴酚酞指示劑,然后用預先配好的0.1000mol/LKOH標準液滴定,到達滴定終點時消耗KOH溶液20.00mL.產品中苯甲酸的質量分數為97.60%.下列情況會使測定結果偏低的是ad(填字母).
a.滴定時俯視讀取耗堿量       b.堿式滴定管用蒸餾水洗凈后即盛裝KOH標準液
c.配制KOH標準液時仰視定容       d.將酚酞指示劑換為甲基橙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