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在一個恒容絕熱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可逆反應:M(?)+2N(g)═P(g)+Q(g)△H>0,已知M的狀態(tài)未知,則下列描述一定達到平衡的標志是( 。
①當物質M、N、P的體積分數(shù)比為 1:1:1時    
②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時
③體系的溫度不變時   
④反應速率2v (N)=v (Q)
⑤體系的壓強不變時
⑥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時.
A、①③④B、③⑤⑥
C、③⑥D、③④⑤
考點: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
專題:
分析:化學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且不等于0,各物質的濃度不再發(fā)生變化,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發(fā)生變化,以此進行判斷,得出正確結論.
解答: 解:M(?)+2N(g)═P(g)+Q(g)△H>0,
①平衡時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取決于物質的起始物質的量和轉化率,故M、N、P的體積分數(shù)比為 1:1:1時不能作為判斷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故①錯誤;
②M的狀態(tài)未知,故氣體的總質量是否變化未知,體積不變,故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時不一定能作為判斷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故②錯誤;
③該反應為放熱反應,體系的溫度不變,說明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③正確;
④反應速率2v (N)=v (Q)時,化學反應速率之比與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不等,故不能說明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④錯誤;
⑤容器為絕熱容器,壓強不變,說明體系的溫度不變,說明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⑤正確;
⑥平均分子量=
總質量
總物質的量
,若M為氣體,則總質量不變,總物質的量會變;若M不為氣體,則總質量會變,總物質的量不變,故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時可作為判斷是否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故⑥正確;
故一定達到平衡的標志是③⑤⑥,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題目難度不大.要注意把握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操作不能達成實驗目的是( 。
A、溴乙烷與氫氧化鈉溶液共煮后,加入硝酸銀檢驗Br-
B、用電石和飽和食鹽水制取乙炔
C、用苯、2mol/L的硝酸制硝基苯
D、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物質中,不能發(fā)生水解反應的是( 。
A、蛋白質B、油脂
C、果糖D、纖維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芳香烴A有如下轉化關系:

按要求填空:
(1)⑤的反應類型為
 
 ⑦的反應類型為
 
;
(2)有關物質的結構簡式:A
 
; F
 
;
(3)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體積一定的密閉容器中給定物質A、B、C的量,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建立的化學平衡:aA(g)+bB(g)?xC(g),符合如圖所示的關系(c%表示平衡混合氣中產物C的百分含量,T表示溫度,p表示壓強).在圖中,Y軸是指( 。
A、反應物A的百分含量
B、平衡混合氣體中物質B的百分含量
C、平衡混合氣體的密度
D、平衡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對于反應2X(g)+Y(g)?2Z(g)在不同溫度(T1和T2)及壓強(p1和p2)下產物Z的物質的量n(Z)和反應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T1<T2,p1<p2,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B、T1<T2,p1>p2,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C、T1>T2,p1>p2,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D、T1>T2,p1<p2,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中,互為同分異構體的是( 。
A、麥芽糖和纖維素
B、淀粉和纖維素
C、果糖和葡萄糖
D、淀粉和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系統(tǒng)命名法寫出下列有機物的名稱:
(1)
 

(2)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處于同一平面的有(  )
A、乙烷B、氯乙烯C、乙苯D、甲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