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20.亞氯酸鈉(NaClO2)是一種重要的含氯消毒劑,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油脂的漂白與殺菌.以下是過氧化氫法生產亞氯酸鈉的工藝流程圖:
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適當條件下可結晶析出NaClO2•3H2O.
②純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氣體或空氣稀釋到10%以下安全.
③160g•L-1 NaOH溶液是指160g NaOH固體溶于水所得溶液的體積為1L.
(1)160g•L-1 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4mol/L.若要計算該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還需要的一個條件是溶液的密度(用文字說明).
(2)發(fā)生器中鼓入空氣的作用可能是b(選填序號).
a.將SO2氧化成SO3,增強酸性  b.稀釋ClO2以防止爆炸  c.將NaClO3氧化成ClO2
(3)吸收塔內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2ClO2+H2O2=2NaClO2+2H2O+O2.吸收塔的溫度不能超過20℃,其目的是防止H2O2分解.
(4)從濾液中得到NaClO2•3H2O粗晶體的實驗操作是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過濾
要得到更純的NaClO2•3H2O晶體必須進行的操作是重結晶(填操作名稱)
(5)經查閱資料知道:當pH≤2.0時,ClO2-能被I-完全還原成Cl-;
溶液中Na2S2O3能與I2反應生成NaI和Na2S4O6
欲測定成品中NaClO2•3H2O的含量,現(xiàn)進行如下操作:
步驟I稱取樣品w g配成溶液置于錐形瓶中,并調節(jié)pH≤2.0
步驟II向錐形瓶中加入足量KI 晶體,充分攪拌,并加入少量指示劑
步驟III用c mol/L的Na2S2O3溶液滴定
①步驟Ⅱ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ClO2-+4H++4I-=2I2+Cl-+2H2O,
步驟Ⅲ中達到滴定終點時的現(xiàn)象是滴入最后一滴標準溶液,溶液由藍色變化為無色且半分鐘不變化.
②若上述滴定操作中用去了V mL Na2S2O3溶液,則樣品中NaClO2•3H2O的質量分數(shù)為$\frac{9.05×1{0}^{-2}Vc}{4W}$×100%(用字母表示).

分析 氯酸鈉、水和稀硫酸在ClO2發(fā)生器中通入二氧化硫和空氣反應生成ClO2 ,吸收塔內的反應是氫氧化鈉、過氧化氫吸收ClO2 反應生成亞氯酸鈉(NaClO2),蒸發(fā)濃縮結晶析出,過濾洗滌得到晶體,
(1)濃度g/L表示1L溶液中所含溶質質量的多少,160g/LNaOH溶液表示1L氫氧化鈉溶液含有160gNaOH,令溶液體積為1L,計算氫氧化鈉的物質的量,利用c=$\frac{n}{V}$計算氫氧化鈉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若計算該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則需要知道溶液的總質量,由m=ρV分析;
(2)由信息②可知,純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氣體或空氣稀釋到10%以下安全.據(jù)此解答.
(3)根據(jù)題目信息并運用氧化還原反應理論判斷反應物、生成物.根據(jù)流程信息可知,吸收塔內生成NaClO2,一定有ClO2→NaClO2,化合價降低,被還原;則H2O2必定被氧化,有氧氣產生.據(jù)此書寫方程式.
溫度過高,H2O2容易分解;
(4)從溶液中得到含結晶水的晶體,只能采取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方法,通過過濾得到粗晶體.得到的粗晶體經過重結晶可得到純度更高的晶體;
(5)①步驟Ⅱ中發(fā)生反應是酸性溶液中ClO2-能被I-完全還原成Cl-,碘離子被氧化為碘單質,溶液中Na2S2O3能與I2反應:2Na2S2O3+I2=2NaI+Na2S4O6.溶液顏色藍色變化為無色分析判斷反應終點;
②依據(jù)ClO2-+4H++4I-=2I2+Cl-+2H2O,2Na2S2O3+I2=2NaI+Na2S4O6,反應的定量關系計算得到;

解答 解:(1)濃度g/L表示1L溶液中所含溶質質量的多少,160g/LNaOH溶液表示1L氫氧化鈉溶液含有160gNaOH,令溶液體積為1L,則160gNaOH的物質的量為$\frac{160g}{40g/mol}$=4mol,所以該溶液氫氧化鈉的物質的量濃度c(NaOH)=$\frac{4mol}{1L}$=4mol/L;若計算該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則需要知道溶液的總質量,由m=ρV,可知還需要知道溶液的密度;
故答案為:4mol/L;溶液的密度;
(2)由信息②可知,純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氣體或空氣稀釋到10%以下安全.發(fā)生器中鼓入空氣的作用應是稀釋ClO2以防止爆炸.
故選:b.
