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用18 mol·L-1 濃硫酸配制90 mL 3.0 mol·L-1 稀硫酸的實驗步驟如下:

①計算所用濃硫酸的體積 

②量取一定體積的濃硫酸

③溶解 

⑤轉移、洗滌 

⑥定容、搖勻

⑦裝瓶貼標簽

完成下列問題:

(1)所需濃硫酸的體積是_____________,量取濃硫酸所用的量筒的規(guī)格是 _____________(從下列中選用A.10 mL B.25 mL C.50 mL D.100 mL)。濃硫酸稀釋的操作______________。

(2)第④步實驗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情況對所配制的稀硫酸濃度有何影響?(用“偏大”“偏小”“無影響”填寫)

A.用量筒量取濃硫酸后洗滌量筒并將洗滌液注入容量瓶內___________________

B.容量瓶用蒸餾水洗滌后殘留有少量的水________________;

C.所用過的燒杯、玻璃棒未洗滌________________;

D.定容時俯視刻度線________________

【答案】16.7mL B將濃硫酸沿燒杯內壁緩慢倒入盛有蒸餾水的燒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冷卻偏大無影響偏小偏大

【解析】

(1)根據大而近的原則,選用100mL容量瓶配制90mL溶液,根據c(濃溶液)V(濃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計算V(濃硫酸),由計算結果和大而近的原則選擇量筒的規(guī)格。稀釋濃硫酸應酸入水中,并不斷攪拌”。

(2)由濃溶液配制一定體積物質的量濃度稀溶液的實驗步驟:計算→量取→稀釋→冷卻→轉移→洗滌→定容→搖勻。

(3)根據公式cB=分析,操作失誤使nB偏大或V(aq)偏小,會使所配溶液濃度偏大,反之偏小

(1)根據大而近的原則,選用100mL容量瓶配制90mL溶液,根據c(濃溶液)V(濃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18mol/LV(濃硫酸)=3mol/L×0.1L,解得V(濃硫酸)=16.7mL;根據大而近的原則,應選用25mL規(guī)格的量筒,答案選B。稀釋濃硫酸的操作是:將濃硫酸沿燒杯內壁緩慢倒入盛有蒸餾水的燒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2)由濃溶液配制一定體積物質的量濃度稀溶液的實驗步驟:計算→量取→稀釋→冷卻→轉移→洗滌→定容→搖勻。根據實驗步驟,第步實驗的操作是:冷卻

(3)根據公式cB=分析。

A項,用量筒量取濃硫酸后洗滌量筒并將洗滌液注入容量瓶內,硫酸物質的量偏大,所配溶液的濃度偏大。

B,容量瓶用蒸餾水洗滌后殘留有少量的水,對所配溶液的溶質物質的量和溶液的體積均無影響,對所配溶液的濃度無影響。

C所用過的燒杯、玻璃棒未洗滌,溶質沒有全部轉移入容量瓶中,溶質物質的量偏小,所配溶液的濃度偏小。

D定容時俯視刻度線,所配溶液體積偏小,所配溶液濃度偏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探究一溴環(huán)己烷()NaOH的醇溶液共熱發(fā)生的是水解反應還是消去反應,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設計如下三個實驗方案:

甲:向反應混合液中滴入稀硝酸中和NaOH,然后再滴入AgNO3溶液,若有淺黃色沉淀生成則可證明發(fā)生了消去反應。

乙:向反應混合液中滴入溴水,若溶液顏色很快褪去,則可證明發(fā)生了消去反應。

丙:向反應混合液中滴入酸性KMnO4溶液,若溶液顏色變淺,則可證明發(fā)生了消去反應。

其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上述實驗方案都不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 ______mol CO2中含有氧原子數跟1.806×1024個H2O分子含有的氧原子數相同。

(2)0.4 mol SiH4分子中所含原子數與________g HCl分子中所含原子數相等。

(3)標準狀況下的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氣體8.96 L,其質量為7.60 g,則混合氣體中甲烷的體積為____________;一氧化碳的質量為___________。

(4)等物質的量O2和臭氧(O3),其質量之比為______________。若O2和O3質量相等,則其原子數之比為_____________。

(5)含MgCl2、KCl、Na2SO4三種溶質的混合液中,已知其中含Cl1.5 mol,K和Na共1.5 mol,Mg2+為0.5 mol,則SO42-的質量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工業(yè)燃燒煤、石油等化石燃料釋放出大量氮氧化物(NOx)、CO2、SO2等氣體,嚴重污染空氣。對廢氣進行脫硝、脫碳和脫硫處理可實現綠色環(huán)保、廢物利用。

