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結構模型的演變圖如圖:

其中,(1)為道爾頓實心球式原子模型;(2)為盧瑟福行星運轉式原子模型;(3)為湯姆生葡萄干面包式原子模型;(4)為近代量子力學原子模型;(5)為玻爾軌道式原子模型.下列符合歷史演變順序的一組排列是( 。
分析:根據(jù)化學史和人們的認知規(guī)律分析判斷.
解答:解:(1)19世紀初,英國科學家道爾頓提出近代原子學說,他認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實心球體.
(3)1897年,英國科學家湯姆生發(fā)現(xiàn)了電子,1904年提出“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結構模型.
(2)1911年英國物理學家盧瑟福(湯姆生的學生)提出了帶核的原子結構模型.
(5)1913年丹麥物理學家波爾(盧瑟福的學生)引入量子論觀點,提出電子在一定軌道上運動的原子結構模型.
(4)奧地利物理學家薛定諤提出電子云模型(幾率說),為近代量子力學原子模型.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了原子的結構和化學史,難度不大,注意基礎知識的積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山東省高一暑假作業(yè)(一)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原子結構模型的演變圖中,①為道爾頓實心球式原子模型、②為盧瑟福帶核的原子模型、③為湯姆生葡萄干面包式原子模型、④為玻爾軌道式原子模型。其中符合歷史演變順序的一組排列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④③②           D.①③④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屆浙江省高一上學期期中化學(理)試卷(化學實驗班) 題型:選擇題

原子結構模型的演變圖如右:

 

其中,⑴為道爾頓實心球式原子模型;⑵為盧瑟福行星運轉式原子模型;⑶為湯姆生葡萄干面包式原子模型;⑷為近代量子力學原子模型;⑸為玻爾軌道式原子模型。下列符合歷史演變順序的一組排列是

A.⑴⑶⑵⑸⑷        B.⑴⑵⑶⑷⑸    C.⑴⑸⑶⑵⑷      D.⑴⑶⑸⑷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屆浙東北ZDB三校高一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原子結構模型的演變圖,

 

⑴為道爾頓實心球式原子模型

⑵為盧瑟福行星運轉式原子模型

⑶為湯姆生葡萄干面包式模型

⑷ 為近代量子力學原子模型

⑸ 為玻爾軌道式原子模型。其中合歷史演變順序的一組排列是

A.⑴⑶⑵⑸⑷   B.⑴⑵⑶⑷⑸    C.⑴⑸⑶⑵⑷   D.⑴⑶⑸⑷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09-2010學年浙江省寧波市八校聯(lián)考高一(上)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原子結構模型的演變圖如圖:

其中,(1)為道爾頓實心球式原子模型;(2)為盧瑟福行星運轉式原子模型;(3)為湯姆生葡萄干面包式原子模型;(4)為近代量子力學原子模型;(5)為玻爾軌道式原子模型.下列符合歷史演變順序的一組排列是( )
A.(1)(3)(2)(5)(4)
B.(1)(2)(3)(4)(5)
C.(1)(5)(3)(2)(4)
D.(1)(3)(5)(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