(3)根據(jù)流程信息可知,吸收塔內生成NaClO2,所以一定有ClO2→NaClO2,化合價降低,被還原;則H2O2必定被氧化,有氧氣產生,反應方程式為2NaOH+2ClO2+H2O2=2 NaClO2+2H2O+O2
H2O2不穩(wěn)定,溫度過高,H2O2容易分解,吸收塔的溫度不能超過20℃,其目的是防止H2O2分解.
故答案為:2NaOH+2ClO2+H2O2=2 NaClO2+2H2O+O2;防止H2O2分解.
(4)從溶液中得到含結晶水的晶體,只能采取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方法,通過過濾得到粗晶體,得到的粗晶體經過重結晶可得到純度更高的晶體.
故答案為: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過濾;重結晶.
(5)①步驟Ⅱ中發(fā)生反應是酸性溶液中ClO2-能被I-完全還原成Cl-,碘離子被氧化為碘單質,離子方程式為:ClO2-+4H++4I-=2I2+Cl-+2H2O,溶液中Na2S2O3能與I2反應:2Na2S2O3+I2=2NaI+Na2S4O6.溶液顏色藍色變化為無色分析判斷反應終點,滴入最后一滴標準溶液,溶液由藍色變化為無色且半分鐘不變化,
故答案為:ClO2-+4H++4I-=2I2+Cl-+2H2O,滴入最后一滴標準溶液,溶液由藍色變化為無色且半分鐘不變化;
②依據(jù)ClO2-+4H++4I-=2I2+Cl-+2H2O,2Na2S2O3+I2=2NaI+Na2S4O6,反應的定量關系計算得到,設NaClO2,
ClO2-~2I2~4Na2S2O3+
1             4
x             cV×10-3mol
x=$\frac{cV×1{0}^{-3}}{4}$
樣品中NaClO2的質量分數(shù)=$\frac{\frac{cV×1{0}^{-3}}{4}mol×90.5g/mol}{Wg/mol}$×100%=$\frac{9.05×1{0}^{-2}Vc}{4W}$×100%,
故答案為:$\frac{9.05×1{0}^{-2}Vc}{4W}$×100%;

點評 本題以學生比較陌生的亞氯酸鈉制備為背景,以過氧化氫法制備亞氯酸鈉為主線,考察學生閱讀題目獲取信息的能力、對濃度概念的理解、對氧化還原反應相關知識的運用、有關實驗操作和簡單實驗設計能力考察以及在新情境下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題目有一定的難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在體積為V L的密閉容器中通入x mol CO和y mol O2,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后,測得此時容器中的C和O的個數(shù)之比為x﹕(x+2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某同學用圖所示裝置制取溴苯和溴乙烷.
已知:(CH3CH2OH+HBr-CH3CH2Br+H2O)溴乙烷為無色液體,難溶于水,沸點為38.4℃,熔點為-119℃.

主要實驗步驟如下:
①組裝好裝置,檢查其氣密性.
②向燒瓶中加入一定量苯和液溴,向錐形瓶中加入乙醇至稍高于進氣導管口處,向U型管中加入蒸餾水封住管底,向水槽中加入冰水.
③將A裝置中的純鐵絲小心向下插入苯和液溴的混合液中.
④點燃B裝置中的酒精燈,用小火緩緩對錐形瓶加熱10分鐘.
請?zhí)顚懴铝锌瞻祝?br />(1)請寫出A裝置中所發(fā)生的有機反應化學方程式
A:
(2)C裝置中U型管內部用蒸餾水封住管底的作用是溶解吸收溴化氫氣體,防止溴化氫及產物逸出污染環(huán)境.
(3)反應完畢后,U型管內液體分層,溴乙烷在下(填:上或下)層.
(4)為證明溴和苯的上述反應是取代反應而不是加成反應,該學生用裝置D代替裝置B、C直接與A相連重新操作實驗.
①裝置D的錐形瓶中,小試管內的液體是苯(或四氯化碳)(任填一種符合題意試劑的名稱),其主要作用是吸收揮發(fā)出來的溴蒸氣.
②反應后向錐形瓶中滴加硝酸銀溶液(或紫色石蕊試液)(任填一種符合題意試劑的名稱),若有淡黃色沉淀產生(或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證明該反應為取代反應.
