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為五種常見的短周期元素,常溫下,A、B可形成B2A2和B2A兩種液態(tài)化合物,B與D可組成分子X,X水溶液呈堿性,C元素的焰色反應呈黃色,E與C同周期,且E的簡單離子半徑是同周期元素形成的簡單離子中半徑最小的.試回答:
(1)D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為
 

(2)B2A和X的分子結(jié)合質(zhì)子的能力不同,只用一個離子方程式就能證明,寫出該離子反應方程式
 

(3)A、D、E三種元素形成的鹽(化學式A9D3E)的水溶液呈酸性,用離子方程式解釋其原因
 
;
(4)W、Q是由A、B、C、D四種元素中任意三種組成的不同類型的強電解質(zhì),
常溫下0.1mol?L-1W的水溶液的pH為13,Q的水溶液呈酸性且能和W反應放出氣體,物質(zhì)的量濃度相同的 W、Q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是前者小于后者.則:W為
 
,Q為
 
(填化學式).
(5)B和E形成的化合物E2B6常在有機合成中作強還原劑,甚至可將二氧化碳重新還原成甲烷,寫出該反應方程式
 

(6)已知工業(yè)合成X的反應方程式:D2 (g)+3B2 (g)?2X(g);△H=-92.4kJ?mol-1,在適當?shù)拇呋瘎┖秃銣睾銐簵l件下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達到化學平衡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
B.反應過程中不斷分離出X,使平衡常數(shù)K減小,平衡正向移動有利于合成X
C.達到平衡后,升高溫度,平衡常數(shù)K增大,B2的轉(zhuǎn)化率降低
D.達到化學平衡的過程中,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減小.
考點:位置結(jié)構(gòu)性質(zhì)的相互關(guān)系應用,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
專題:元素周期律與元素周期表專題,化學平衡專題
分析:A、B、C、D、E為五種常見的短周期元素,常溫下,A、B可形成B2A2和B2A兩種液態(tài)化合物,則兩種液態(tài)化合物為H2O2和H2O,則A為O元素,B與D可組成分子X,X水溶液呈堿性,則X為氨氣,故D為N元素,所以B為H元素,C元素的焰色反應呈黃色,則C為Na元素,E與C同周期,且E的簡單離子半徑是同周期元素形成的簡單離子中半徑最小的,則E為Al元素,據(jù)此答題.
解答: 解:A、B、C、D、E為五種常見的短周期元素,常溫下,A、B可形成B2A2和B2A兩種液態(tài)化合物,則兩種液態(tài)化合物為H2O2和H2O,則A為O元素,B與D可組成分子X,X水溶液呈堿性,則X為氨氣,故D為N元素,所以B為H元素,C元素的焰色反應呈黃色,則C為Na元素,E與C同周期,且E的簡單離子半徑是同周期元素形成的簡單離子中半徑最小的,則E為Al元素,
(1)D為N元素,N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為:第二周期第VA族,故答案為:第二周期第VA族;
(2)氨分子可以奪取水合氫離子中的質(zhì)子,就可以說明氨分子結(jié)合質(zhì)子的能力強于水,該離子反應方程式為H3O++NH3=NH4++H2O,
故答案為:H3O++NH3=NH4++H2O;
(3)A、D、E三種元素形成的鹽為Al(NO33,鋁離子在溶液中水解溶液呈酸性,其水解的離子方程式為:Al3++3H2O?Al(OH)3+3H+;
故答案為:Al3++3H2O?Al(OH)3+3H+;
(4)W、Q是由O、H、Na、N四種元素中任意三種組成的不同類型的強電解質(zhì),常溫下0.1mol?L-1W的水溶液的pH為13,則說明W為一元強堿,Q的水溶液呈酸性且能和W反應放出氣體,能與堿反應產(chǎn)生的氣體一般為氨氣,物質(zhì)的量濃度相同的W、Q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是前者小于后者,說明W中抑制水的電離,溶液中有強堿,Q中促進水的電離,應為鹽的水解,所以W為 NaOH,Q為NH4NO3,
故答案為:NaOH;NH4NO3;
(5)根據(jù)氧化還原反應原理,可知Al2H6還原二氧化碳生成甲烷的反應方程式為3CO2+2Al2H6=3CH4+2Al2O3,
故答案為:3CO2+2Al2H6=3CH4+2Al2O3
(6)A.根據(jù)化學平衡的特征可知,達到化學平衡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故A正確;
B.反應過程中不斷分離出X,平衡常數(shù)K不變,故B錯誤;
C.由于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常數(shù)K減小,故C錯誤;
D.達到化學平衡的過程中,氣體質(zhì)量守恒,物質(zhì)的量減小,所以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增大,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鹽類的水解和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氧化還原反應、影響平衡移動及平衡常數(shù)的因素,有一定的綜合性,中等難度,解題關(guān)鍵在于元素的推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有關(guān)下列各組熱化學方程式中關(guān)系說法正確的是
2H2(g)+O2(g)=2H2O(g);△H1=-Q1kJ/mol
2H2(g)+O2(g)=2H2O(1);△H2=-Q2kJ/mol
H2(g)+
1
2
O2(g)=H2O(1);△H3=-Q3kJ/mol( �。�
A、△H1=△H2
B、△H1<△H2
C、Q1>2Q3
D、△H1>2△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氯化氫的分子式是HCl而不是H2Cl,是由共價鍵的方向性決定的
B、CH4分子的空間構(gòu)型是正四面體形,是由共價鍵的飽和性決定的
C、分子中共價鍵鍵長越長,則分子越穩(wěn)定
D、電子云在兩個原子核間重疊后,電子在兩核間出現(xiàn)的概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中和滴定的誤差要求小于0.1%,若用0.2000mol?L-1鹽酸滴定0.2000mol?L-1氫氧化鈉溶液,則中和滴定曲線中發(fā)生突變時的pH范圍是(lg2=0.3)( �。�
A、4.3~9.7
B、3.7~10.3
C、4.0~10.0
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鉛的冶煉大致過程如下:①富集:將方鉛礦(PbS)進行浮選;②焙燒:2PbS+3O2 
 高溫 
.
 