Ⅰ.脫硝:已知:H2的燃燒熱為285.8kJ/mol N2(g) +2O2(g) = 2NO2(g)△H = +133kJ/mol、H2O(g) = H2O(l) △H = -44kJ/mol。催化劑存在下,H2還原NO2生成水蒸氣和其它無毒物質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脫碳:向2L密閉容器中加入2molCO2、6molH2,在適當的催化劑作用下,發(fā)生反應:CO2(g) + 3H2(g) CH3OH(l) + H2O(l) △H < 0

(1)①該反應自發(fā)進行的條件是__________(填“低溫”、“高溫”或“任意溫度”),

②下列敘述能說明此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________。

a.混合氣體的平均式量保持不變 ;b.CO2和H2的體積分數保持不變;

c. CO2和H2的轉化率相等 ;d.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

e.1molCO2生成的同時有3molH—H鍵斷裂

③CO2的濃度隨時間(0~t2)變化如圖所示,在t2時將容器容積縮小一倍,t3時達到平衡,t4時降低溫度,t5時達到平衡,請畫出t2~t6內CO2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_____。

(2)改變溫度,使反應CO2(g) + 3H2(g) CH3OH(g) + H2O(g) △H < 0中的所有物質都為氣態(tài)。起始溫度體積相同(T1℃、2L密閉容器)。反應過程中部分數據見下表:

①達到平衡時,反應Ⅰ、Ⅱ對比:平衡常數K(I)_______K(II)(填“>”、“<”或“=”,下同);平衡時CH3OH的濃度c(I)_______c(II)。

②對反應Ⅰ,前10min內的平均反應速率v(CH3OH)=_______________。在其它條件不變下,若30min時只改變溫度為T2 ℃,此時H2的物質的量為3.2mol,則T1______T2(填“>”、“<”或“=”)。若30min時向容器中再充入1molCO2和1molH2O(g),則平衡_________移動(填“正向”、“逆向”或“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設NA為阿伏伽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 80gCuO和Cu2S的混合物中,所含銅原子數為NA

B. 1molNaBH4與足量水反應(NaBH4+H2O=NaBO2+H2↑)時轉移的電子數為:4NA

C. 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0.2NA

D. 密閉容器中PCl3與Cl2反應生成molPCl5(g),增加2A個P-C1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質的俗名與化學式對應正確的是(

A.小蘇打——Na2CO3B.鐵紅——Fe3O4

C.明礬——Al2(SO4)3D.燒堿——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化合物中,含有離子鍵的是(

A.H2OB.HFC.MgCl2D.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常溫下,將20.0 g 14%NaCl溶液與30.0 g 24%NaCl溶液混合,混合后得到密度為 1.17 g·cm3的溶液。請計算:

(1)混合后的溶液中NaCl的質量分數是多少?___________

(2)混合后的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多少?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I、有甲基、苯基、羥基、羧基四種基團,在它們兩兩組合形成的化合物中,寫出具有以下性質的物質的結構簡式:

(1)能使石蕊試液變色的有______種.

(2)催化氧化后產物能與新制氫氧化銅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的是______

(3)不同情況下與氫氧化鈉反應能生成兩種鹽的是______

II、有機物A可由葡萄糖發(fā)酵得到,也可從酸牛奶中提取.純凈的A為無色黏稠液體,易溶于水.為研究A的組成與結構,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步驟

解釋或實驗結論

(1)稱取A 9.0 g,升溫使其汽化,測其密度是相同條件下H2的45倍.

(1)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________.

(2)將此9.0 g A在足量純O2中充分燃燒,并使其產物依次緩緩通過濃硫酸、堿石灰,發(fā)現兩者分別增重5.4 g和13.2 g

(2)A的分子式為:________.

(3)另取A 9.0 g,跟足量的NaHCO3粉末反應,生成2.24 L CO2(標準狀況),若與足量金屬鈉反應則生成2.24 L H2(標準狀況).

(3)用結構簡式表示A中含有的官能團:________、________.

(4)A的核磁共振氫譜如下圖:

(4)A中含有________種氫原子.

(5)綜上所述,A的結構簡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