(5)要檢驗某溴乙烷中的溴元素,正確的實驗方法是D
A.加入新制的氯水振蕩,再加入少量CCl4振蕩,觀察下層是否變?yōu)槌燃t色
B.滴入硝酸銀溶液,再加入稀硝酸使溶液呈酸性,觀察有無淺黃色沉淀生成
C.加入NaOH溶液共熱,冷卻后加入硝酸銀溶液,觀察有無淺黃色沉淀生成
D.加入NaOH溶液共熱,冷卻后加入稀硝酸使溶液呈酸性,再滴入硝酸銀溶液,觀察有無淺黃色沉淀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在精制飽和食鹽水中加入碳酸氫銨可制備小蘇打(NaHCO3),并提取氯化銨作為肥料或進一步提純?yōu)楣I(yè)氯化銨.完成下列填空:
(1)寫出上述制備小蘇打的化學方程式:NH4HCO3+NaCl=NaHCO3↓+NH4Cl
(2)濾出小蘇打后,母液提取氯化銨有兩種方法:
①通入氨,冷卻、加食鹽,過濾  ②不通氨,冷卻、加食鹽,過濾
對兩種方法的評價正確的是ad(選填編號)
a.①析出的氯化銨純度更高       
b.②析出的氯化銨純度更高
c.①的濾液可直接循環(huán)使用       
d.②的濾液可直接循環(huán)使用
(3)提取的NH4Cl中含少量Fe2+、SO42-.將產品溶解,加入H2O2,加熱至沸,再加入BaCl2溶液,過濾,蒸發(fā)結晶,得到工業(yè)氯化銨.加熱至沸的目的是使亞鐵離子快速氧化為三價鐵離子,并使氯化鐵充分水解,形成氫氧化鐵沉淀.濾渣的主要成分是Fe(OH)3、BaSO4
(4)將一定質量小蘇打樣品(含少量NaCl)溶于足量鹽酸,蒸干后稱量固體質量,也可測定小蘇打的含量.若蒸發(fā)過程中有少量液體濺出,則測定結果偏高.(選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醇脫水是合成烯烴的常用方法,實驗室合成環(huán)己烯的反應如圖1和實驗裝置如圖2:可能用到的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
相對分
子質量
密度
(g•cm-3
沸點
溶解性
環(huán)己1000.9618161微溶于水
環(huán)己烯820.810283難溶于水
合成反應:在a中加入20g環(huán)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卻攪動下慢慢加入1mL濃硫酸,b中通入冷卻水后,開始緩慢加熱a,控制餾出物的溫度不超過90℃.
分離提純:反應粗產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別用少量5%碳酸鈉溶液和水洗滌,分離后加入無水氯化鈣顆粒,靜置一段時間后棄去氯化鈣,最終通過蒸餾得到純凈環(huán)己烯10g.
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b的名稱是直形冷凝器.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如果加熱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忘記加瓷片,應該采取的正確操作是D(填正確答案標號).
A.立即補加B.重新配料C.不需補加 D.冷卻后補加
(3)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須清洗干凈并檢漏;在本實驗分離過程中,產物應該從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填“上口倒出”或“下口倒出”).
(4)分離提純過程中加入無水氯化鈣的目的是干燥.
(5)在環(huán)己烯粗產物蒸餾過程中,不可能用到的儀器有C(填正確答案標號).
A.蒸餾燒瓶B.溫度計C.分液漏斗D.冷凝管E.接收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一定溫度下,在一固定體積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發(fā)生如下反應:CO (g)+H2O (g)?CO2(g)+H2 (g)△H<0
(1)在850℃時,CO和H2O濃度變化如圖,則 0~4min的平均反應速率
v(CO2)=0.03mol•L-1•min-1
(2)t1℃時,在相同容器中發(fā)生上述反應,容器內各物質的濃度變化如表:
 時間(min) CO H2O CO2 H2
 0 0.200 0.300 0 0
 2 0.138 0.238 0.062 0.062
 3 0.100 0.200 0.100 0.100
 4 0.100 0.200 0.100 0.100
 5 0.116 0.216 0.084 
 6 0.096 0.266 0.104 
①計算t1℃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 k=0.5,t1℃大于85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判斷依據(jù)是: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②t1℃時,反應在4min~5min間,平衡向左移動(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動”),可能的原因是b.
a.增加CO的濃度     b.增加H2的濃度      c.加壓      d.使用催化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把0.6mol X氣體和0.6mol Y氣體混合于2L密閉容器中,使它們發(fā)生如下反應:2X(g)+Y(g)=nZ(g)+2W(g).2min 末已生成0.2mol W,若測知以Z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1mol•L-1•min-1,計算:
(1)前2min內用X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
(2)化學反應方程式中n的值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同溫同壓下,甲容器中的NH3和乙容器中的CH4所含的原子總數(shù)相同,則甲容器與乙容器的體積之比為( 。
A.1:1B.2:1C.3:4D.5: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將反應Cu(s)+2Ag+(aq)═Cu2+(aq)+2Ag(s)設計成原電池,某一時刻的電子流向及電流計(G)指針偏轉方向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KNO3鹽橋中的K+移向Cu(NO32溶液
B.Cu作負極,發(fā)生還原反應
C.電子由AgNO3溶液通過鹽橋移向Cu(NO32溶液
D.工作一段時間后,AgNO3溶液中c(Ag+)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