2PbO+2SO2;③制粗鉛:PbO+C
 高溫 
.
 
Pb+CO;PbO+CO
 高溫 
.
 
Pb+CO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浮選法富集方鉛礦的過程屬于化學變化
B.方鉛礦焙燒反應中,PbS是還原劑,還原產(chǎn)物只有PbO
C.整個冶煉過程中,制取1molPb共轉(zhuǎn)移2mol電子
D.將1molPbS冶煉成Pb理論上至少需要6g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酯類物質(zhì)A(C11H8O4)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加熱反應后再酸化可得到化合物B和C.
回答下列問題:
①B的分子式為C2H4O2,分子中只有一個官能團.則B的結(jié)構(gòu)簡式是
 
,B與乙醇在濃硫酸催化下加熱反應生成D,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該反應的類型是
 
;寫出兩種具有醛基(-CHO)的B的同分異構(gòu)體的結(jié)構(gòu)簡式
 

②C是芳香族化合物,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80.其碳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60.0%,氫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4.44%,其余為氧,則C的分子式是
 

③已知C的苯環(huán)上有三個取代基.其中一個取代基無支鏈,且含有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官能團及能與碳酸氫鈉溶液反應放出氣體的官能團,則該取代基上的官能團名稱是
 
,另外兩個取代基相同,分別位于該取代基的鄰位和對位,則C的結(jié)構(gòu)簡式是
 
.如果只變化物質(zhì)C苯環(huán)上三個取代基的位置,則可以得到
 
種C的同分異構(gòu)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向MgCl2,AlCl3,鹽酸,NH4+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至過量的現(xiàn)象是
 
,涉及到的化學方程式有
 
,以及反應的先后順序
 
,圖象變化情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混合物19.0g加熱到恒重,測得得固體質(zhì)量為15.9g.求:
(1)混合物中碳酸氫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
(2)將上述加熱后的固體與足量的稀鹽酸反應,共能得到多少升標準狀況下的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常溫下,向pH=2的硫酸中加入等體積的下列溶液,滴入甲基橙試劑后顯紅色,該溶液可能是(  )
A、pH=12 的Ba(OH)2
B、pH=12的氨水
C、0.01mol/L NaOH
D、0.05mol/L Ba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